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包括奇点汽车、天际汽车、前途汽车、博郡汽车、小鹏汽车等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纷纷表示有意向登陆科创板。
由于科创板对准入企业更加“包容”,且重点鼓励新能源汽车、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等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的发展,让不少造车新势力看到登陆资本市场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科创板实施注册制,根据科创板的上市推荐指引,新能源汽车整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及相关技术服务企业等成为重点推荐的科技创新领域之一。
新势力造车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好属于科创板重点支持范畴,自身主打的科技属性又符合科创板定位,同时有着强烈的融资需求,科创板对造车新势力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
由于汽车整车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且行业技术门槛高,对于造车厂家来说,至少需要数百亿资金才能维持运转,甚至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持续多年的投入,才可能有出头之日。

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等哪一项是没有钱能玩的转的。而目前造车新势力已经开始频频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最早爆出来的是上海蓥石汽车,继而是奇点汽车,幸好铜陵市政府接盘了。
“新造车企业现金流完全靠融资,融资到位,才有钱结算供应商的欠款,否则就只能一直拖着。”

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企业中,已有逾10家出现拖欠员工薪酬或供应商货款的情况。
去年绿驰汽车整车设计供应商、意大利I.DE.A公司进一步爆料称“绿驰汽车拖欠2700万欧元项目款”。

许多造车新势力企业曾发布新车上市节点,但随后一再拖延,包括游侠汽车、奇点汽车、泰克鲁斯·腾风。事实上,“跳票”背后实际上还是因为缺钱。总之大家都缺钱。
与传统的造车企业不同,造车新势力要依赖资本才能活下去,因此它们登陆资本市场的愿望就更加迫切。

目前造车新势力融资越来越困难,而科创板的推出使造车新势力看到了上市的希望,有利于它们获得融资。
科创板放宽的是净利润盈利条件,但却增加了对研发投入、经营现金流净额、核心技术产品甚至营业收入的要求,所有这些没有钱是不成的。
汽车行业本身的研发周期长,传统车企一款新车型从研发到最终量产大概需要3-5年,造车新势力大多诞生与2013年之后,很多企业连研发周期都还没走完。

就拿造车资质这个事来说吧,其占据了新势力太多的资源。巨额的资源投入等到获取资质已经是强弩之末,还有多少余力放在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上?
再说几句
政策补贴退坡、现金流压力、以及电池成本下降不及预期,都将导致造车新势力面临重重挑战。

国内存在近百家造车新势力,科创板不会轻易接受太多新造车企业的进入,几家头部企业的可能性更高。
科创板虽然可以接受亏损的企业,但并不代表要为大量‘烧钱’才能生存的企业‘供血’,这与科创板的初衷并不相符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车轱辘话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