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道超车四个字,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源头。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临近取消、中国新能源销量被欧洲市场反超和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越发强势,弯道超车这四个字在部分人眼里已经成为了笑话。
过去,比亚迪、北汽和上汽等中国品牌一直是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龙头。然而,随着特斯拉这位外来的和尚高调进入中国市场后,先是比亚迪在2019年丢了连任4年的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其次特斯拉Model 3对新能源销量近乎屠榜的表现也让人哗然。
更重要的是,除了特斯拉对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冲击外,大众、宝马等品牌的迎头赶上,更是让比亚迪、北汽和上汽等企业丢失了曾经的光环,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榜单中落入下风。除了比亚迪和上汽占据第四和第五的名次以外,其余中国新能源品牌排名均在第10名开外。
具体到产品层面上,除了比亚迪秦这一款大家耳熟能详的新能源产品以外,过去曾在销量榜上领先的北汽EU系列和比亚迪其余产品已经不见踪影。本身来说,新能源领域发展快速,产品迭代较快是常态,但过于频繁的产品更迭终究难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于品牌力本就不高的中国品牌而言,劣势只会更加明显。
其实按常理推断,大量外资企业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尝到甜头,是利于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有助于中国新能源市场坐实世界销量第一的宝座的。但偏偏在今年的前7个月销量数据中显示,中国新能源累计销量被欧洲市场反超1.4万辆,中国新能源市场正面临极大挑战。
当前,国内新能源补贴在持续退坡后,已然接近补贴的尾声。反观欧洲市场,却在加码补贴,一正一负之下,欧洲市场的新能源领域得到飞速发展也是情理之中。但从市场落回到品牌和产品层面上,却不由得让人思考,中国品牌新能源明明抢跑在先,却为何在如今被频频反超,这究竟是弯道前踩下刹车,为了更好过弯?还是抢跑太早,后段加速无力?
相比起外资企业,中国品牌不但在新能源领域上起步更早,在布局上也更加完善。然而从今年前7个月的销量来看,中国品牌虽然占比达到市场比重的47%,但却是由多达110多款车型,多个不同品牌撑起来的销量数据。反观外资品牌,以德系为例,仅10余款车型,在今年前7个月中就拿到了4.7万辆的销量成绩。比之中国品牌110款车型拿到27.48万辆的销量成绩,其“效率”无疑更高。
除了德系以外,日系以20余款产品,在今年前7个月中豪揽近20万辆销量的成绩更是让人侧目,至于近乎屠榜的特斯拉就更不消说,仅Model 3一款车型,就足够证明该品牌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
很显然,相比起外资企业,尽管中国品牌在产品布局上更完善,但却明显缺少一款明星产品,因此难以在消费者范围内形成有效的影响力与口碑传递。从长远来说,这无疑是不利于品牌力提升的。
为什么要特意提到品牌力呢?很简单一个道理,中国之所以要发展新能源,要实现弯道超车,就是希望能在抢跑的情况下跑赢外资企业,用产品抹平品牌之间的差距。但从目前看来,在新能源补贴即将退坡的情况下,很多外资企业的新能源产品在产品力不输中国品牌车型的前提下,在售价上也相差无几,更遑论特斯拉还能够享受到政策的红利。
从上述的种种数据和现状分析来看,外资企业如传统汽车巨头的大众、丰田等,正在发挥自身底蕴上的优势。毕竟汽车考验的并非是单纯的装配技术,而是综合实力,尤其在中国品牌新能源摸着石头过河的时间里,他们有着足够的时间去观察、了解清楚消费者口味,基于这个前提,他们能够迅速赶上抢跑的中国企业们。
但新能源汽车一说,并非仅仅是能源上的“新”,更是产品、概念和技术上的“新”,因此它要求每一个企业都要去创新。外资企业纵使能够迎头赶上,可中国车企也并非毫无希望。比如在今年前7个月累计销量榜单上排在第20位的蔚来、比如推出了“刀片电池”的比亚迪,他们都很好地证明了自身的实力,同时也证明了什么叫“掌握核心科技,才是掌握市场话语权”。
从市场上讲,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建设是要领先于欧洲市场的,因此欧洲市场虽然在强有力的补贴上超过了中国市场,但这种势头注定不能持久,因此起码在近些年内,各大车企的新能源主战场应该还是会集中在国内。因此从市场的角度看,中国新能源的地位还是毋庸置疑的。
从品牌层面上讲,如今的中国新能源品牌之争就如同2018年开始的中国燃油车领域之争,已经从人人可享受红利的时期,进入到大浪淘沙阶段。在这个阶段下,马太效应势必加剧,品牌之间的优胜劣汰会越发明显,强者进入主舞台参演,败者就只能遗憾离场。
从产品层面上讲,其实就是品牌之间角逐的延伸。新能源领域早已不是单纯地以能源发展为主,更是加入了科技层面的竞争,从新能源领域上升到智能汽车领域。因此,电池技术的发展是一方面,智能科技的发展也是重中之重。目前,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中国企业,都在不断推进智能汽车的落地。但从技术角度分析,智能汽车的切实落地终究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势必会形成不同企业间的竞合关系。
其实除了市场、品牌和产品等层面以外,在很多其他领域,比如零配件厂商中,中国品牌目前也面临极大挑战。以我们熟知的宁德时代为例,在过去曾面临产能跟不上需求的爱恨之中,但却在外资品牌发力后,被原本国内“名不经传”的LG以0.5GWh的微小优势拿走了电池巨头的桂冠。
就目前来说,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情况确实令人堪忧,一旦中国品牌新能源在与外资品牌新能源的对抗中落败,随之而来的失败将很容易形成连锁反应,一损俱损。届时,中国新能源弯道超车将真正沦为笑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月8日,在2025享界用户星享之夜上,享界品牌标识图形正式发布。享界体验官沈腾在舞台互动时的一句“为什么先有车后有车标”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好奇心,也精准戳中不少网友和用户的真实心声。面对这一“难题”,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坦言:用户的呼声,一直记在心上,享界车标早有准......
乐道 L90 预售价27.99 万元起,如果用电池租用方式预售价仅为19.39 万元起,相当于用乐道 L60 的钱可以买到乐道 L90…
近日,吉利帝豪400万纪念款曝光,新车定位紧凑型车,设计上主要对尾灯进行了升级,并有望加入专属纪念元素。据悉,新车现已陆续到达各大门店,将于7月9日上市。与此同时,现款车型目前在北京地区的终端价格已降至5.49万起。
总的来说,无论是你去横向对比空间、动力,还是智能,我觉得昂科威Plus都要比竞品“多10%”的产品力和品质,说实话,再加上这么有诚意的政策加持,相信在未来的汽车细分市场中,这款车依旧会继续取得出色的销量成绩,如果你对这款车感兴趣,我推荐你一定要去当地的4S店进行体验,对于这款车你......
全新福特探险者四驱穿越版以 5 座布局释放超大储物空间,搭配隐藏式储物盒与可移动挡板,让露营装备、户外器材轻松收纳。源自 Mustang 的 2.3T EcoBoost 发动机 + 10AT 变速箱,爆发出 213kW 功率与 445N・m 扭矩,配合纵置四驱系统与 TMS 地形......
这位朋友留言,想选择一款后期省心省钱的车型,看上了CR-V,问问这款车是否合适。
够帅够运动,探店传祺影豹,适合年轻人的运动家轿
炎炎盛夏 好礼送爽 别克开启“别样仲夏夜·尽兴嗨购”活动 重礼回馈用户
5+2 座灵活空间,瑞虎 8 PLUS 乘风版成小家庭神队友
10万级纯电小车终极PK:ID.3、萤火虫、电动MINI COOPER,谁是通勤最优?
热门10万级纯电SUV泊车横评,吉利、比亚迪、深蓝、宝骏谁更强?
二代哈弗枭龙MAX怎么样?用一句话来评价就是它够安全够靠谱还很省心。那么在你们眼里,二代哈弗枭龙MAX释放出来的产品力足够让人满意吗?
最近奇瑞集团公布了6月汽车销售成绩单,共卖出汽车233607辆,表现还是非常亮眼的。不过也发现个有意思的事儿——奇瑞家的俩“孩子”,iCAR和智界,6月销量却差了不少。其中iCAR卖了10868辆,是智界销量2459辆的四倍多。那么同样是新能源品牌,为啥销量差距这么大呢?
炎炎盛夏,别克又为消费者送上福利。
坊间有句话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伴随着中国车市消费趋势的明显变化
十五万的预算,想买一台新能源的SUV要空间大的、要配置丰富的,要智能化程度高的,最好要好看的。我建议你可以看看零跑C11这款车,C11上市4年来,整体销量都非常不错,到目前为止已经卖出去26万台。最近也是刚迎来了改款的上市,这次改款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配置都有很大的改变。让零跑C......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国内车企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虽然7月属于车市的传统淡季,但各个品牌纷纷加速了新车发布计划
别样仲夏夜钜惠来袭 别克订金翻3倍助力清凉一夏
租电预售价格19.39万元起,乐道L90开启预售
作为理想首款纯电SUV,理想i8这款车真的是备受期待。 i8定档7月29号发布,纯电3排6座的家庭SUV,外尺寸和理想L8、Model X相近。 全系标配5C三元锂电池、双电机智能四驱、激光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