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轿车市场从不缺话题,这一细分市场中有太多的欢喜冤家了,日系三强雅阁、凯美瑞、天籁之间的 " 缠斗 " 至今无尽头。而伴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日产天籁迎来了中期改款,它此次的升级能否再次颠覆我们对日产的印象呢?和老对手凯美瑞相比的话,又有那些优势?下面我们就对二者进行多角度对比。
外观对比
作为中期改款车型,2022款天籁针对外形进行了调整,改为新的展翼式格栅,彻底摆脱了“大号轩逸”既视感。颜色方面,提供晨曦银、极光蓝、曜石黑、珠玉白4种单色,另有曜石黑+珠玉白、曜石黑+晨曦银2种拼色可选。将“V”型格栅升级为全新展翼式造型,格栅两侧加入了镀铬饰条作为延伸。造型比起旧款复杂了不少,在丰富横向镀铬线条点缀的衬托下,前脸更显宽大。
天籁采用全新回旋镖式大灯内嵌三段式灯带,还加入了LED流水转向灯。LED光源与自动点亮升级为标配,还首次加入自适应远近光切换,便利性也更高了。取消了前雾灯,仅保留小尺寸黑色导风槽。
天籁的车身侧面变化不大,前后悬长度充分且基本等长,车身高度与底盘都比较低,看起来颇有运动感。追求个性的朋友可以选装黑色车顶,更有时尚感。全黑外后视镜集成了LED侧转灯和侧置摄像头,除两款入门车型都配备有360°全景影像,比起旧款车型厚道很多。除了外后视镜电动调节、折叠和加热,新车还增加了记忆和锁车自动折叠功能。
天籁车尾针对细节进行了诸多调整,比如LED尾灯采用新的3D悬浮造型,内置56颗点阵式LED光源,搭配熏黑的灯罩提升运动感;“ALTIMA”车型标识下移至车标下方,迎合当下的车标带字母的潮流;排气管由此前的隐藏式改为双边共双出布局,搭配大面积银色底护板显得精致又动感。
丰田家族将双车型战略融入了凯美瑞一辆车之中,为满足消费者对于家用和运动两方面的追求,打造出两套气质完全不同的前脸造型,豪华版拥有家族传统的横向饰条大嘴结构,采用贯通整个前包围的布局,并与两侧镀铬封边的导流槽相搭配,锐利的头灯与飞翼式的车标饰条勾勒出沉稳气场。运动版车型则采用了运动化的三段式格栅组合,更大面积的蜂窝中网加上两侧八字胡的组件包覆为其带来了更强的战斗气息。
两种套件的车型在车侧设计上基本保持一致,仅在细节处有材质使用的不同,运动版车型更多采用了熏黑饰边,而豪华版车型则多为镀铬材质,车门上方一条折痕清晰的腰线将前后门把手串联一起,后轮拱上方则采用分段式的线条搭配,从腰线上方另起了一根肩线延伸到尾灯区域,车窗线在头尾的拐角上很有特点,采用了略微翘起的样式,增加了侧面的动感气息。
后轮拱上方的肩线向着后备厢进一步延伸,与车顶下滑的型面组成了收紧翘起的鸭尾造型,运动版车型还单独增加了一个黑色扰流板,楔形的尖锐尾灯拥有狭长扁平的外廓,相对后备厢尾门还带有略微的凸起,灯组中间镶有“CAMRY”的英文铭牌,外扩的后包围在车底的护板样式上略有不同,豪华版为简洁的黑色组件包覆加双边单出排气,而运动版车型则更注重营造战斗气息,采用了带扩散器的护板加双边四出的尾喉搭配。
由车内座椅根据车型不同采用了不同面料拼接的设计,整体保持了日系大沙发的设定,厚实的承托感可保证出行时乘客的舒适度,177cm的乘客在后排可拥有2拳的膝部距离和4指头顶余量。
车身尺寸方面,新款天籁长宽高分别为4906/1850/1447mm,轴距为 2825mm;于外观套件的略微不同,丰田凯美瑞豪华版和运动版在车身参数上略有不同,豪华版为4885*1840*1455mm,而运动版为4900*1840*1455mm,轴距均为2825mm。从车身数据来看,两车轴距一致,就是车身长度和宽度上,新款天籁更占优势,而高度上凯美瑞更占优势。
外观小结:作为中期新款车型,新款天籁采用了全新的 V-Motion 设计语言,相比老款车型,新款天籁整体设计会更年轻、时尚;当然,凯美瑞整体的设计也十分耐看、非常符合家用轿车的审美理念。至于谁更好看,那都是因人而异,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看的。
内饰对比
内饰方面,新款天籁提供了全新的黑色 + 棕色内饰,配合中控台的仿木纹饰板,营造了不错的高级感。另外,中控屏也从之前的 8 英寸升级到 12.3 英寸,并搭载了日产 Connect 超智联 2.0Plus 车机系统。
具体来看,天籁为了配合尺寸加大的中控屏,中控台改为平直台面,中央出风口也同步加大了些。顶配车型配备9喇叭BOSE音响,搭配ANC主动降噪系统可以获得不俗的视听享受。除两款入门车型外都配备64色氛围灯,车厢环境氛围优于雅阁和凯美瑞。
除入门车型(塑料)外,其余都配备真皮包裹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手感饱满舒适,顶配车型还配备方向盘加热和换挡拨片。左侧横辐主要用于控制多媒体和行车电脑,右侧用于控制驾驶辅助模块,它配备了增强版ProPILOT超智驾系统,具备全速自适应巡航、并线辅助、车道保持等功能,达到L2级驾驶辅助水平。
除入门车型为5英寸,其余车型都配备7英寸液晶仪表,而此前仅高配车型提供,也算是增配。屏幕可显示驾驶辅助、导航、音源等信息,搭配两侧圆盘仪表,整体性也不错。当然如果能够升级为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就更香了,毕竟凯美瑞都已经用上了。
中控屏由此前8英寸升级为12.3英寸,屏幕分辨率也更高了。车机搭载的是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 Plus系统,升级了14项功能,应用超过了70余项。卡片式UI界面有着清晰的操作逻辑,除了常规的在线导航、音影娱乐等功能,系统还支持远程车控,语音识别的准确度也没有问题。中控屏还能显示AR实景导航画面,不过在这里看起来毕竟不够便利,如果能升级为全液晶仪表并将AR实景导航融合进去就完美了。
挡杆台加入大面积木纹拉丝面板来提升精致感,左侧布置了一键启动和电子手刹和高耸的换挡杆,以现在的审美看,显得不够平整,对其前方手机储物格使用也会产生影响。手机储物格内设双Type-C接口和12V电源,并支持15W无线充电模块,用电无需担心。后侧布置了两个开放式水杯槽,不过没有带限位器,有点不够细心。
相比同级德系对手的套娃内饰理念,丰田凯美瑞的车内设计拥有更强的独立性,中控台利用多根蜿蜒的曲线进行勾勒,将中控区域、挡把区域和副驾区域做了隔断处理,同时颇具层次感的叠层中控台加上不同材质的拼接彰显出应有的质感,中控台中央为悬浮屏设计,下方配有简洁的按键和旋钮。
除了入门款车型使用8英寸的中控屏外,其余版本均采用了10.1英寸屏的搭配,最新的车机系统让新车在智能互联方面更贴近主流,虽然UI界面的酷炫度和动画效果相比新势力品牌有较大差距,但清晰的图标布局和简洁的操作逻辑更能体现出其实用性,8英寸的车机由于内置应用并不丰富,因此加入了CarLife和CarPlay作辅助,10.1英寸屏则加入了主流的车联网,可提供更多应用层的拓展和更新。
并且凯美瑞一直让人吐槽的车机系统,智商也变得更在线,它搭载丰田智行互联系统,包括智能语音交互、车载微信,还有高德地图,百度 CarLife它也有,就是缺少了 CarPlay。
根据车型不同,丰田凯美瑞在后备厢容积上也略有差异,分别为593L和620L,可轻松应对日常出行时常见的多个行李箱装载,同时规整放置后还能塞进是少量背包行李,车内的储物空间同样体现出车型整体强调的实用性,杯架、手机充电板和各类储物槽一应俱全,并且装载容积也足够满足家用。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新款天籁还对ProPILOT 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优化,实际体验下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车道居中保持变得更加柔和,基本不会出现扯方向的情况。此外,ProPILOT 还对加速和刹车进行了优化,让加速或者制动过程变得更为线性,不至于车内乘客感到突兀,表现出更为老司机的一面。
凯美瑞搭载了 TSS 2.0 智行安全系统,集 PCS预碰撞安全系统、DRCC 动态雷达巡航系统、LTA 车道循迹辅助系统和 AHB 自动调节远光灯系统于一体。另外,TSS2.0 系统除了最入门的 2.0E 精英版,其余车型均是标配。
动力对比
天籁的动力总成没有变化,依然提供2.0L和2.0T两款发动机,前者为第三代MR20缸内直喷发动机,搭载双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最大功率115kW(156Ps),最大扭矩197Nm,匹配CVT无级变速器,WLTC综合油耗6.41L/100km;后者为VC-Turbo超变擎发动机,发动机压缩比可在8:1(高性能)-14:1(高效能)间实时智能无级切换,最大功率为179kW(243Ps),最大扭矩371Nm,匹配模拟8速CVT无级变速器,WLTC综合油耗7.12L/100km。
底盘方面,依然采用前麦弗逊独立式+后梯形控制臂多连杆独立式悬挂组合,均为前置前驱布局。新车在车身结构刚性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比如后防撞钢梁采用1.5GPa的超高强度钢,A、B柱等核心骨架部分采用1.2GPa超高强度钢,整体扭转刚性提升13%,保证行驶稳定性与安全性。
丰田凯美瑞在动力上提供了2.0L+CVT、2.5L+8AT及2.5L双擎三种版本选择,分别拥有131kW/154kW/160kW的功率设定,从实际驾驶体验来看,TNGA架构赋予了新车更偏家用定位的滤振表现,相对灵敏的油门前段能保证日常城市路段较为轻松的起步表现,同时中后段线性的发力也能满足不同路况的动力需求,三款车型都有不到7L/100km的油耗表现,这对于一台中型车而言非常可贵。
两车入门动力均为 2.0L 自吸,而高一个级别的动力,在相同的售价下,新款天籁的 2.0T 对标凯美瑞的 2.5L,凯美瑞的这台 2.5L 在经济性、动力输出以及后期税费方面表现都不如新款天籁的 2.0T。在动力系统方面,除了入门车型外,新款天籁更占优势。
两车都是市面上备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型轿车,我们在中期改款的新天籁身上看到了日产的诚意,新款天籁除了升级 ProPILOT 系统外,还凭借更为年轻的外观以及更智能的车机表现,再一次的提升了自己的实力。
当然,凯美瑞也并不差,不仅拥有更具辨识度的外观、不错的智能驾驶辅助配置也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综合来看,两台车都属于一线的日系平台,在可靠耐久性方面完全不用担心,都属于 " 闭眼选 " 也不差的车型。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星舰7 EM-i的上市起售价格9.98万起,无疑对宋Pro DM-i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两款车型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性能
如果你已经被iCAR V23的颜值所吸引,建议你点开视频了解一下它的动态表现。字少事大,iCAR V23,好开!
最近2024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热闹非凡,咱们自主车企也在芯片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想必银河E5的车主就很有发言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银河E5搭载了国产首颗车规级7nm芯片——“
坦克500居然用上了解耦四驱。那么长城为什么要给坦克500安排一个看上去没有那么越野的四驱结构呢?哪些消费者会买解耦四驱的坦克500 Hi4-Z呢?解耦四驱的坦克500,开起来又有哪些不同呢?
最近几年,国产汽车品牌的发展越来越快,并且普罗大众对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高。其中最受欢迎的国产自主品牌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发布11月销量为506804辆,连续两个月突
等了一天,小米SUV终于来了!工信部在昨晚八点多的时候,公布了第六十九批《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而小米SUV赫然在列。咱们就说,工信部的小伙伴都要加班的吗(手动狗头)?几乎是同一时
经过东风Honda用户一年漫长的期待,东风Honda“本家DAY”终于在12月的第一个周末温暖回归,来自天南海北的数百名“本家人”汇聚武汉,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归家旅程。此次活动主
吉利银河星舰7已经正式上市,其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不少先前选择购买2025款亚迪宋Pro DM-i的朋友决定先试试这款新车,再从其中来选择。动力系统
iCAR V23通过独特的风格化设计元素和丰富的功能,提供了与传统SUV截然不同的情绪价值体验,它就是BORN TO PLAY。
选择一款合适的新能源车不再仅仅是考虑动力和续航,而是要综合考量空间、智能科技、以及日常使用的经济性,这不,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强大对手吉利星舰7和上市了,且限时先享
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吉利星舰7和比亚迪2025款宋Pro DM-i的“世纪大战”,这场PK可不仅仅是价格战,还有空间、智能化水平及动力上的比拼,接下来让小编带你了解这两款车
NIO Day即将开幕,但蔚来已经提前扔出了一个大招。旗舰车型ET9,成为了国内首款搭载线控转向技术的量产车,划重点,这是经过工信部认证的。解释一下,就是你以前是手拧方向盘,一根柱
理想如何解决纯电动车冬天座舱冷续航短充电慢的用车痛点?听完这节课,原来问题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多了
在混动SUV市场,吉利星舰7EM-i与比亚迪宋PRO无疑是两大热门之选,各自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星舰7上市起售价9.98万。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加明智地在这两款
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的星舰7和官方指导价为11.28万比亚迪的2025款宋Pro DM-i无疑是其中的热门车型。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度对比,看看这
12月6日周五晚上,吉利银河星舰7正式上市,像一颗深水炸弹,激起了紧凑型SUV市场的千层浪花。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起的消息一出,瞬间点燃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让竞争对手们纷纷侧
最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上演。吉利星舰7(限时先享指导价仅9.98万)上市后,和比亚迪宋Pro DM-i这款紧凑型SUV成为了插混竞争对手,吸引着无数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
在竞争激烈的10万元级别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市场中,吉利银河星舰7 EM-i的上市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同时9.98万的起售价也对比亚迪宋PRO形成了直接的挑战。面对这两款
限时先享指导价9.98万的吉利星舰7与官方指导价11.28万的比亚迪宋Pro DM-i,作为紧凑型SUV市场中的佼佼者,各自凭借其独特魅力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今天,我们就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