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领克首款性能运动轿车领克03+上市发售,售价区间18.58万元——22.88万元,首批在领克商城线上发售的新车一共有303辆,并于9月中旬和11月中旬开始交付。

发布会后,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兼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领克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朱凌,接受了百度汽车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采访,在定价策略、产品规划以及市场压力等消费者感兴趣的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
领克不会以价换量 下半年市场肯定好于上半年
据官方统计, 2019年的1-6月份,领克总销量达到55877台,同比增长20.81%。截止2019年7月19日,领克经销商运营数量已达260家,覆盖超过230个城市。“在今年这样市场形势下,这个成绩对于领克来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下半年的市场肯定好于上半年。”
对于上半年的表现,林杰称,从上半年整个市场环境来看,比预想的更加严重,领克在6月份宣布进行销量目标下调,是为了整个体系的健康,毕竟汽车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要想打造中国高端品牌,必须有定力,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消极悲观。
领克03+线下是零库存 不接受经销商批售订单
从诞生起,有别于传统的营销,领克打造了线上领克商城、线下领克中心和领克空间的“三位一体”渠道模式,有效地防止经销商进行多次加价的机会。“此次领克03+在价格上会更加严格,不接受经销商批售订单,因此,领克03+线下是零库存,所有领克03+车辆都需要通过领克官方商城进行订购。”林杰称,领克03+的订单所有用户都是真实订单,是消费者去经销商店看车后直接支付订金。
据悉,首批领克03+受制于总体产能,目前只能推出首批303台。谈到为何产能受限?林杰坦诚地说,因为很多原材料供应是有限的,比如内饰上采用大量在兰博基尼、保时捷等高端车型上应用的Alcantara材料。
领克叫板合资品牌的五大砝码
这几年,中国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在车市前十排行榜中,中国品牌占比从2016年72.5%,增长到2019年82.1%。“品牌向上”是自主车企经常在公开场合提出的口号,在经历中国的SUV市场疯狂增长之后,随着市场需求的萎缩,自主品牌如何与合资车企一争高下,品牌向上、技术向上甚至是国际化,都是需要考量的标准。
林杰表示,中国品牌跟合资品牌间的竞争,要突破五大关卡。
首先,要突破技术这一关,这个技术的含金量很重要。据悉,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后,与沃尔沃进行了充分的技术协同,包括CMA架构,以及未来电动车的新架构,这都有利于奠定强有力的技术基础。“原来外观漂亮一点的车可以卖,现在发现越来越难,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懂车。加上互联网的呈现方式,你的车如果不够好,你很快就会被淘汰。”
第二,要均衡发展实力,包括SUV、轿车等,品类的产品要全,如果要成为一定规模的车企的话,品类不全肯定会受到影响。数据上看,今年轿车还存在较大增长,所以品类的健全也是一个内功的体现。
第三,产品的迭代也更要有含金量。这几年,可以看到中国品牌能够快速占领市场一席之位,是对产品迭代的速度。中国品牌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很快速推出产品,比如2019款的领克01,车机系统进行了快速迭代升级,能更好满足国民的需求。所以在事实上,吉利集团是目前车辆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包括国内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运用规模以及运用量最大的企业。
第四就是渠道的含金量。“领克在6月份下调销量,是考虑到了渠道的因素,虽然今年看起来吉利的销量有所下降,但其实终端是在增长的,领克零售也是增长的。”林杰说,“我们去年库存偏高,但基于现在汽车大环境,我们迅速对渠道做出了调整,目前库存只有1%左右,整体经销商渠道很健康。”
第五,品牌的真正含金量。“虽然现在领克整体规模还不大,但收获的用户绝对是合资品牌的高端用户。”林杰说,领克01平均售价17万以上,现在德系、日系他们现在SUV平均售价16万左右。“真正的好产品最后的致胜之道是价值致胜之道。”
领克03+定价策略不会因为车型而改变
作为中国第一辆性能车,在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领克03+的定价策略参考维度是什么?这也是用户和媒体关注的问题之一。
林杰坦言,领克的定价策略是基于产品成本和合理利润,尤其是品牌初期需要保证价格的稳定性。“领克在定价的时候,一定力求精准,一定是高价值的,越早买领克你越不会吃亏,我们不会让用户在价格上吃亏。所以,领克在推出精准定价的时候,首要是让我们先买车的用户在价格上不吃亏;第二个如何打消消费者对于品质的顾虑,我们对首任车主推出三免政策,这都是基于消费者的痛点领克做出的市场的动作。”
据悉,目前领克02上市已经一周年,上市的时候,02跟德系竞品上市时间差了20天,德系竞品现在已经降价了4万-5万,但是02目前市场下调空间也就3000-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