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配得上“现象级”这一名号的,应该只有比亚迪。
从业20年以来,比亚迪生产100万辆新能源汽车花了13年,从100万辆到300万辆,花了1年半,从300万辆到500万辆,用了9个月。
这样罕见的增长速度,正是过去20年中国国产汽车工业迅速崛起的缩影。
8月9日,比亚迪举行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创始人王传福泪洒当场。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比亚迪的起点在哪里?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7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72.5万辆,同比增长36.3%,占据全球60%的市场份额。
能够达成这样的成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起步很早。
中国最早提出发展电动汽车的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他于1992年提出了以绕开西方国家汽油柴油车垄断、保护环境、掌握行业主动权为目标的电动汽车开发计划,这个想法后来被纳入“八五”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在写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信中,钱学森明确指出:高能蓄电池是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
当然,发现电池关键作用的并非只有钱学森,还有当时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上班的王传福。
1995年,王传福辞职创办比亚迪,最先的目标是手机电池,数年之后成为“电池大王”。
2003年,比亚迪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正式进入汽车市场。
与同一时期创业的其它中国汽车品牌不同,王传福一开始就是奔着新能源汽车去的。
他有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比亚迪发展燃油车是为发展电动汽车积攒经验。
在一个连油车都没有普及的年代,把大量的资源砸在新能源汽车上,没有王传福的坚持是办不到的。
此后20年比亚迪的发展,也都离不开这个掌舵人。
成功的企业都是“偏执狂”?
过去几十年,人们见证了无数国产品牌的快速崛起。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成功的企业都有点偏执。
其实这不难理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各种技术路线令人眼花缭乱,必须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2008年比亚迪发布全球首款量产的插混车型F3DM,但当时插混路线并不被看好,不少厂商尝试之后就放弃。
其次,动力电池也存在很多争议,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及其它各种电池都在市场上流行。
在重大的方向性问题上,王传福给比亚迪定下了两条路。
首先,动力系统技术路线,以插混为主。
其次,动力电池路线,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在这次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王传福回忆当时的想法:咬牙坚持,即使走错也认了。
事实证明,这个决策完全正确。
比亚迪咬牙坚持十几年,最终在2020年取得技术突破。
动力电池方面,刀片电池以一己之力,带动磷酸铁锂电池复兴。
插混方面,比亚迪拿出了超级混动DM-i系统,带动插混路线从非主流成长为主流,也造就了比亚迪销量的突飞猛进。
多年之后,王传福曾经在不同场合解释当年做出这个决策的原因。
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是因为中国仅有全球2%的钴资源和4%的镍资源,如果以三元锂电池为主,将会继燃油车之后再度被国外卡脖子。
发展插混路线,是因为王传福认定纯电车型前期的成本和售价都比较高,不适合作为家庭用户第一款车。
不久前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也表示,以插混为代表的混动车型将在未来5-10年内成为主流车型。
从现在眼光来看,这些决策似乎并不神奇,但在20年前却可以称得上是惊世骇俗。
需要注意的是,定好了技术路线,只是选对了方向,它还存在一个执行的问题。
对此,王传福的办法是:砸钱。
在这次下线仪式上,王传福提供了一系列数据。
从2003年进入汽车市场到现在,比亚迪投在技术研发上的资金超过1000亿元。
过去12年,比亚迪有11年研发投入超过当年净利润。
最夸张的是2019年,比亚迪净利润只有16亿元,但研发投入砸了84亿。
这同样需要排除各种阻力。
王传福表示,2019年时最害怕的是,等不到新能源汽车的春天。
但2020年曙光就来临了,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比亚迪开始显现出王者之姿。
到了2022年3月份,比亚迪燃油车已经完全停产,成为全球第一家成功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厂商。
而在刀片电池和超级混动DM-i之后,易四方平台技术、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等黑科技也相继登场,没有王传福当年的偏执,就没有现在的比亚迪。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偏执,尤其是在技术上的偏执,正是中国汽车厂商最需要的。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这几天,比亚迪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一直在刷屏。
这首先是因为,王传福这个常年都是一身工装的理工男,演讲中泪洒当场。
其次,则是因为比亚迪在发布会场外摆放了13辆中国汽车品牌的代表性车型。
13家中国汽车品牌集体报以掌声,“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王传福演讲中最后这句话,成为这几天国产汽车圈子里的最强音。
之所以在汽车圈子里一呼百应,首先是因为比亚迪全球最大新能源厂商的江湖地位,其次则是因为比亚迪的发展道路最具有代表性。
汽车与其它行业不同,无论怎么变幻,技术都是王道,研发都是必不可少,容不得半点虚假。
其实王传福给比亚迪定的,是一条最笨的发展道路,也是一条最扎实的路。
要想掌握全球新能源市场的主导权,这也是唯一可行的路,因此才会有全行业的感召力。
有没有发现,华为、宁德时代、大疆等巨头都是这么起来的。
汽车行业稍晚了一点,但在比亚迪这个成功案例的激励下,相信会有更多的技术巨头出现。
结束语
根据王传福的预测,三年内中国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将达到70%,实现跨越式发展,只要国产厂商们坚持自主研发,此事或许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让我们拭目以待!
哈弗赵永坡说,当年的哈弗大狗是现象级爆款
提到汽车品质,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动力系统、底盘、甚至车机,往往会忽略一点,那就是,汽车座椅几乎是和发动机同等使用频率的一个配件。尤其是当前30万以上车型经常配备的零重力座椅,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配件,却需要5个电机协同工作,在承载几十上百公斤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变换形态。那么,TA的使......
座椅都很舒服|日产天籁与奇瑞风云A9L,如何选?
BJ40燃油上市:焕新价最低12.69万元起,正式开启越野平权时代
既有城市SUV的舒适智能,又有越野车的强悍性能,还有床车的豪华空间,东风猛士M817要开启中国豪华智能越野SUV新时代,当然,目前还是预售价格,相信正式上市的时候,猛士M817会带来更大的惊喜。
探秘红旗“神奇小屋”。
焕新价最低12.69万元起,北京越野BJ40燃油正式上市
长城赵成坡:安全是哈弗的底线!哈弗大狗远超行业标准
谁还说合资新能源在摸鱼?东风本田电动科技体验营拆穿‘假佛系’
最近一款很猛的新车来了—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 这是东风猛士联合华为乾崑重磅打造的越野车,算是在智能越野领域,开辟了一个新赛道、新品类。 7月17日开启预售,预售价32.99-35.99万,预计8月上市交付。
哈弗大狗26款“变脸”掀改装热潮
这款国产豪华C级车绝对是打破了当下BBA的豪华垄断的地位。那今天给大家带点不一样的车型,没错就是我们身边的这一款一直被戏称为“芜湖迈巴赫”的奇瑞风云A9L。
手握30万预算,在澳康达寻找兼顾商务体面与家庭实用的座驾,既是品位之选也是生活品质之选。今天介绍这三台性价比超高的豪华座驾,无论是商务/家用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10万左右的预算想买台靠谱的燃油轿车到底应该怎么选?那这个问题确实很难,但10万级的高性能品牌家轿其实真的有这辆车的存在,它就是全新的2025款的奇瑞艾瑞泽8。
熊猫mini实惠代步小车空间大,星舰7家用SUV亏电油耗仅3升,银河星舰8性价比超高,15万起买B+级轿车,动力强、配置全、油耗低,闭眼入。
方程豹的竞争对手又来了,就是旁边这一款猛士的M817。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这台车跟方程豹的定位几乎是一样的,它可以在城市里开,可以越野,然后也可以去远方。
猛士M817 预售订单首小时9713台!这是一台露营党狂喜的神车
7月17日,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双电机四驱高性能版Ultra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为纯电越野市场投下技术重磅炸弹。
最近,MG4的沟通会现场,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透露,全新MG4将于8月5号发布,部分高配车车型会搭载半固态电池。 A0级纯电又有新选择了。 陈萃直言不讳:定价抄海豚就稳赢,新车预计锁定8-12万元价格带,将以同级最低价+越级配置组合拳冲击市场。
增配不增价格,哈弗大狗2026款限时权益价9.89万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