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蔚来开怼李想,车企高管热衷打嘴仗,这真的好吗?

蔚来开怼李想,车企高管热衷打嘴仗,这真的好吗?

汽车点评车叔 1102浏览 2023-12-11 IP属地: 北京

车企高管们语不惊人死不休,各个脾气犹如火药桶,一点就炸,时刻准备“开炮”。这不,最近蔚来高管便开怼李想,再次上演了一出好戏。

蔚来开怼李想,车企高管热衷打嘴仗,这真的好吗?

本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某汽车博主发布了一组新能源汽车销售费用占比和车企毛利率的对比图,博主声称理想汽车与特斯拉较为接近,并远低于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随后理想汽车掌舵者李想转发并评论道:“大家最关心的营销和传播的费用,包含在整体销售和管理费用里。我可以确定的说,理想汽车是中国所有汽车品牌里【营销和传播费用率】最低的企业,包含主机厂和销售(直营/代理)体系的全部营销和传播费用。全球比我们低的应该只有特斯拉。”

蔚来开怼李想,车企高管热衷打嘴仗,这真的好吗?

对于李想的此番言论,蔚来高管马麟提出了质疑,他表示:“1.根据“天(星)眼(图)”系统,理想今年3款车某音内容投放应该在9000万左右;2.大家最关心的不应该是研发的费用和费效吗? ”此话一出直接打脸李想,两人之间的火药味愈发浓郁。

车企高管下场开撕,对此大家已是屡见不鲜。这不由得引人深思,为何最近的车企高管如此热衷于打嘴仗?到底是不服气还是看不起?今天就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一话题。

骂战为何如此密集?

车企高管不顾姿态下场参与骂战,这放在几年之前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场景,然而这一切到了2023年却变得稀松平常。那么为何如今车企之间的唇枪舌战变得如此密集了呢?车叔认为答案只有两个字:急了。

蔚来开怼李想,车企高管热衷打嘴仗,这真的好吗?

在过去,诸多车企的销量与技术水平都相对稳定,友商们实力相差无几,自然可以各卖各车,各自安好。然而在如今的新能源时代,以比亚迪和理想为代表的新能源品牌快速崛起,它们在销量以及流量的双重加持之下逐渐呈现马太效应,这使得处于弱势地位的车企关注度被被日益弱化。

显而易见,中国车市当下的战火已经到了难以遏制的地步,每一个处于劣势地位的车企都不得不急。

蔚来开怼李想,车企高管热衷打嘴仗,这真的好吗?

心情急躁后,一时上头不吐不快也是有的,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业内大佬们在下场争论了几番之后却尝到了甜头,原来骂战也可以获得流量。后续通过制造与友商较量的话题来引发行业及消费者的关注,便成为了各大车企手中一种不容被忽视的营销手段。

“骂战”并非长远之计

在车叔看来,车企骂战虽然成为了新的流量密码,新的噱头,但是让造车企业如同街头小贩一般,为了一时的利益需求,采用这种不体面的方式来获取流量,说到底是很可悲的。

蔚来开怼李想,车企高管热衷打嘴仗,这真的好吗?

说个最简单的,消费者获得一款车子需要花费几万元,十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单就这种级别的消费来说,也不该采用如此低俗的手段,车企们应该拿出自己的品位与尊严,那种为了抢占市场,不靠产品与技术,单凭一张嘴下场互撕的操作很不体面,有失风雅,也有失尊严。

蔚来开怼李想,车企高管热衷打嘴仗,这真的好吗?

退一步讲,就算车企通过打嘴仗获得了一时利益,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失远大于得。长此以往下去,对于企业的发展极其不利。

车叔总结

总的来说,车企之间的唇枪舌战应该降降级了,消费者不是傻子,那种依靠诋毁竞争对手来吸引消费者的操作最后只能适得其反。车企们还是应将重心放在提高技术、质量、品质与性能等方面,如果以上这些做好了,不用车企多说,消费者便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点评车叔 29.6万粉丝    1.7万作品 关注 汽车垂直领域知名自媒体,人见人爱的车叔带你成为懂车帝!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