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新能源「杀向」燃油A级车

新能源「杀向」燃油A级车

电动湃 4浏览 2023-05-19 IP属地: 上海

「得A级车者得天下」

这句亘古不变的真理引得多少车企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作为国内车市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领域,这块铺满奶油的大蛋糕,曾经被合资燃油车牢牢把控,卡罗拉、轩逸、雷凌、朗逸等,随便拎出几个,无一不是盘踞一方的悍将。

而近年来,随着纯电车型价格下探,比亚迪插混横行,新能源杀向燃油车腹地的「突击战」来得比预想的更加猛烈。

最后的「马奇诺防线」

A级车这块市场,最大也最难啃。

2022年全年,A级车累计销售494.9万辆,虽然同比下降4.2%,但仍旧占据了国内总汽车份额的1/4。

「难啃」是因为在这一级别市场,消费者既追求功能配置的完善,又注重性价比,最好还能有品牌加成,「不可能」三角严苛考验了厂家的技术与成本平衡的实力。

也因此,一直以来,10万-15万价格区间的紧凑型乘用车市场,都是丰田、本田、大众等合资燃油车的绝对领域。

很简单,不论是轩逸还是朗逸,通过全球销量的规模效应,早就不知道把成本均摊得有多低,再结合精益管理和生产效率,就算抛开品牌因素,在赤裸裸的性价比厮杀面前,也少有败阵的可能。

而A级燃油车同样是新能源加速渗透过程中最后的「马奇诺防线」。

从2020年新能源市场正式爆发以来,以五菱宏光MINI EV为代表的A0及以下电动车型,以及以特斯拉Model 3为代表的中高端车型,成为了拉动新能源汽车开疆辟土的「两驾马车」。

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因此形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格局。

主要体现在10万以下性价比车型和20万以上中高端车型占据了极大份额,而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最大的10-20万价格区间所占据的比例却异常得低。

原因很多。

其一,有品牌定位的选择,一线造车新势力们在入局之时就定位高端,往往通过B级以上轿车和中大型SUV打头阵,高举低打;

其二,也有为现实妥协的因素,迫于环保压力,传统车企借助推出A0和A00电动车型赚取新能源积分。

当然,最重要的是,受制于电池价格,新能源车型很难做到成本与品质的平衡,和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燃油A级车正面硬刚「性价比」。

也正因为渗透率较低,新能源车想要继续提升渗透率,维持高增长,更好的路径就是猛攻A级车领域。

俗话说,做「难而正确的事」。

插混尖刀,直入腹地

随着新能源市场的不断扩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这一趋势出现不小变化。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A级新能源车销量在新能源总体车市中的占比已来到24.83%,一举超越了A00+A0级别车型占比总和,成为仅次于B级新能源车的细分领域。

这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的扭转性角色——比亚迪。

根据上图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虽然日产轩逸(80577辆)依旧稳坐A级车市场销量冠军,但是同比跌幅超过30%。老将朗逸跌幅更大,一季度同比下滑了46.97%,累计销量5.49万辆。

表格中,排名前十的燃油A级车,一季度同比下滑的就达到了一半之多。反观三款新能源A级车,比亚迪秦Plus,埃安AION S和长安UNI-V,全部同比上涨,且后两款的增幅均达到了三位数。

其中,比亚迪秦Plus更是获得了A级车销量亚军,一季度贡献了78124辆,增幅为10%,几乎已经可以与轩逸家族平起平坐。

这里顺便提一句,2月10日, 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已经将入门价格杀到了9.98万,这是比亚迪DM-i车型价格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以内。

要知道,合资A级家轿通常在12万元以上,速腾至少12万起,卡罗拉雷凌「丐版」指导价还标在11万,10万内几乎只能买个手动挡……这个价位段的合资燃油车可以说是要配置没配置,要动力没动力,车机体验更是一团糟。

如今,9.98万,你可以买到一辆插混比亚迪轿车,零百加速7.3s,亏电油耗3.7L,综合续航里程1245km,标配胎压报警,定速巡航和倒车影像,还有10.1英寸中控液晶屏,关键还能全系上新能源牌照,这性价比还要什么自行车?

而在与A级轿车对应的紧凑级SUV市场上,比亚迪宋PLUS DM-i同样力战哈弗H6、丰田RAV4、长安CS75等强大竞争对手持续霸榜。

宋PLUS DM-i在2023年一季度排名国产紧凑型SUV销量排行榜第1,一季度累计售出82373辆,同比增幅42.4%。

甚至3月31日前,下订比亚迪宋Pro DM-i车型的用户还可享「88元抵6888元」限时优惠。如此一来,宋Pro DM-i起步价降至13.4万元,而顶配车型售价更不足16万元。

得益于核心技术自研,比亚迪推行的「油电同价」已经将成为A级燃油与插混之争的关键转折点。

除比亚迪外,其他自主品牌旗下的A级插混SUV也大量进入市场,如吉利星越L雷神Hi· X,以及长城魏派玛奇朵插混版等。

不论对于车企还是消费者来说,插混相比于纯电仍是一个更为折中的选择。

一方面,去年以来,动力电池成本持续走高,相对于那些几万元到十万元左右的入门级纯电动车型,消费者购买成本上升明显。但插混电池部分较小,厂家消化这部分成本相对容易,市场基本不受影响。

另一方面,A级电动车受制于成本,普遍续航里程在500km以下,南方城市尚可,而北方城市用户仍有不小的续航焦虑,对比之下,插混至少「可油可电」,部分地区还能上牌,市场覆盖面更大。

盘点比亚迪的销量,逆袭战打得如同一篇爽文。

但A级车市场容量巨大,并非一款或几款车型可以赢者通吃,尤其是如今纯电A级车份额仍旧相对较小。

不仅如此,在A级轿车市场上,不少新能源车还是面向B端市场,如风神E70、几何A、AION S、荣威i6 MAX EV、启辰D60以及吉利帝豪EV,都有着鲜明的网约车标签,广汽AION S也曾主打网约车市场。

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举「侵入」,合资品牌燃油车丢掉的不仅仅是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长久以来在中国车市的议价权。

就比如,前不久,刚刚全新上市的别克君越,起价17.99万,比老款一下砍去了4万。

接近5米长的C级车,卖出了A+级车的价格,这波着实很拼了。

而曾经30万抢君越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2035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