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探索道路上,虽然氢能源一直饱受争议,市场接受度也很小,但还是有包括现代、丰田、宝马等多家车企在执着的坚持。日前,现代汽车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氢动力概念车——Initium,这款车型不仅预示着氢动力Nexo的后继产品将于2025年上半年问世,更展示了现代汽车对于氢能源的坚定决心。
新车命名为Initium,在拉丁语中意为“开始”或“第一”,现代汽车或许希望凭借这款新车在未来氢能源领域开始一条全新的道路。目前全球在售的氢动力车型不多,比较知名的有现代Nexo、丰田Mirai、本田CR-V e:FCEV、宝马iX5 hydrogen等,国内车企也推出过氢动力车型,如深蓝SL03氢电版,但目前已经停产,足见该市场的小众。
从外观设计上看,Initium概念车定位SUV,融合了全电动Ioniq 5和燃油动力现代胜达的设计元素,展现出独特的简洁厚重与科技感。新车的前后LED灯组都采用了四方格矩形元素,首尾呼应,带来很高的辨识度。
侧面的车门设计了两道平直凹槽,后部则采用了刀削一般的块面处理,搭配三角窗造型的C柱,十分个性。现代汽车设计师的想法天马行空,与法系车设计师有得一拼。此外,新车全车搭载宽大的大包围,前后轮眉明显外凸,车顶还配备了粗犷的行李架,彰显其跨界的味道。
现代汽车虽然未展示Initium概念车的内部设计,但承诺将提供宽敞且专为家庭设计的座舱。同时,第二排乘客将享受到充足的空间和可调节的座椅靠背倾斜角度,而宽大后门的设计则进一步改善了进出便利性。
动力方面,Initium概念车将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50kW的驱动电机,并配备了大型储氢罐,续航里程超过650km。作为对比,现代氢动力Nexo最大功率为120kW,EPA续航里程为612km,Initium在功率和续航里程上均有显著提升,这一进步归功于新车将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组和燃料电池堆。
值得一提的是,Initium还将支持V2L(Vehicle to Load)功能,允许其燃料电池为家用电器和个人设备供电,提升了车辆的实用性。然而,FCEV(氢燃料电池电动车)车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加氢站的有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汽车开发了一个新的路线规划软件,可以帮助驾驶员找到沿途的加氢站,并检查其可用性和运行状态。
(现代NEXO)
现代汽车的FCEV开发历史可以追溯到27年前,尽管首款专用氢燃料电池车型Nexo直到2018年才正式推出。随着Initium量产版在2025年上半年的上市,现代Nexo有了新的接任者。据悉,现代Initium概念车将在中国广州车展和美国洛杉矶车展上亮相,为量产版车型进行预热。
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活法。
跟着市场需求,超越消费者的期待。
你认同吗?大众CEO如此评价比亚迪
2025全国新能源商用车性能评价赛圆满落幕,产业链大咖深度解读
“不仅要彻彻底底的走出去,还要真正意义上的走进去。”
为智能泊车兜底!比亚迪这一波更新,是真的敢“兜底”!
你知道你人生中的第一辆法拉利,应该怎么选吗? 法拉利在机械层面的造诣,我相信没谁会怀疑。我若需要一辆顶级的超级跑车,盲选法拉利也不会错。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阶段,需要的法拉利也都不尽相同,你真的懂如何去选择吗?
喜闻乐见,有车企肯为智能泊车兜底,还是不影响来年保费没有赔付上限的兜底,谁会这么做啊?对啦,又是比亚迪
朋友们,发现一个好玩儿的游戏!问界新M5 Ultra居然出现在《荒野行动》里面,现实里开不上问界新M5 Ultra,我打算去游戏里面过过瘾!
全球首创!比亚迪为智能泊车兜底,重塑行业责任标准
试驾全新小鹏G7,看下它智能驾驶辅助的表现。#小鹏G7售价19.58万元起#
蔚来在充换电领域投入超180亿元,但成效存疑。换电站单站成本高,使用频率低,投资回报率堪忧。面对市场竞争,蔚来独自建设网络的模式成本压力大,优势难保。不同地区用户需求差异大,部分区域换电站覆盖不足。这笔巨额投入更像一场“豪赌”,能否实现目标仍是未知数。
福特众多精彩车型竞速古德伍德速度节
洗牌加速。
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级别提升,国内车企正在努力,喊出“为智能泊车兜底”的承诺,并率先实现近似L4级的智能泊车,又是一家国内车企,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看来不是白叫的…
预售价格27.99万元起 乐道L90开启预售
三个月前,比亚迪超级e平台刷新多项行业指标,其中兆瓦闪充技术被誉为2025年充电技术天花板。三个月过去了,我们再来关注充电倍率,会发现在榜单上,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依然是断层领先!
越来越好用了!东风日产N7首次OTA升级!其他厂商看傻了?
里程碑来了!比亚迪泰国第9万辆交付!
在近期的一次记者采访中,大众集团全球CEO奥博穆谈起比亚迪,说“有比亚迪这样的竞争对手,对我们有正向作用!”。 记者单刀直入:“比亚迪是大众在中国最大的对手吗?”奥博穆的回答跳出了狭隘的竞争框架:“比亚迪和我们都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员——机械、软件、电池技术……有这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