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小鹏十年的得与失

小鹏十年的得与失

线外邦 1642浏览 2024-08-29 IP属地: 重庆

撰文/赵试

8月27日,小鹏汽车迎来十周年,小鹏MONA首款车型M03同时上市。

预热相当提劲,英伟达黄仁勋、阿里巴巴蔡崇信、华为余承东、小米雷军、长安朱华荣、广汽曾庆洪、比亚迪王传福、大众汽车Ralf Brandstätter、蔚来李斌纷纷发来贺电,无一例外地称赞“小鹏对智能驾驶做出的贡献”。

何小鹏本人也通过微博表达了自己的初心与决心:10年来,小鹏只有121三个数字,踏出第1步,死磕2万小时,保持1颗本心。

但造车哪能只“喝鸡汤”,过去十年,小鹏汽车的经历就跟汽车行业的变化一样波澜壮阔,险象环生。

小鹏十年的得与失

回到小鹏汽车成立的2014年,彼时还没有“新能源”这个词,汽车行业按何小鹏的说法“成熟到原地内卷”,电动车就像蜡烛点灯。但这并不影响“蔚小理”的创业热情,因为早在2012年,国家就出台了暗示“风口”的新能源补贴政策。

作为软件工程师出身的何小鹏,和他科技圈的朋友判断,电动化是趋势,但智能化是更大的趋势,所以一开始,小鹏汽车就在赌智能驾驶。《企查查》公开资料显示,小鹏的研发团队成员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知名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另一部分来自国内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

2017年,小鹏首批PT车下线,头一年首台试制车下线,何小鹏回忆说,“看到第一台试制车,互联网人哭了”,原因是长得太丑,小鹏决定回炉重造,代价就是多花了4.28个亿。

买教训花的钱在小鹏P7上赚了回来,“颜智”在线的初代小鹏P7拿下2020新势力销冠。2020年8月20日,小鹏登陆纽交所,比理想在纳斯达克敲钟的时间晚20天。至于蔚来,2018年就已赴美上市。

随着“蔚小理”在纽交所挂牌上市,“新势力三傻”摇身变成新势力的“黑神话”,一时风光无两。谁曾想“三兄弟”之后的境遇却是如此的迥异——理想赚得盆满钵满,蔚来虽然销量不济,但至少有换电故事可讲,唯有小鹏自G9失利后,就一直处于血雨腥风中。

2022-2023年,小鹏全年累计交付分别为12万辆、14.1万辆,连续两年跌出前十,在“蔚小理”中垫底,尽管它与蔚来的差距不算大,但在舆论场,被攻击得体无完肤的小鹏也尝到了什么叫被流量反噬。

随后小鹏进入“刮骨疗伤”期,组织架构一变再变,网上时不时爆出高管团队离职等新闻,网友关注小鹏“花边新闻”的热情远超关注小鹏的发展。一顿操作猛如虎,却并没有拯救小鹏的销量,2024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5.2万辆,比蔚来少3.5万辆,还赶不上理想的零头(理想上半年交付接近19万辆),实在不够看。

和很多科技创业公司一样,小鹏一面承受着低靡销量带来的嘲讽与质疑,一面又享受着智能驾驶技术为它在资本市场带来的人气和红利。10年期间,小鹏喜提三个“第一”:第一批实现速智能驾驶,第一个实现城市智能驾驶,第一个实现多城市无图智能驾驶。

正是看中了小鹏在智驾领域的投资价值,大众(中国)在考察了所有汽车公司后,最终决定购买小鹏4.99%的股权,并和小鹏签署了合作开发新车型的协议。这波反向技术输出,相当提气。

“小鹏10年,就是中国智能驾驶的10年”,何小鹏说。这话说得过于保守,实际上,这十年也是汽车行业惊心动魄的十年:多方势力角逐,经销商体系摇摇欲坠,合资品牌步步惊心,主机厂被平台、流量绑架,产能过剩如利剑悬顶,市场竞争从彬彬有礼演变成你死我活,连兄弟车企都不放过,海外出口与海外封锁魔幻并存,整个行业交织着希望与混乱。

洗牌是必然的,仅2017年就有300家新势力进入新能源领域,到现在有一定销量规模的也就40来家。长安朱华荣预测未来10年,中国品牌只能留下10家,何小鹏预测只有7家。很显然,对资本扶持起来的小鹏而言,其首要任务就是提振销量,给股东们输出信心。

——于是乎,小鹏MONA粉墨登场。

小鹏靠什么上岸?

忽视何小鹏对于M03定价的粉饰,小鹏推MONA就是为了给自己留气口,两款标准版直接杀进比亚迪的阵营。

亚当·斯密说,屠夫、酿酒师或是面包师供给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不是出自恩惠,而是因为他们自利的打算。就算我们自己有需要,也要说这样做对他们有利。

MONA M03有两大强标签,一年轻、二是智能。年轻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外观设计,虽然不如当年小鹏P7惊艳,但放在15万级还是出众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四音区智能座舱交互丝滑,3D渲染导航界面支持车道级导航指引,18扬声器音响系统通过算法将导航、歌词、律动全部放在一起。

重点是—— 

小鹏MONA 第一次把城市高阶智驾下放到了15万级,降维打击市面上其它同档位的友军。目前在城市高阶智驾这一块,大部分车企都捆绑华为,小部分车企明面上自研,实际上购买的是英伟达、Mobileye、百度等公司的智驾产品,成本根本降不下来。

所以,这一次,我相信MONA能“出道即巅峰”,更希望小鹏能好好活下去。毕竟百花齐放才能带动行业繁荣。

中国新能源体量虽然位列全球第一,但掌握端到端大模型、L3级自动驾驶的公司没两家,百度、理想是其中之一,华为当然是智驾龙头。但华为又何止是龙头,俨然已成车企争夺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护身符”。

站在行业的角度,难道中国智驾就只能靠华为一肩挑?站在用户的角度,难道各位愿意看到以后满大街跑的都是不同造型的华为吗?

再看看世界100强,美国科技公司的数量那才是遥遥领先。前段时间笔者去美国,看着飘扬在纽约街头的海尔厂旗和紧邻微软的大疆体验店,喜悲交加。喜的是中国公司立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悲的是这样的中国公司太少。中国汽车什么时候登陆北美市场,这恐怕是世纪未解之谜。

基于以上,我希望小鹏能游出“血海”,希望小鹏能实现“未来10年,小鹏汽车销量一半来自海外”,希望何小鹏“不务正业”的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能干成。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发明其实都源于不务正业,比如蒸汽机的大改良方法之一,就来自一个贪玩的大男孩。

准备了100页PPT的何小鹏,分享了几条实质性的干货:

其一,小鹏AI体系盖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AI芯片和AI大模型。何小鹏称,小鹏图灵AI芯片流片成功,小鹏第二代人形机器人将于1024科技日亮相,小鹏飞行汽车将于Q4开启预售。

其二,端到端大模型智驾分四步:第一步(NOW),轻地图,实现全国都好开,第二步(2024Q4末),轻雷达、轻地图,实现门到门智驾体验,第三步(2025H2),实现类L3L辅助驾驶,百公里接管<1次,第四步(2026)实现部分低速场景,人不在驾驶位开车。另外,基于轻雷达底层逻辑的鹰眼AI视觉方案,将在2024年Q4随小鹏P7+首发上市。

公允地说,何小鹏演讲的感染力的确不及雷军,但谈干货何小鹏条分缕析。他的特质,决定了小鹏汽车只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最后说说

没有人能打败趋势!过去30多年,我们经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三次浪潮,每一次浪潮都预示着新时代来临,预示着新生和死亡——苹果呼啸而至,智能机独霸天下,功能机连带着胶片相机轰然倒塌,新能源只用了短短十年的时间,就把油车变成了百年孤独。

每一个创业者都和何小鹏一样,相信“时势造英雄”,相信“自己能够创造奇迹”。下一个10年,小鹏能否将中国的智能化带往全球?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MONA这步棋,小鹏输不起。

版权声明:图文/视频为线外邦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删)

文章标签:
新能源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线外邦 5.8万粉丝    4942作品 关注 做有态度的汽车新闻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车宇世界 关注
车圈老干部,只做最客观的车评。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