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入2024年以后,国内价格战的竞争非常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通过降价的方式抢夺市场,导致车企间的价格竞争愈发激烈,新能源汽车价格一降再降。而深究起来,价格战的背后是希望通过降价求生存,以刺激汽车消费欲望,实现销量增长。然而持续加剧的价格战不仅打乱了市场原有的节奏,加重了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也给经销商的利润带来巨大冲击。
多家汽车经销商,基本都表示:亏损。当前汽车经销商的新车销售出现大面积亏损,普遍存在现金流赤字经营和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的情况,已难以摆脱生存的困境。消费不振和厂家批发量的双重压力导致经销商库存维持高位。同时持续的价格战也使得进销倒挂严重,经销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年末经销商处境如何?
今年年初广东永奥集团旗下80家门店一夜之间被查封,宣告破产,引起行业震荡。永奥官方解释是“由于三年疫情影响、汽车市场调整、企业风险把控不足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们公司经营近期遭遇危机。”此解释并未直接点明原因,但业界猜想,或和合资品牌日渐式微有关,永奥代理的品牌中有较多是合资品牌。另外也有猜想是因为一边亏本卖车,一边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近期,宝马首家5S店关门的消息,撕开了汽车经销商困境的一角。继宝马5S店关门后,与该门店同属G.A.集团的福建多家宝马4S店,同样出现闭店停业、经营异常的情况。
笔者走访多家经销商发现,因资金压力问题,有的城市雪佛兰门店已经与别克门店合并。此外有一汽丰田的消费者投诉称购买新车后,因4S店关门无法领取置换补贴。而一汽丰田在东莞设立的4s店也传出门店关门的消息。同时,今年东风本田的英仕派经销商、广东永奥和江苏森风等4S店也相继退网。
经营困难已经成为汽车经销商的普遍现象,还没倒下的经销商,正在努力自救。随着越来越多汽车经销商陷入困境,汽车经销商生存危机被摆上台面。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经销商就出现了倒闭潮,近三年来,退网的经销商达到数千家,背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让传统车企压力山大,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只能拼命压低价格。这价格战打得消费者是爽了,但车企的利润空间也压缩了,长此以往,不利于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价格战的最终成本,很可能还是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能源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国际形势、政策调整、市场供需等等,波动比较大。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能源价格直接关系到生活成本,价格忽高忽低,让人很难规划生活。稳定能源价格,保障能源供应,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未来经销商何去何从?
现在很多经销商卖车基本都是属于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他们只能靠完成主机厂规定的目标,拿到返点才能扯平成本。但由于销量低迷,经销商已经难以通过完成销量任务获取厂家返利。但这种平衡是非常脆弱的,亏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随着2024年车市价格战的持续深入,这种经营方式愈发难以延续。
问题是在盈利空间越来越薄的当下,经销商又要面临融资到期,难以履约的巨大压力,增大了其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汽车经销商在寒风中吹太久了。汽车消费市场不再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不再需要复杂的维修保养;借助智能网联技术,整车厂希望把用户掌握在自己手中,建设自营店……汽车经销商,这一全年营收逾万亿,从业人数逾50万的行业如今陷入普遍亏损,未来将何去何从?
乘联会也表示当前汽车经销商的新车销售出现大面积亏损,普遍存在现金流赤字经营和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剧的情况,已难以摆脱生存的困境。现阶段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消费不振和厂家批发量的双重压力使得经销商库存维持高位,为降低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经销商被迫低价抛售求生;二是“价格战”使得进销倒挂严重,经销商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同时又面临融资到期履约困难压力,经销商面临经营回款断流,资金链断裂风险陡增。目前经销商现有流动资金维持时间已被压缩至极限。
经销商模式是否已一无是处?并不是。事实上正相反,汽车经销商市场正出现转机。去年9月,小鹏汽车发起“木星计划”,调整直营和授权加盟两种渠道模式的比例,计划用经销商模式逐步替换直营模式。
进入2024年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在陆续引入经销商模式。5月以直营模式为主的阿维塔开启渠道变革,宣布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门店保留直营模式,其他城市逐步改为经销商合作模式。截至目前阿维塔门店中有90%已从直营店转向了经销店。6月比亚迪旗下腾势和方程豹汽车宣布,面向全社会招募经销商,未来将采用“直营+经销商伙伴”渠道模式,构建多元渠道体系。“直营+经销商”的双轨模式正在成为不少车企的新选择。
经销商最后的结局,笔者认为有两种,一是和主机厂一样强者生存,弱者淘汰,因为经销商也面临转型,非常考验资源与资本,只有大型经销商才有更多的余地应对行业变革,顺利转型,小型经销商或许会倒闭或者被收购。第二种是主机厂陆续从经销商手中收回经营权,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企都在采取直营模式,它们认为在价格透明公开的情况下,减少议价环节,更能聚焦服务与产品价值,同时能够更直接对接客户,掌握终端市场的资讯,现在比亚迪就采取这种做法。
为了年终业绩都在拼命?
虽然经销商普遍在经历寒冬期,但是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带来一波好消息。随着 2024 年渐近尾声,中国汽车市场在岁末之际掀起了一波强劲的热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11月30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24年1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1.8%,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接近荣枯线,汽车流通行业景气度持续改善。
随着年末的临近,汽车市场热度持续升温。为了在年度销售竞赛中交上满意答卷,车企和经销商们可谓不遗余力。加大促销力度成为了他们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各种优惠活动、折扣套餐纷至沓来。无论是现金直降、购车礼包还是低息金融方案,都让消费者在这个冬天感受到了汽车市场的“暖意”。
经销商基本推出了大力度的现金优惠政策,雪佛兰宣布科鲁泽5.99万元起,探界者10.59万元起,开拓者16.99万元起;上汽通用五菱宣布购买五菱星光将享受现金优惠至高1.6万元,购买宏光MINIEV将享受现金优惠至高2000元等;东风本田的思域限时售价9.59万元起,现金和保险补贴3.6万元,CR-V限时售价13.59万元起,现金和保险补贴3.8万元。
许多消费者为了抓住政策的尾巴,选择在12月置换新车,这无疑将进一步推高市场需求。再加上春节提前至1月份,消费者在岁末年初购车的意愿更为强烈。而崔东树也呼吁,期待相关部门尽快行动起来,研究出台汽车经销领域阶段性金融纾困政策措施,从而刺激汽车消费。
百姓评车
面对着更多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抢占份额,以及合资外资品牌的卷土重来,众多车企面临着年底的销量目标,也许会继续以价格下调作为战略挤占市场,价格战不会停止。
未来汽车市场不确定性加大,经销商要根据实际情况,理性预估实际市场需求。同时要加大对以旧换新和报废更新政策的宣传,通过强化服务提振消费信心,把降本增效放在首位,防范经营风险。
春节驾驶新能源返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看就懂
刚刚过去的2024年,被业界大佬们钦点为高阶智驾元年!有一说一,这年头,没点儿智能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车的。这不,各大品牌都纷纷拿出看家本领,拼尽全力也要在智驾领域占个C位。今天,咱们就来盘一盘,看看哪些品牌已经悄悄坐上了高阶智驾第一梯队的宝座!
战略合作再上新台阶!江淮钇为与时代智能签署滑板底盘技术合作协议
增程+华为,国企新能源品牌的销量解药!
小鹏汽车公关负责人回应济南一小区地库火灾事件:车辆有改装现象
新能源汽车投保难等问题将得到解决,车主也需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魏牌蓝山值不值买?一个视频解决你得烦恼 全新蓝山智驾版本,怎么选怎么合适?今天全面来说说,这车得配置怎么买,才是适合你自己的
2025年1月,福特纵横针对新上市的全新领睿和全新领裕两款插电混动SUV,搞了个超给力的活动——“3年内最高8折置换保值回购”。这政策就像给新能源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一下子减轻了大家担心车子贬值的后顾之忧,也让消费者信心大增。
在经过了两个多月时间的反复验证后,小米终于还是决定对小米SU7进行召回了。
历经四个月极寒测试,都有啥项目?哪款国产车表现抢眼?
值此新春佳节,猛士917在原有车型基础上专门推出新春礼包,配备了多项用户关心的功能与配置,从视觉美学到豪华体验,多维度打造极致驾乘享受。
做成事不易,做自己更难得。释放内心的炽热,人生下半场松弛享受生活,领克Z10伴我继续奔赴山海,智驾体验广式“他条”
韩国人如何看待仰望U9?
去年小米汽车SU7的火爆大家都见到了,首次造车、第一款、第一年销量就直接破13万辆,可见大家对于小米汽车的认可!不过,就在今天,小米汽车官方突然宣布,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小米SU7标准版召回计划,涉及车辆超过3万辆。
仰望U8版老头乐亮相高速服务区,怎么上去的?
五大品牌齐聚,奇瑞“硬菜”登场
以“技”破“界” “野”行无疆 捷途纵横正式发布
理想发布充电站超时占用费政策,网友:油车占位更该罚?
订单传闻凸显换电模式竞争力,车企护城河应当是技术而非营销
满载的爱与关怀 上汽奥迪Q6伴您共赴春节团圆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