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昨夜,马云又甩出一张王牌

昨夜,马云又甩出一张王牌

华商韬略 2311浏览 2023-07-23 IP属地: 湖南
昨夜,马云又甩出一张王牌

  王牌重出,大战将启。

  文丨华商韬略

  今年以来大消息不断的阿里巴巴,昨日(7月21日)再有大消息,曾被寄予厚望与重权的蒋凡重新成为阿里合伙人。

  众多这一事件的观察者均一致认为,这是阿里人事变化的最大看点之一,也是互联网电商将再掀大战的先声。

  【少年得意】

  在今天的中国,有无数创业者都想复制蒋凡的故事:

  高中凭借信息学奥赛一等奖,保送进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进入谷歌中国;2010年创办移动开发者平台友盟;三年后,阿里以8000万美元收购这家公司,蒋凡成了阿里总监级的高管。

  那一年,蒋凡只有28岁。

  但有些事,恰恰又是学不来的。

  在复旦,蒋凡不爱参与社会活动,很多课程都是刚刚60分,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他既不贪恋深造,也不眼馋全优。“我对出国没兴趣,也没想过读研,对我来说,那都是浪费时间。”

  所以那些和编程没有关系的课程,就索性只准备到刚好及格的程度。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了。

  不爱说话,不喜欢社交,一门心思钻研编程和算法,这些让蒋凡变得不起眼的标签,却恰恰打动了谷歌中国的李开复。三年多后,李开复成立创新工场,他直接说服蒋凡加入其中。

  创新工厂最早期的几个创业项目,几乎都是先有点子,再找合适的CEO去实现。和豌豆荚、魔图精灵的CEO相比,接手友盟的蒋凡永远是最低调、最不起眼的那个。

  当时在创新工场,每周五饭后一小时,各项目CEO都会聚在一起,分享下最新进展、聊聊未来趋势。在这个场合,总有人擅长天马行空式的演讲,但蒋凡几乎从不上台发言。

  不仅如此,连创新工厂一周年内部搞活动,各项目CEO都上了台,里面还是没有蒋凡。

  虽然不太善于说,但蒋凡却很注意听,更善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尤其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在几个项目里,友盟的技术底层是最扎实的。作为一个移动APP的数据分析公司,它很早就和部分手机厂商有了嵌入式的合作。这让友盟只过一年多,就拿到了经纬领投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

  只用三年,友盟就覆盖了近6亿台活跃设备、18万个APP、6万开发者,手里积累了大量移动互联网应用数据,凭借这一条,友盟卖了个好价钱——2013年,阿里用8000万美元完成了收购。

  但蒋凡没想到的是,阿里不但看上了友盟,还看上了他这个人。

  2013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元年。一方面,移动端市场规模首次超越千亿元,网民规模超5亿;另一方面,眼看4G时代就要到来,BAT都跑马圈地加速布局。阿里,也面临着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道关口——从PC时代跨越到移动时代。

  这一年的10月,已经是集团COO的张勇接掌无线业务,手机淘宝被确定为阿里巴巴无线战略的突破口。张勇主导的战略很简单,就一个词:“All-in 无线”,具体的方向也很直接,把手机淘宝打造成航空母舰,所有业务、流量都围绕这款超级APP展开。

  路线有了,谁来负责执行这项大任呢?这时,蒋凡进入了张勇的视野。

  【从得意,到失意】

  蒋凡第一个动人之处,是拥有移动时代的新思维。

  此时的阿里,已经做出了手机淘宝。但“有”不代表好。已经习惯于PC机、思维固化的60、70后,做出来的手淘就像个PC网页的简化产品,功能简单、速度慢、体验差劲。

  所以在张勇看来,80后、甚至85后才是合适的,“他们和PC时代没有关系,他们就是生于长于无线时代。”

  蒋凡的另一个动人之处,是他的经历。

  友盟原本就是移动数据分析公司,作为技术型创始人,流量、算法、移动用户体验这些移动时代的关键要素,实在没几个人比蒋凡更明白。

  蒋凡第三个动人之处,是一种基于可能性的估计。

  据说,张勇更偏好功成名就、财务自由的年轻人,他的理由是:功成名就,意味着能力得到过证明;财务自由,做事就不为升职加薪的利益,而是“觉得这事情有意思。”

  但当蒋凡接到这个意向时,他一开始并不太愿意——作为被收购企业的创始人,很可能就是个过路神仙,能做多久呢?

  但张勇自有办法,他对蒋凡说:

  “想不想咱们一起折腾点事情?以后你可以讲故事给孙子听;想不想一起在阿里这个舞台上表演一下?留下一点记忆?”

  这句话,说到了蒋凡心里。

  友盟受限于商业场景,能够提供的数据服务面狭窄,盘子就那么大。但阿里就不一样了,在这个大平台上,往小处说,探索的是中国最庞大的消费数据,往大处说,可能真的会做出对中国商业有价值的事情。

  阿里有个规矩,每个新员工都要进行《阿里百年》的培训,总监级以上的管理者,在入职6个月内,要参加《百年湖畔》的课程。

  但蒋凡一堂课也没听,他甚至连花名都没起,就直接以“淘宝无线事业部资深总监”的身份开始工作了。

  虽然负责具体执行,但蒋凡的战术,却对“All-in 无线”战略贯彻得很深。他对手机淘宝做了个重新定位:移动时代生活消费的入口。

  这样一来,手机淘宝在阿里内部,地位一下子就上去了。它来源于淘宝,但比原来的淘宝外延更广。它将成为阿里流量的中心,但并不运营流量,而是靠运营内容和用户来获得流量。

  地位有了,但手淘的毛病,还要一样样解决。蒋凡开刀的第一个地方,是如何让手机淘宝体验更好。

  蒋凡让技术人员做了个测算。当时,消费者在手淘平台买一件商品,决定购买后,要走七个步骤,至少耗时25秒。

  在蒋凡看来,这实在慢得不像话。于是他带着团队,逐个环节进行优化,最终让iOS系统的手淘用户下单时长缩短到7秒,安卓用户缩短到9秒。

  只这一招,就让手机淘宝不再是被嫌弃的鸡肋,那些智能手机用户,从此再也没有打开电脑的理由了。

  最早的手机淘宝页面,都是“货架陈列+搜索引擎”的模式,消费者打开后,摆什么看什么,要什么搜什么,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在蒋凡看来,这也是要不得的PC老传统。

  从2015年开始,他就着手开启淘宝智能化的改造,用算法技术,让淘宝实现千人千面的信息流推荐,用“猜你喜欢”这一招,去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转化率。

  检验蒋凡的时刻,很快就到了。

  2015年双11,蒋凡和他的团队,多多少少有点忐忑不安。

  虽然手淘的速度、体验都大大改善,个性化推荐反馈一直良好,用户规模、交易额的数据趋势也都很漂亮。但面对微信支付折腾出来的巨大动静,从蒋凡到阿里,都需要一场真正的胜利,既证明自己的正确,也证明“All-in 无线”的成功。

  蒋凡如愿拿到了这场大胜。

  依靠个性化推荐的首次大规模应用,手淘大获成功——当天912亿元的交易额中,移动端贡献了626亿元,这是淘宝历史上,移动端首次超越PC端。

  2016年,手淘继续升级内容、推出直播,打造消费类媒体平台。这一年,淘宝无线交易占比暴涨至80%以上,月度活跃用户超4亿。这意味着,蒋凡不仅成功带领手淘无线化升级,更是帮助阿里完成了从PC时代到移动时代的惊险一跃。

  2017年,蒋凡又带领淘宝产品团队完成了淘宝网与手机淘宝的整合;从2018年开始,淘宝的下沉动作不断:春节期间推出亲情账号发展中老年用户、3月推出淘宝特价版APP、9月淘宝全面改版信息流推荐……

  一系列操作后,淘宝在2018年新增1.2亿活跃用户,其中80%来自低线城市和乡村。这让从微信阴影下走出来的阿里,重新找回了自信。

  一起变得更有自信的,自然也包括水涨船高的蒋凡。

  2019年,他的职务是淘宝天猫总裁,作为阿里起家业务,首善之区,这个位置太重要了。再加上跨越移动时代的大功,外界因此开始产生新杂音,“阿里太子”这个称呼,正是从那时开始被讨论的。

  在用户增长和流量运营上,蒋凡有强悍的认知,但这种强悍,并不只针对外部。

  在阿里,内部产品会互相输血,今天这个产品搞活动,从饿了么借一点流量,明天有别的活动,再找机会还回去。这几乎被视为常规操作——但如果想从淘宝获取流量资源,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据一位阿里系产品运营对媒体的说法:“蒋凡会守着淘宝的流量,不会轻易给人,只从别人那里引流。”

  这当然可能是蒋凡“小气”,但更可能的原因是,他已经发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因此要为决战做准备。

  这个对手,名叫拼多多。

  在淘宝暴增1.2亿活跃用户的2018年,拼多多的同期用户增长是:1.7亿。

  虽然基数和渗透率不同,但这个数字还是惊到了阿里,让整个淘宝不得不认真对待,蒋凡兼任天猫总裁的任命,正是准备打通淘天,形成合力对战拼多多。

昨夜,马云又甩出一张王牌

  但蒋凡的动作还不止这些。

  聚划算与淘抢购、天天特价整合,升级为阿里集团“品质惠经济战略”窗口。蒋凡设定的一系列新目标,条条与拼多多针锋相对——

  拼多多自上市后一直力推农产品原产地上行,蒋凡要求聚划算2019年也要助力更多原产地农产品上行;

  拼多多2018年推出“品牌馆”与“电器城”,蒋凡希望聚划算2019年帮助品牌和商家去触达更多消费者,尤其是来自于下沉市场的消费者;

  拼多多2018年底推出“新品牌计划”,要扶持1000家合作厂商;蒋凡则宣布聚划算未来要孵化1000个全球产业带,引爆30000个品牌,将品质惠生活方式带到200个下沉城市……

  这种寸土不让,寸土必争的打法,其实已经不太像淘宝的传统风格。蒋凡的青年锐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淘宝——“万能的淘宝”,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也要让自己天下无敌手。

  阿里2018财年,零售成交总额达到4.8万亿元,其中淘宝为2.7万亿,天猫2.1万亿。这相当于中国2017年GDP的5.8%,比世界第18大经济体土耳其GDP还要高。

  不过,对于蒋凡来说,只有规模不能代表淘宝,只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才能让巨头永远走在进化的路上。

  这也是危机意识深重的马云和张勇最看重的特质。“帝国式的统治”让巨无霸容易看不清楚外界的脉动,只有主动拥抱变化,甚至杀死昨天的自己,才能应对这风起云涌的时代。

  因此,阿里把这个万亿帝国交到了蒋凡这个85后的手上。

  2019年6月,工作刚满5年的蒋凡,进入了阿里最新38位合伙人的名单。在3个月前,淘宝网的法定代表人,也由张勇变成了蒋凡。

  在外界看来,这是蒋凡“接班”的征兆,在内部看来,这是对管理梯队和永续阿里的安排,对于蒋凡而言,这则意味着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以及为应对外界竞争,对资源的进一步调整和集中。

  但无论是正在蓄力的阿里淘系,还是外界对手都没有想到,蒋凡在自己的第一个职业巅峰,只停留了不到一年。

  2020年4月27日,一份阿里巴巴集团的内部处理决定,让蒋凡成为了新闻人物。

  集团公布了蒋凡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特别调查组认为,蒋凡在公司重要的岗位上,因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严重舆论危机,给公司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决定对蒋凡作以下四点处分:

  管理层提议并得到合伙人委员会批准,即日起取消阿里合伙人身份;记过处分;职级从M7(集团高级副总裁)降级到M6(集团副总裁);取消上一财年度所有奖励。

  【强人归来】

  阿里的价值观,一直是考验阿里人的第一道门槛。

  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从台前谢幕时说过,“阿里历史上所有重大的决定,都跟钱无关,都跟价值观有关。”

  这并非没有前车之鉴,2011年,阿里B2B平台上的商家欺诈问题大规模爆发,同样被外界认为是“太子”的卫哲,为捍卫阿里价值观,就主动辞去了阿里巴巴B2B公司CEO。

  正因为如此,在阿里的文化中,蒋凡必须为自己的原因负责,他因此成为了被“雪藏”的那个特殊的人。

  在经历了一段边缘岁月后,蒋凡得到了一个新任务——去打一场看起来已经没有希望的硬仗。

  这场硬仗,就是阿里干了十年也没干好的海外业务。

  很早之前,阿里就打算做一个丰富又平价的国际电商平台,把中国工厂高效接入一个大市场,这个“大工厂-大市场”的主意很高明,做好了就能再造一个零售巨头。

  在条件上,无论是流量、经验,还是对接的工厂和商家数量,放眼国内,也没谁比同时拥有1688和淘宝的阿里更强大。

  但想得好、想得早,和做得好是两码事。2012年,阿里开始通过速卖通做跨境零售,而真正先把“海外淘宝”做出样子的,却是许仰天的SHEIN。

  2021年,SHEIN的销售额比前一年翻了倍,已经做到近200亿美元。而阿里财报中的“国际商业”收入只有164亿人民币。SHEIN从女装扩展到更多品类,和淘宝早年走过了一样的路,但任谁提到速卖通,都很难把它看作“阿里出海”的成功典范。

  2022年第一天,蒋凡被调任负责新成立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当时恰逢阿里又一轮变革前夕,于是在那段时间里,媒体报道和产业分析实在不少,大部分都把握着“看好”的论调。

  身为负责人,蒋凡当然也看好阿里的海外业务,但他的看好与外人不同,外人的看好就是看好,他的看好有弦外之音;外人的看好喜气洋洋,他的看好忧心忡忡;外人的看好是说一说,他的看好是说完还要负责做。

  蒋凡看好的话,不需要多重复,弦外之音倒是很耐琢磨:“速卖通要重视用户体验和优质供给。”

  要重视,就是之前不重视,或者重视了,但重视得不够。这个态度很严峻,但这是因为,蒋凡看到的问题更严峻。

  他看到了什么呢?

  在一开始,速卖通的发展很顺利,背靠淘宝,一键就能把商品信息搬运到速卖通,在一些国家,它很快就成了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电商平台。

  情况是从2014年开始变糟的。

  出于阿里上市后对假货问题的关注,速卖通开始限制门槛极低的淘宝代销,这让相当数量的中小商家,涌向了竞对平台。

  在这之后,速卖通又开始激进推动品牌化,要求商户具备企业资质和品牌授权,并直接邀约天猫的大商家入驻。到2017年,这部分商家重合度高达20%,但它们贡献的GMV却只有5%。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懂,当时天猫正是增长最快的时候,品牌在国内干得热火朝天,实在没有太多开拓海外业务的意愿。

  此外,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需求千差万别,电器的参数标准、服装的尺码和长度单位、食品的口味和禁忌、币值的换算,消费习惯的区别……这些全成了阿里出海的难题。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那时的速卖通,甚至不会自动针对币种做调整,有些国家的消费者因此觉得特定数字不吉利

  自媒体晚点团队曾经记录过一个说法:在当时的速卖通,没人真正关心用户。在站内,几乎没发现过一张黑人或穆斯林形象的banner,在速卖通眼里,国际业务就等于和白种人做生意。

  于是蒋凡看到的结果,是整个2018-2020年速卖通策略的摇摆不定,是对用户体验的不重视,更是竞争对手的快速赶超——Shopee自2018年起连续3年保持了70%以上的销售增速,SHEIN更是连续数年销售额增速超过100%。

  在上任后半年内,蒋凡对东南亚、欧洲市场做了一系列走访,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太依赖经验和平台,本地化完全不足。他随后就针对海外业务,进行了一系列梳理和重新布局:

  沿着“重视用户体验和优质供给”的战略,具体做法把思路做实做深。比如,优先扶持海外仓的商家;推出 AEMall,对优质供给进行分层运营;开发重点国家的独立应用,国家站的团队将更多对消费者负责,行业运营团队则更多对货品负责。

  对于速卖通,蒋凡也同样重视本地化工作。他将韩国、西班牙、巴西、法国等国家列为速卖通重点运营的国家,匹配了相应的营销费用和本地化人才编制。

  为了在物流层面解决用户体验和优质供给,速卖通开始优先扶持海外仓商家。通过在东莞、深圳、威海、烟台、杭州、义乌等跨境出口主要城市设立了优选仓,商家备货入仓后,平台直接发货,大幅提高了物流效率。

  2022年年底,蒋凡推动速卖通上线了“全托管服务”。依靠该功能,商家们只需要负责货物生产、报价和备货入库,销售、物流、售后等环节全部由平台负责。

  这些努力,让速卖通上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出现明显增长。同时,速卖通在多国的市场份额也得以提升。

  到了2022年第四季度,蒋凡的努力收到了回馈,阿里的国际零售不仅订单量同比增长3%,总收入更是同比大涨26%。

  通过更细一层的观察可以发现,Lazada在东南亚的订单增长开始恢复,同比小幅回升,每单亏损缩减了30%;速卖通的订单量出现积极增长,在菜鸟的协同下,其跨境配送交付时间得到了显著改善;表现最好的是Trendyol,整体增速高达50%。

  这些正是阿里国际零售出色表现的原因,根据阿里2022年财报显示,被称为“国际商业”的阿里海外业务,在百亿的大基数上,仍然实现了26%的强劲增长,国际商业的营收达到了194.65亿元。

  在2023年一季度,国际商业板块继续实现29%的同比增长,遥遥领先于其他五大业务集团,这份耀眼的成绩单,让蒋凡重新回到了聚光灯下。

昨夜,马云又甩出一张王牌

  ▲2023Q1阿里巴巴集团主要财务情况(部分)

  但此时的阿里,却正站在一个急需扭转的局面面前。

  2023财年阿里中国商业零售业务收入5653.32亿元,同比下滑了1.7%,这部分收入占比65%,依然是支撑阿里业绩的基石。

  更紧迫的是,拼多多与抖音在2022年的销售额,加起来已经超过阿里国内电商业务的50%,今年,猛烈进攻的趋势还在加速,逐步蚕食淘宝天猫的份额;在海外,SHEIN和拼多多旗下的Temu,已经显露锋芒。

  腹背受敌的阿里,不仅需要尽快抢回国内电商业务的失地,还要继续巩固海外业务的高增长。

  面对自身增速放缓以及电商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马云回国后迅速召开淘天集团主要负责人的小范围沟通会,然后为阿里指出了三个方向: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

  根据报道,马云提出的三个回归,尤其是回归淘宝,来自他对经济趋势的基本判断:在过去,侧重消费升级的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并且这一情况还会继续,因此接下来应当从侧重消费升级,转向侧重消费下行与消费下沉。

  但如同当年“All-in 无线”、匡扶海外一样,无论是迎战拼多多与抖音,还是在海外对垒SHEIN和Temu,都是一场又一场的硬仗。

  想要开打,并且打赢这些硬仗,既需要抽丝剥茧、理清乱麻的业务能力,也需要雕梁画栋、重新架构业务的创新。从过往经验看,蒋凡显然会是一个很适合的人选。

昨夜,马云又甩出一张王牌

  ▲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 来源:阿里财报

  包括不少网友也都评论,那个可以狂揍拼多多的人,回来了!

  【参考资料】

  [1]《蒋凡重回阿里合伙人》深网腾讯新闻

  [2]《出海500天,蒋凡“杀回”合伙人》36氪未来消费

  [3]《蒋凡成阿里合伙人》华尔街见闻

  [4]《蒋凡带队出海一年,阿里打了场翻身仗》 电商头条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华商韬略 47粉丝    1001作品 关注 聚焦标杆与热点 看见趋势与韬略
推荐作者
小李车评李建红 关注
爱汽车、爱驾驶、懂车、懂你!
车网传媒 关注
专注于汽车行业以及消费者关心的汽车资讯,打造汽车行业的信息网
秒评车 关注
百万粉丝,看短视频,选好车!最客观的新车点评、最真实的用车感
金属计划 关注
国际性顶尖汽车发烧级改装赛事栏目
辣评车 关注
真实 专业 有料的汽车公号
汽车通讯社 关注
汽车资讯领域的彭博社,提供权威的全球汽车资讯及案例分享。
有事郝说 关注
普及汽车知识、帮助协调汽车投诉、热点问题点评、汽车事有事郝说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