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2新能源市场来说,比退补更可怕的来了,就是电池越来越贵。年末各大新能源上下游企业公布年报,基本上都呈现了一个趋势:企业活力和含矿量成正相关。
锂电巨头赣锋锂业刚刚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亿元到55亿元,同比增长368.45%到436.76%,预计全年扣非后净利润29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621%至795.04%。
天齐锂业更是从去年投资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从亏损18亿变成了盈利18亿。盛新锂能更是净利润同比增长3000%左右。
在一片有矿企业狂欢的背后,是车企们越来越用不起电池。
1
锂价格作妖
长城汽车高管曾经对“汽扯扒谈”透露,PHEV车型的一块电池在2021年纯成本就提高了8000-14000元。现在锂电池和芯片一样,在汽车市场就是“硬通货”。电池企业给车企提价,车企只能咬碎牙忍着,因为车企很难把这个成本加在消费者身上。
而这背后就是锂资源价格这些年的“作妖”。
以碳酸锂的价格为例,自2018年年初到2020年9月以来,由于上游矿业大量放出产能,低价进口碳酸锂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碳酸锂一直处于供给过剩的状态,导致碳酸锂价格持续走低。
2017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最高17.1万元/吨,而2020年9月,电池级碳酸锂已经跌到4.39万元/吨。不少厂家因为价格跌破成本,只能关停生产线。
2021年初,碳酸锂生产厂家进入检修期,碳酸锂市场货源大幅减少。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可以很低的原因之一。
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始了快速扩张,2021年仅用了半年,新能源汽车就狂销123.93万辆,同比增长170.83%。最终全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
电池行业迎来了戴维斯双击,终于锂价格爆发了。
2021年12月31日,电池级碳酸锂华东地区均价28.2万元/吨,与1月1日5.46万元/吨的价格相比,上涨了416.48%。
而中国的锂矿产量仅占全世界产量的6%,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公司一个劲儿的在和海外的锂矿企业合资的原因。
2
新能源车企齐涨价
随着四部门发布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2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年底全部退出。再加上根据统计,与2020年年初相比,主流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价格上涨108.9%,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平均上涨182.5%。
电池越来越贵,补贴越来越少,造车不是请客吃饭,最终新能源车企们还都是走上了涨价之路。
小鹏汽车宣布在售的P7、P5、G3i车型的指导价整体上调,涨幅从4300元到5900元不等。
比亚迪官方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称“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7000元不等”。
根据消息,欧拉汽车也将于2月28日之后对旗下好猫、黑猫等车型进行提价,涨幅大约为三到五千元。
特斯拉、哪吒等等车企也都宣布涨价。
这一切似乎都在挑战目前刚刚崛起的新能源市场,可是对于车企来说,造车不是请客吃饭,最后只能通过涨价回本。
而2021年底有一出年终大戏就是被称为宁王的宁德时代,开始有信徒背叛了。而这背后除了贵,就是电池产能完全跟不上,交付日期得不到保障,这对于2022年的新能源电池市场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都是巨大的冲击。同样以消费者的视角来看,当购买一台新能源的时候,也要面临购置税、等车周期变长等等这些情况的时候,还会有这么多追随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