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电动湃 7387浏览 2023-08-09 IP属地: 上海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尽管几经波折,特斯拉对印度市场还是热情不减。

7月13日,有多家海外媒体表示,特斯拉就在印度投资建立汽车工厂事宜与印度官方再度展开谈判。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据悉,计划中的特斯拉印度工厂年产能可达50万辆,并且该工厂生产车辆的起步价或为2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7.5万元)。

这并非是特斯拉第一次向印度主动投出「橄榄枝」。马斯克曾多次公开表示:他很看好印度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发展潜力。

一边是14亿人口的「巨无霸」汽车市场,另一边是大举开疆拓土的美国电动车先锋势力。几度交涉,为何还是僵持不下?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如果算上今年,特斯拉与印度官方谈判,断断续续已有五六年的时间。

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曾暗示要进入印度市场,但受制于高昂的关税,特斯拉迟迟没有行动。

这里需要划重点——高额的关税。按照当时印度的关税制度,4万美元以下的进口车关税为60%,4万美元以上的汽车税为100%。

什么概念?相当于一辆4.7万美元的Model Y进口至印度,光是关税就得再收4.7万,再加上其他成本,特斯拉车型在当地的售价可能翻倍不止。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此后,“算了算账”的特斯拉觉得不划算,一度搁浅了进军印度的计划。

直到2017年,印度突然毫无征兆地下发「禁油令」,称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到了2030年,将只能销售仰赖电力驱动的汽车。为此,印度将大力支持国内电动车产业发展,包括一系列税收政策的补贴。

这也让特斯拉看到了「曙光」,消息一出,马斯克立即派团队前往印度,与当地政府交涉看是否双方的谈判能有新的建设性进展。

但面对老奸巨猾的印度,马斯克显然还是有些too young too naive。

在此次谈判过程中,印度的意思很明确,降税是不可能降税的,给你特斯拉开了先河,其他跨国车企岂不是都要“蹬鼻子上脸”?

而想要跳过关税其实很简单,就是来我印度建厂投产,在此期间,还必须用我们印度当地的工人以及当地供应的材料。

更关键的还有一条:要等特斯拉建厂投产,并且在当地把产品销售出去之后,才能拿到相应的补贴。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马斯克一听,这不是妥妥的「霸王条款」吗?还没尝到一点好处,就让我把先扔上百亿的投资,这和当年的谈判有何区别,无非多了个“空头支票”。

于是,强硬如特斯拉并未妥协,谈生意本就讲个互利共赢,你既无诚意,我也绝不惯着。

走运的是,不久后,马斯克遇到了「命定的」合作方。

在经过多方交涉后,2018年7月,特斯拉与上海政府签订了纯电动车投资计划,双方在上海临港建立集研发销售生产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初始年产能计划达到25万辆/年。

对比抠门的印度,可以看看中国对于特斯拉的绝对「力挺」。

首先,允许特斯拉独资建厂,不用和当地车企合资,说白了利润一个人挣一个人花;其次,中国银团给予丰厚支持,2018年5月,特斯拉总计获得中国银团总额近5.21亿美元(约合3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再叠加当时中国市场对于电动车一系列的优惠补贴政策。可以说,为了此刺激本地电动车市场发展,不论政策还是融资,都一路给特斯拉「亮绿灯」。

更令马斯克想不到的是,中国建造的速度也如此惊人,上海超级工厂从破土到投产仅仅只用了11个月的时间。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看到特斯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印度又「酸」了。

2021年初,印度方面主动联系马斯克重启双方的谈判计划。这次,印度方面承诺愿意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比如将原本100%的关税降到60%,60%的则可以降到40%,但是来印度建厂这一条“不容置喙”。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印度的电动车产业链几乎是一片空白,这也就意味着,就算特斯拉本地生产可以跳过关税,但是大量的零部件都要依赖进口,成本还是hold不住。

当年2月,有印度当地媒体爆料,特斯拉首家印度工厂将落户卡纳塔克邦;12月,又有消息称,特斯拉计划将三款车型进口至印度市场,但这些消息均再无下文。

可见,双方就一直在“建厂还是不建厂”之间反复拉扯。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马斯克的谨慎不无道理。

印度市场有着「外企坟场」之称,在特斯拉之前,多少跨国企业「高兴而来,败兴而归」。

比如,印度高额的零件进口关税让通用汽车在26年内亏损了5.88亿美元,福特汽车在10年内累计亏损超过20亿美元,两家公司最终都选择在今年退出印度市场。

而这些都还算是小儿科,一直以来,印度在地方经济保护上的「骚操作」可谓是令人瞠目结舌。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以大家熟知的小米为例,自2014年进军印度市场,后续步伐相当迅速。

2014年,小米3在印度第一次亮相。1个月的时间内,小米通过线上抢购的方式卖掉了12万部手机;短短一个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就达到1.5%。2017年,小米成为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机品牌。

但在今年6月,印度执法局发文确认,小米在印度的分公司冒充「特许权使用费」向外国实体非法汇款,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扣押其555.1亿卢比资金,约合人民币48.2亿元,这几乎相当于小米去年经调整净利润的56.7%。

如果说以往印度还在通过高昂的关税暗地抽取利润,针对小米的这波操作,几乎相当于「明抢」了。

一句话,印度面前「人人平等」,什么中企美企,统统都要雁过拔毛。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正因如此,大部分跨国公司选择逃离印度。相关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21年的7年时间里,选择关闭印度子公司或者办事处的跨国公司高达2783家。

面对此等「杀猪盘」,特斯拉依旧头铁的原因也很简单。

其一,印度市场的潜力很大。2022年,印度至少销售了超过425万辆汽车,这个数字超过了日本的420万辆,使得印度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关键是,这还只占其整体人口的3%不到,由于当前基数太低,所以每一年都能比上一年增长接近百分之二十,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增长数字。

对于特斯拉来说,要想2030年完成年产2000万辆的目标,确实离不开这一“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其二,印度的电动车市场堪称「处女地」,电动车占比只占该国总销量的1%左右,大概每年4万辆左右。


此外,印度当地的热销电车型依旧以入门级为主,平均售价约为92.6万卢比,相当于1.2万美元。

而随着印度GDP的持续增长,消费升级带动下的电动车市场,对于特斯拉而言有着无限想象力。

据悉,特斯拉新推出的全新车型,其价格将低于2.5万美元,很大可能是为进入印度做准备的。

特斯拉被伤千百遍,仍待印度如「初恋」?

「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于外企来说,印度的营商环境算得上「地狱级」难度副本。

但对于特斯拉来说,仍不甘心轻言放弃,因为一旦你放弃,仍有后来的竞争对手趁虚而入,去占领这个庞大的新兴市场。

或许,只有比谁更能熬下去了。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新能源
 
相关推荐
电动湃 6.4万粉丝    2023作品 关注 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
推荐作者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