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路咖汽车 0浏览 2022-10-21 IP属地: 北京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在众多汽车键盘侠言论中,“前驱就是垃圾,后驱就是精髓”这句话也是常用语录。但就算如此,有一台前驱车,无论买得起买不起,追捧它的人都相当多,它就是本田思域TYPE R。按说,思域TYPE R不也就平平无奇的一台前驱车吗?它能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复盘前驱,一切为了便宜?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复盘一下为什么广义上来说,后驱比前驱更富有驾驶乐趣。在以内燃机为驱动源头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驱动结构,前置发动机始终都是绝对主流的布局基础。而这种基础,也决定了如果采用前置前驱结构,那么车辆的布局重心将几乎全部的压在前面的发动机舱上。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前轴既要负责驱动,还得负责转向。同时,前驱结构无论是布局还是传动,都会限制大马力、多气缸的发动机运用。最后,布局重心都在前舱附近,导致整车的前后配重难度加大,很难实现前后配平的效果。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当然,除了这些,前置前驱结构的车型,剩下来的几乎都是优点。比如空间利用率高,机械结构更简单,燃油经济性高,制造成本低以及售价低等等。当然,这些优势也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便宜。各种方面,各种维度意义上的便宜。

于是问题又回来了,作为在诞生之初就明确定位“屌丝”的前置前驱车型,又是怎么跟更高阶的运动操控挂上钩了呢?想要克服结构上的天然劣势,前驱车又需要做哪些努力呢?我们接下来还是以在这个小众领域,或许是表现最为成功的思域TYPE R来举例。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把前驱刷成性能车,一共要几步?

无论前驱后驱,要做到运动,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马力。这对于前置前驱车型来说,难度会更大一些,因为直列四缸几乎是前驱的极限结构(之前也聊过奥迪的横置五缸)。而在这种天然限制之下,思域TYPE R能做到多大马力呢?按照本田代号K20C1的2.0T发动机来看,预计新款的思域TYPE R最高有可能压榨出约330匹马力(目前新款车型具体信息暂未明确,即使保守估计,引入国内的思域TYPE R最大马力也能超过300匹)。这个数值不要说对比家用属性更浓的宝马3系,甚至于在售的宝马M240i身上那台B58直列六缸3.0T也能掰掰手腕。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解决了动力部分,下一个需要搞定的部分就是底盘。作为前驱车,LSD限滑差速器自然也被配置在前桥上。至于前驱的好伙伴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部分,思域TYPE R将延续自身较为特殊的设计。即转向过程中,减震筒不会跟随一起旋转,这也是相比普通麦弗逊式结构最大的差异之一。至于说本田此前透露新一代思域TYPE R将会加长、加宽,且采用重新调整的悬架结构,这点或许要期待它的后悬架形式了。

而在簧下部分,新款思域TYPE R将过去20英寸的轮圈缩小为19英寸,但标配的轮胎宽度也提升至265,扁平比为30。加厚的轮胎以及前面特殊的麦弗逊悬架设计,都是为了让TYPE R在弯道中拥有更好的操控与速度极限。不过为了躲避加宽的轮胎,前轮采用的Brembo刹车也将散热风道进行了绕道和强化。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最后便是对风的利用。作为一款主打高性能的车辆,新款的思域TYPE R在散热以及空气动力学应用方面,又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说更大的中网开口面积,更大的散热器面积,更大的冷却液流量,以及发动机盖开口提升散热效率等等。另外,配合发动机盖以及前包围的特殊设计,新车能够在前端增加249N的下压力。而夸张的一体式后尾翼以及大尺寸的底部扩散器,能够帮助车辆后端增加约643N的下压力(对比普通版两厢思域,且速度在200km/h情况下)。

“极限”就在这里,再快也是前驱?

可以看到思域TYPE R的特点与各种针对性的调整,都是在克服前驱车在马力、转向、刹车,甚至是散热等方面的天然劣势。但这里还是要说一句,前驱的“极限”也就在这里了。就像那句台词,“再快也是86”。对于思域TYPE R,或许也可以来一句“再快也是前驱”。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在动力部分,单看思域TYPE R的马力确实很能打,但它并没有太多的“潜力”。这个潜力不是说的改装,而是天然的桎梏。首先,TYPE R在官方量产的层面,其马力基本就被锁定在了300匹出头。就算是各种魔改,其最大马力也很难超过400匹。其实说400匹都有点“自欺欺人”了,因为即使是赛车级别的改装,前驱结构下也就是这个水平而已。

想要进一步提升马力,无非提升排量或者提升转速。对于提升排量而言,基本可以等同于是要提升缸数。但对于前置前驱来说,提升缸数就等于“不可能”。那提升转速总可以了吧?理论上说是可以的,但这种强行逆天改命的做法只会遭遇另一堵墙,那就是轮胎极限。只要车子还是向前加速,即使不讨论弯道问题,在车辆极限起步的那一刻,前轮永远都没有办法获取最大的摩擦力。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这也是为什么思域TYPE R在原厂状态下仍然想尽办法加宽轮胎的原因之一。但就算是考虑到改装潜力,你把前轮加宽到295总是足够夸张了吧,那你刹车的散热还要不要?这就是一种最难受的情况,事倍功半的点天赋。至于说什么大马力基础上前置前驱,这种就纯粹属于抬杠了。

至于老生常谈的前轮做驱动轮,两侧半轴不对等,容易造成扭矩转向,以及弯道极限低等等,就已经没必要再展开了。我知道,前驱性能车可以优化悬架结构,还有差速器等等,我都知道,思域TYPE R也是这样做的。但我也知道后驱不需要这些,或者说后驱用上之后,效果会更好。

300多马力的TYPE R就能当天花板,混前驱性能圈子可真容易?

写在最后

那为什么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还是会追捧思域TYPE R为代表的的前驱性能车呢?便宜确实是原因之一,在预计以CKD形式引入国内的基础上,目前网传的可能售价,也不过40多万元。如果是考虑海外市场,那它确实是妥妥的“廉价情怀”。

但价格只解释了“廉价”,并没有解释“情怀”。何况40多万元只是相对便宜,真要掏出这么多钱,其实国内大部分拥趸都是难有这个经济能力的。然而本田思域的受众范围是很多车型难以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有前驱性能车,BBA的同类车型受欢迎程度并没有TYPE R高。

而正是因为作为更贴近大多数消费者的本田,舍得在思域这款车上进行“不计成本”的投入,使得TYPE R成为了情感与机械的碰撞结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极限,并且能够尽可能的贴近大多数人,这种追求超越了前驱的物理极限本身。所谓驾驶乐趣,其核心的注脚,不正是“乐趣”本身吗?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3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