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销超过300万台,新能源第一,全球整体排名前十的车企;一个火速迭代了新一轮混动、纯电技术,把油耗拉到3L,续航冲到2000+,且还在不断升级易四方、易四方、云辇、全新智驾,华为乾崑3.0等尖端技术的车企,卖一台车应该挣多少钱?
这个问题如果由海外品牌来回答,特斯拉给出的答案,是每台赚够小6万;奔驰稍微低,但也不会少于5万,即使是以性价比著称的韩系,也不会低于2万,这就是这几家车企在2023年的单车利润。但比亚迪给出的答案,是每台车只挣8500块。
面对这个数字,无论众多的消费者,还是其他友商,都难免会觉得比亚迪挣的有些不够,都新能源第一,全球前十,还手持多个高端品牌,到头来单车利润还不到一万块,奋斗的终点何在?其实,在比亚迪看来,新能源事业还远未到头,海外品牌依旧拿着高高在上的暴利,全球整体销量也仍是它们领先,而国家数以千亿计补贴/扶持的新能源产业,目的不在于此时此刻就急着摘果子,而是期待它真正成长为一颗参天大树。为此,比亚迪用仅为8500元的单车利润,仍在继续改写着行业格局。
薄利,是为多销
以比亚迪的影响力,却仍旧把单车利润维持在四位数水准,它首先为的就是更大的销量。只不过,在2024年,薄利多销已经成为了一件难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譬如海外品牌中最愿意降价的特斯拉,销量也已至瓶颈,热度更是大不如从前;而单车利润不到特斯拉六分之一的比亚迪,又得从何处下手呢?
首先,今年新能源行业带来了利好,由于锂电池等材料价格的下降,让车企有了降本增效的空间。只不过,面对这波利好,更多车企选择了在疫情过后抓紧“回血”;比亚迪却把这个利好原封不动的回馈给了用户。
当然,仅仅是“原料降、车价降”的程度还不够,在2024年,大家可以发现那些只降价格、不提升功能的产品,最多只能销量“保本”,从骨折价的豪华车、合资车,到部分国产都是如此。而比亚迪的目标,却是进一步攻城拔寨。所以除了在原材料、在全产业链自持方面降本增效,比亚迪在把所有利润投入研发的同时,还自掏腰包打磨更为技术领先的产品。
于是,在年初,当所有人觉得8.98万的秦PLUS已经是工业奇迹的时候,7.98万的荣耀版再次让人眼前一亮;不久后,9.98万起的秦L、海豹06,更是重新改写了混动中型车的价格体系,再加上同样换用了第五代DM混动技术的宋家族,比亚迪一边让人享受着低价,一边又让人尝鲜新技术。同理,面对海外市场,当欧洲一纸反垄断试图阻止中国新能源的入侵,比亚迪却仍有“交了高额关税后价格、性能依旧占优”的底气。
那么最终再来看薄利后带来的销量结果:当特斯拉也开始停滞不前,当其他单拼价格的厂商难见成效之后,去年月销量保持在28-29万的比亚迪,今年稳稳地突破了30万+,且同比环比都在不断增长。作为一个成名后依旧愿意拿薄利的车企,比亚迪让它的消费者,继续以实惠的价格享受科技红利,看来赢得广大用户认可才是比亚迪的首要目标;作为回馈,消费者也让这个冲破了300万大关的车企,继续朝着500万、1000万的量级奔袭。
薄利,更是为栽培科技树
正如前面所说,2024年车市表面上是拼价格,内核却仍是在比技术,真正实现了销量增长的华为系、理想、蔚来、小米,无一例外都是靠技术突围。在这当中,少不了多年研发投入保持行业第一的比亚迪。
光从数据来看,比亚迪对研发这事当真是“不光把利润都投进去了,还额外自掏腰包”。比如在2023年,比亚迪的净利润为136.31亿元,今年上半年,比亚迪不仅已经把去年所有的盈利投入研发,还额外多掏了近63亿。再往前看,从2011年至今,比亚迪有整整13年研发投入高于净利润,常年领先。
正是这种高投入,带来了比亚迪在新技术上的应接不暇。从成名之初的刀片电池、DM-i,到今年的第五代DM技术,e平台3.0 EVO,全新底盘,还有高端领域的易四方、易三方、云辇、高阶智驾等等,以及比亚迪和华为乾崑智驾的合作……这日益繁茂的科技树,已经让比亚迪形成了极大的用户粘性;对于消费者来说,即使不在乎低价,追求的是最新、最具突破性的产品体验,首先想到的也同样是比亚迪。
因此,在科技这个领域,比亚迪带来一个最令消费者期待的反转:那就是过去几十上百年,很多汽车厂商都在不断重复掏出成名技——建立技术/专利壁垒——开始躺平挤牙膏/翻来覆去讲老故事的循环;但在研发上从未松懈的比亚迪,却能屡屡带来惊喜。于是,quattro、TSI、V-TEC这些词汇开始被人淡忘,比亚迪的各项新技术则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点。
跟旧体系死磕到底
回顾前面提到的各个车企、种种现象,可以发现:中国品牌一定程度打破了旧的秩序,海外品牌下滑、自主品牌崛起,新能源战略让我们尝到了技术领先的甜头;可海外品牌仍旧动辄高达数万元的单车利润、全球范围领先的销量,还有它们对高端市场的垄断和把控,都说明旧秩序暂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新能源这场革命才刚刚开始。
这个时候,一个利字,往往就会成为变革者的拦路虎。回顾过往,无论是汽车还是别的领域,数不清的枭雄,选择了偏安一隅,开始享受眼下的成果,开始融入旧的体系,成为又一个Old money,不断重演屠龙勇士的故事;但选择了薄利,更选择了加大研发的比亚迪,则选择了跟旧的体系死磕到底。止步于年销300万,做亚太的枭雄,非它所愿;让中国车企真正站在世界顶级舞台,把晋级500强的目标变成全球前5、前3,把一项项尖端汽车技术改成中文名,才是比亚迪和王传福的目标。
在这个目标下,如今国内的消费者依然享受着技术拔尖却价格亲民的产品;对于未来,坐拥暴利、垄断高价位的海外品牌,也将进一步被瓦解。所以,别小看这将将8500元的单车利润,也别急着下定论中国人科技突破后却仍在挣着辛苦钱,在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我们终于诞生了一个不为眼前利益和困难所动的勇者。曾经那个一度要靠国家补贴才能收窄亏损的比亚迪,带着十多亿人的期待,继续磨刀霍霍,朝着成为世界级品牌的目标奔袭。
势力版图重构:2025年4月欧洲汽车核心市场比亚迪销量全面碾压特斯拉
权益价20.49万起 瞬感天幕智能轿车 全新智己L6震撼上市
在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消费者的习惯已发生改变。自宏光MINI EV开启入门代步市场后,5万元左右的代步领域迎来了诸多对手。下面,我们挑选了五款主流车型,看看哪款更满足你的需求。
燃油SUV王者归来,“新一代三好SUV”第四代博越L上市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
【E汽车】蔚来多款新车开启预订
当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逐渐退潮,电池安全正成为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即将实施的背景下,别克E5与奥特能电池系统提前交出了一份惊艳答卷。
鸿蒙智行剑指BBA:生态思维重构规则,传统阵营何时“入界”?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高山8 30.98万元/高山9 35.38万元
2025年5月,一场由车企高管“口无遮拦”引发的舆论风暴席卷中国汽车圈。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4月,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等欧洲核心市场,其销量已全面超越特斯拉;从欧洲14国整体看,比亚迪以11123辆的销量表现,大幅领先特斯拉的6253辆。在竞争激烈、车企必争的欧洲市场,比亚迪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写格局——这个中国品牌不仅和特斯拉打得有来......
【车市百晓生】2025年5月13日,以“底线”为主题的奇瑞汽车安全之夜在安徽芜湖顺利召开,厚植安全造车基因的奇瑞汽车隆重发布了智慧安全系统及前瞻安全技术成果,并以全球安全标准开展一系列碰撞实测,直观展现超强安全防护实力,向全球用户擦亮“中国车安全车”硬核名片。
合资企业中首家搭载宁德时代滑板底盘。
到店实拍理想L6智能焕新版,价格没变,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E汽车】捷尼赛思G70性能概念车官图曝光
5月13日,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高山8售价30.98万元,高山9售价35.38万元,并带来6重购车权益,现金膨胀、置换补贴、终身质保等诚意满满。#魏牌全新高山
据悉,前不久在上海车展上亮相的大众ID.ERA概念车,其量产版本将于年底的广州车展上正式首发,明年一季度上市。作为大众家族在新能源领域的第一台全尺寸SUV,其外观设计表现不仅亮眼,甚至还拿EA211这一代神机做增程器,综合续航里程将超过1000km。
魏牌全新高山正式上市 开启MPV家庭新时代 30.98万起
安全你可以永远相信奇瑞
魏牌高山家族上市,标配Hi4+激光雷达,30.98万起售比埃尔法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