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背后,除了绿牌的通行优势以外,低廉的用车成本也是驱动消费者购买热情的重要方面。
尤其是在油价高企的今天,相比加满一箱油要几百块钱的燃油车,通常只需几十块钱就能把补满续航的新能源汽车无疑拥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然而,最近多地的充电费用却普遍上涨,由此引发了众多热议。
以郑州的某个星星充电为例,过去的充电价格为0.51元/度,而如今同一时间段的价格却变为了0.78元/度。而这并非孤例,上海、广州等地的第三方充电站的充电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平均上涨幅度在50%左右,至高能达到80%甚至更多。
转换到实际用车成本上,充满一车电相比过去可能要多花个十几元。虽然新能源汽车充电总体来说依旧是便宜的,但因为和之前费用有着切实的对比与感触,突然多出来的花销难免会让车主们有些不舒服。
在前段时间共享充电宝与共享单车涨价引发不满的影响下,更是同样催生出了一种对于充电站开始割韭菜的恐慌。
许多人想的是,本来就是冲着用车便宜去的,如果充电费用后面继续上涨,与燃油车的用车成本不断缩小,那还买新能源车干啥?
然而,对于此次充电价格的上涨,充电站运营商提起来似乎也有些无奈。
通常来说,充电站的计费价格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电费,另外一部分则是服务费。此次的费用上涨主要就体现在服务费上面。而这部分服务费又是充电站的主要收益来源。
事实上,考虑到场地租赁、设备采购、人员维护等费用,一个充电站的投入成本其实并不低,而且收益的好坏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地段、还有附近的新能源汽车数量等等。由此,即便有着国家对于建设充电站的补贴在内,很多充电站依旧面临着很大的运营压力。
除此之外,充电站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产物,竞争是比较激烈的。为了实现早期的跑马圈地,运营商自己烧钱将充电价格打下来以吸引用户是普遍的做法。像过去的网约车,共享单车均是如此。
如今,随着充电站行业格局初定,运营压力不断凸显。为了缓解压力,保持正常的运营,各家自掏腰包的补贴逐步褪去成为了必然。而一旦不再继续烧钱,没有了优惠红利作为支撑的充电价格自然是要上涨。
不过,对于此倒也无需过分担忧。如今的上涨只是充电价格回归正常的过程,即便后期充电价格继续上涨,但依旧很难撼动新能源汽车在燃油车面前巨大的补能成本优势。
并且,充电价格也并非会无止境的上涨。当早期价格补贴的“水分”被充分挤出后,整个行业进入常态化运营,充电价格最终还是会处于一个合理的区间。
当然,如果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充桩,那自是再好不过了,毕竟晚上3毛左右一度的谷电着实是香到家了。但碍于小区基础条件、高昂的车位价格等因素,很多人并不能享受到这样的优惠。如果你有家充桩,那就偷着乐吧。
智慧出行 悦享无限 AITO授权用户中心·福州鼓楼盛大启幕
这两天,汽车圈发生了件奇怪的事。
又有汽车品牌倒闭了,这一次不是造车新势力,而是传统汽车品牌!
长沙工厂起拍价从19.15亿元一路降至9.92亿元,五度流拍成为广汽菲克近一年为数不多引起外界“关注”的事件。而在七年前,这个工厂正轰鸣着年产22万辆的辉煌。
近日,关于上汽大众南京工厂的去向引发热议。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位于南京江宁的上汽大众第四工厂将被上汽与华为合作的 尚界 项目接手,转型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众为国际传播迎来新合伙人 Sally Lu加盟
哈弗猛龙的热销,本质上是技术迭代与用户需求共振的结果。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越野与舒适何者为先时,哈弗以双线并举战略给出答案。
奔驰上半年销量出炉:尊贵是有有效期的?
“敢动” 才是真性情!MINI 官改民改齐登场,解锁小车无界可能
比亚迪在智能泊车场景取得关键突破,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L4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超越路线之争:东风本田如何用“油电同质”破解产业转型困局
比亚迪智能泊车技术:从技术突破到责任闭环的行业革新
少年强则国强,比亚迪选择与孙继海发起的“海选未来”足球青训项目继续合作,助力中国少年逐梦向未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2025年7月10日,零跑汽车旗下智能越享中型SUV——全新C11正式上市。零跑汽车创始人、CEO朱江明回顾了过去的故事,讲述了零跑汽车从不被看好,到越来越好的逆袭之路。#零跑汽车
比亚迪智驾新篇章媲美L4级智能泊车,开启安全用车新时代
60天账期承诺不再口讲无凭
全球首推L4级泊车 比亚迪承诺为智能泊车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比亚迪率先媲美L4级智能泊车
旅行车叫好不叫座,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车企不敢推出旅行车,毕竟没人愿意赔本赚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