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董明珠的银隆客车在街头积灰,当许家印的恒大汽车沦为 PPT 造车笑柄,众多跨级造车折戟的惨痛遭遇还历历在目。
然而,小米汽车却以“后发制人”的姿态打破魔咒——雷军以“赌上全部身家”的孤注一掷入局,凭借个人的独特魅力、庞大粉丝基础、出色的产品力,似乎无惧内卷的市场,说着Are you OK?
这不,3月18日,小米甩出一份让行业直呼“不讲武德”的财报:2024年总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272亿元,同比暴涨41.3%,创历史新高。
更狠的是,第四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破千亿,达到1090亿元,净利润为90亿元——这相当于某些二线车企全年的收入。
现金储备高达1751亿,真不愧是“北京现金王”。
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小米也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2024年交付新车136854台,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328亿元,毛利率高达为18.5%。
虽然汽车这个高成本的行业仍处于投入期,全年经调整净亏损62亿元,但其收入规模已超过绝大多数新势力车企首年表现。
更重要的是,小米汽车不仅2024年全年销量成绩优秀,3月上市发布的旗舰车型小米SU7 Ultra更是在3天完成锁单1万的好成绩,提前完成了全年1万台销量目标,这款平均售价高达55万元,足以显示出小米强大的品牌力和产品力。
另外在3月18日,雷军还发文已完成达成20万辆小米汽车的交付,并宣传未来也会一直全力提升产能,将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意味着月均交付要从2万辆飙升至3万辆,这对任何新玩家都是极限挑战。
目前交付订单积压六七个月、北京工厂二期投产、小米YU7在年中6月上市、供应链管理能力、品控稳定性,每一个环节是否能稳定落地,都可能成为影响销量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
随着比亚迪、小鹏、华为等车企将智驾按在汽车决赛圈,激光雷达、算力芯片等硬成本将持续施压。小米能否达成好的智驾水平,能否用生态收入补贴硬件,将决定其商业模式的终极价值。
总的来看,雷军将小米汽车视为“最后一次创业”,这份财报既是阶段性胜利,更是生死存亡的预警。
2025年是汽车行业的内卷大年,必须“背水一战”。但“35万辆交付”与“盈利”之间的矛盾、生态协同与品牌定位的冲突,仍是小米必须破解的难题。
从乘用车到客车再到皮卡全线开花,比亚迪国内海外销量双线飘红
【E汽车】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 官图正式发布
雷神AI电混2.0加持!“续航王者”银河A7预售价给出答案
OTA了,秦L泊车,就不是十来万的水平!
宋PLUS、深蓝S07压力大了?26款零跑全新C11上市,到底有多强?
比亚迪为智驾兜底!秦L引领智能泊车进入“安心”时代
这事离大谱了,上市不到20天。某车在黑猫投诉上的投诉量已多达近600条, 大多数是要求退定金的。
7月15日,比亚迪全品牌上线了“手车互联”功能,这次和华为、OPPO、荣耀、vivo、小米、红米、一加、真我、iQOO等国产手机厂商都进行了深度合作,打造全链路智能出行体验。
比亚迪全品牌上线手机车机互联,带来更美好出行体验
吉利汽车与极氪签订合并协议
保时捷激情闪耀 2025 古德伍德速度节
变身方盒子,全新三菱帕杰罗谍照曝光,有望在2025年底亮相
合资汽车品牌库存爆表
个性纯电SUV新选择: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有颜又有料,真香
【E汽车】朗逸Pro实车谍照曝光
6月销量将近500辆,哪吒汽车要复活
看比亚迪DM技术,把油耗卷成了艺术
【E汽车】阿斯顿・马丁在英国盖顿发布全新Vantage S
【E汽车】以用户为圆心,岚图画下新蓝图
2025年已过一半,车企们表现如何?!在销量上,不管是 6 月单月还是上半年,比亚迪都很“能打”,比亚迪6月及上半年销量双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