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玩车教授 3739浏览 2021-03-08 IP属地: 未知

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变得越来越高科技,智能化目前是汽车发展的态势之一,现在的新车哪个没有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感觉就就跟时代脱节了。但是这些所谓的“自动驾驶”真的能相信吗?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讨论一下。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这一话题本不新鲜,不过前几日一男子在高速上出了事故,引用他的话:“我听电话,所以开了自动驾驶,谁知道无法识别小桩筒,就撞上去了。”所幸人无大碍,不过这件事再度引发了人们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靠性的担忧。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一些网友表示这种功能根本不可靠,汽车应该由人来驾驶;一些网友表示可以用,但不能全盘接受;还有网友指出了这不是自动驾驶,而是辅助驾驶。网友认知情况不一,这个自动(智能)驾驶(辅助)还是由教授来好好普及一下吧。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其实很多人都把自动驾驶的概念给混淆了,目前的驾驶等级一般都是有前缀的,比如辅助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等等,没有前缀,在很多人的观点里就是“无人驾驶”了,技术与人的思维观点不匹配,才会出现这么多的行车事故。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为了区分这点,以下会用智能驾驶代替自动驾驶这一名词,目前汽车界把智能驾驶分为5个等级,从L1-L5,目前量产车上的等级为L2,功能表现为自适应续航+AEB主动刹车,百分百的车辆都不可以让手离开方向盘,也就是L2必须还得由人来控制。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智能驾驶的原理是什么?其实也很好理解,核心是底层算法+硬件,算法即编程,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互联网人士投身到智能驾驶这一行中。我国的互联网人才很庞大,因而有与国外争雄的实力。硬件上有传感器、摄像头、处理芯片等等,硬件上都由国际零部件供应商垄断。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传感器一般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等,目前L2级别的车上主要是毫米波雷达,该雷达因频率、波段的不同,最远的探测距离也不同,一般为100-250m。毫米波雷达的优点是全天候(不受雨雪等天气影响),距离长,但缺点是分辨率低、不能成像,为此很多汽车就加上了摄像头加以辅助。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传感器和摄像头的供应商一般是我们熟知的博世、大陆、德尔福等等,不管是合资还是自主品牌都与它们都合作。此外算法的核心除了编程外,就是芯片了,近几年得益于神经网络芯片的发展,智能驾驶才能告诉发展。芯片也有好几种架构,不同的供应商,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比较有名的有英伟达、谷歌、寒武纪等等。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市面上一些车的芯片深度学习能力

芯片的终极目标就是超越人脑、自成一体,这里引用一个词“深度学习”,不同芯片的深度学习能力不一样,自然是越高的越好。路况变幻莫测,编程不可能把所用路况都展现出来,只能通过神经网络芯片的自我学习能力得以完善。

目前的驾驶辅助系统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一种情况是传感器或者摄像头的识别出现了问题。另外最大的原因便是芯片的处理功能里没有应对某一种路况下的解决方法,或者芯片的不能在零点几秒的时间内做出处理。总之,目前芯片的发展也是不完善的。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讲智能驾驶的不完善之处,如果我的车上有这个功能,那么我可以用吗?如果你看了前面的内容,就会给你一个警醒,这是好事。但这也不意味着让你放弃使用该功能,因为能够出现在车上的,都是符合国标的,能够使用的。当然,用好这一系统才是我们要学到的。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前面我已经说了,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其实就是自适应续航+主动刹车的集中表现,再细致一点,车道偏离辅助帮你修正方向盘,人的手是绝对不能离开方向盘的。从我开过的几辆L2级别的车来看,它主要有几个缺点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一.道路施工或者道路变窄等情况可能无法识别,也就是前面某男子发生事故这种情况了。不过好一点的系统会在碰撞发生前零点几秒主动刹停,也就是说虽然撞了,但汽车其实已经反映过来了。

二.弯道上系统的修正能力很低,经过一些比较长的弯道,因为侧向的干预力不足(或者说没有),所以需要人为控制,不然发生事故的概率很大。

三.跟车容易发生跟丢的情况,特别是没有清晰实线的道路。

四.有车突然变道(很危险的那种情况),可能还不及刹停。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这可能是比较常见的局限了,知道了L2的局限,开车的时候就知道哪些情况下能用,哪些情况下不能用了。一般来说,那种无道路标线、拥堵的路面是不推荐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还是得由人来控制。一般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高速上了,长时间驾驶,有了这个辅助功能,无疑能解放你的脚,注意,不是解放你的手。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当然,开启了智能驾驶辅助,也还是要留一份心在车上的,危险的行为还是不能做。像开头那位出车祸的老哥,我估计他就是完全不管了,埋头听电话。就算不开启智能驾驶辅助全部的功能,也要把AEB打开,毕竟人都有不留神的时候,主动刹车很多时候都能让你避免事故的发生。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技术如果不量产,那么它将完全不会有发展完善的时候。就像汽油机一样,一开始也是不被认可,经历了百来年的发展才到现在这个地步。有人会说,智能驾驶辅助也要等一百年?如果没有技术的大爆发,可能需要这么久,不过近几年神经网络芯片的发展已经让人看到了希望。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各个公司目前都有专门的试验基地、路段,专门对无人驾驶进行研究,相应的成果/专利已经“聚沙成塔”。比如谷歌,前两年就已经开始测试车型了,不过目前还未能解决芯片的散热问题,所以还在试验中。其他的公司也有着各种各样的难度。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对未来满怀期望,乐观总没错的。就算你不期待也没所谓,对于不支持的消费者来说,不买这种功能的车就行了。而且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目前大多只存在于顶配车型,同时伴随着还有其他高端配置,买也不吃亏。

号称安全的配置出了大篓子 我们还能相信吗?

完全可以把目前的智能驾驶辅助当成一种工具,怎么用还得看人的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教授所说的局限,如果要用该功能,为了安全着想,真的就只能在符合条件的路况下使用了。最后,别再说自动驾驶了,加个前缀或者尾缀吧,目前真的就只是一个辅助功能。

 
相关推荐
玩车教授 33.5万粉丝    1.9万作品 关注 汽车技术太枯燥?教授给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干货知识!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