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先行者北汽,再次下好新能源“先手棋”

先行者北汽,再次下好新能源“先手棋”

汽车大观V 1554浏览 2025-01-03 IP属地: 未知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舞台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竞争力。其中,北汽极狐全年销量超8.1万辆,同比增长170%,荣膺纯电市场新势力TOP6,成为新能源汽车舞台上最为亮眼的存在之一。同时,北汽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全景智慧旗舰轿车享界S9,连续5个月成为40万以上纯电豪华轿车销冠,成为纯电豪华市场的新标杆。

从首个股份制改革的新能源车企,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从首张新能源生产资质牌照,到全球顶级高端智能工厂破土动工;从EV系列首车下线,到极狐汽车破界而生;从市场破冰的电动十君子,到连续七年成为中国纯电动车销量冠军……北汽集团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拓荒者”。

沉潜蓄力,才能一朝喷涌。从BJEV到极狐和享界,从过去的“北字标”到“BAIC”,可以说,北汽集团穿越了一个完整的起伏周期,新的“势”正在慢慢释放。当市场的喧嚣逐渐归于平静,韬光养晦的企业势必业绩上涨;面对造车这场马拉松般的旅程,北汽集团希望持续领航。

拓荒·破冰

2009年10月6日,大兴区采育镇采和路1号,北汽新能源创业团队花了一个月时间将荒草丛生的破旧园区整饬出来,迎接即将诞生的新公司。

11月14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选择“11·14”这一天揭牌,似乎注定了北汽集团的新能源之路“要要要试”。没有参照物,没有KNOW HOW,唯有不断试错,摸索前行。

时任北汽新能源首席技师张洪超有一段关于北汽C30车型研发的回忆,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只能在传统燃油车底盘之上进行改进,很多附件和线束难以匹配,有的半轴不合适,就手工用锉刀锉开,团队用纯手工的方式逐步修复、处理精度等细节,精雕细琢初代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一榫一卯”“就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正是这股劲儿,让北汽敢于先行、能够先行。

2009年全资成立的北汽新能源公司,是北汽集团响应国家多部委联合启动的“十城千辆”试点示范项目的举措。北汽最初生产的产品主要TO B,2013年,北京市科委和北汽新能源联合发起“蓝天计划”环保活动,2014年2月,北京市正式开始设立了新能源小客车指标摇号池,面向大众。

北汽E150新能源汽车,成为首批交付私人用户的电动车。当时,市民王铁铮在金港汽车公园北汽全福源4S店接过E150EV的车钥匙,成为本市摇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第一人”的新闻,还历历在目。

在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之下,2014年北京市共推广新能源汽车8050辆,累计推广的新能源车辆已经达到了1.3万辆,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从2008年开始到2013年的推广总量。

作为北汽集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北汽新能源也面临着一次重大的转型升级。2014年3月,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成立,其新能源业务从北汽股份剥离出来,从有限公司转变为股份公司,由此成为国内首家股份制新能源汽车公司。2018年,北汽蓝谷在上交所举行了重组更名,北汽新能源摘得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的桂冠,开启了在资本市场的新篇章。

资本领域的改革,让当时的北汽集团是“最不像国企的国企”。在北汽新能源的启发下,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股份制改革的重要性,传统车企在发展新能源车业务时独立出新能源汽车品牌并谋求上市。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在进入高速发展期后首要任务,就是登陆资本市场。

正是凭借前瞻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在其他车企还在琢磨大众化产品的时候,2016年,北极集团就孕育了极狐品牌,填补了当时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空白。2019年,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在日内瓦车展全球首发,将一个全球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推向舞台中央。

销量也证明了北汽集团的高瞻远瞩。今年以来,极狐的销量持续攀升,从8月起连续四个月销量破万,1-11月销量同比增长213.4%,位居纯电市场新势力TOP6。

瞭望·破界

靠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北汽集团硬是走通了一条发展新能源的阳关大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领跑的姿态,让北汽集团率先瞭望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作为少数掌握电动汽车三电核心技术和全新整车平台正向开发的企业,早在2016年,北汽新能源就开始布局自动驾驶技术,并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2021年,北汽新能源就以高安全、强智联、高效能为技术特点的整车架构与E/E架构,搭建出首款具备全冗余架构的BE21平台,首次实现技术出海,成为行业唯一一个向汽车发达国家进行专利使用授权的技术输出者。

无论是国内最先推出800V高压超充,仅次于兰博基尼Aventador全球第二的车身扭转刚度,还是早在4年前就已经研发上车的原地360°掉头,以及量产车最低,由极狐阿尔法S5实现的0.1925的风阻系数,北汽的黑科技与家底,远比外界所感知的更深厚。

截至目前,北汽申请专利约3.5万件,专利数处于行业前列,三电、氢能等核心技术6次荣获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国际顶级的三电、智能网联领域试验中心,试制试验资源位于行业前列,也是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的“领跑者”。

基于此,北汽也始终为用户带来越级的驾乘体验,例如极狐汽车,北汽投入巨大的成本和心力——不只为了表面的华丽,更为了每一个细节的完美。

 以抗扭刚度为例,极狐阿尔法T5达到了47119N·m/deg,极狐阿尔法S5更是达到了51897N·m/deg,超过劳斯莱斯幻影等一众豪车。在中汽中心C-NCAP最新碰撞测试中,极狐阿尔法T5综合得分率为92.7%,超过了历史上所有参评的中型纯电SUV,是50万内唯一获得五星+成绩的车型。

极狐汽车的极光电池采用了航天级的材料和工艺,形成了7层防护,强度达到1500MPa,堪比装甲车,“防火毯隔热”可以始终做到只冒烟不起火,零自燃,保障人身安全,极狐的极致电控在业内率先获得了“电控安全完整性最高级D级”(ASIL-D)等认证。

让极狐人颇感自豪地是:上市多年来,极狐至今保持零自燃的记录,实现了对用户守护的承诺。但踽踽独行,永远不如众人拾柴火焰高。历经过无人引领的孤勇,北汽比谁都知道。

“针对享界S9,北汽集团给予了很高的优先级,抽调最优秀的团队、投入最核心的技术,建造了高端智能生态工厂,全力以赴。”12月19日,在央视新闻《中国经济引力场》直播间,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以及央视主持人一同畅聊享界品牌背后的故事。

这仅是北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缩影。早在2017年,北汽集团就牵手了华为,成为第一个和ICT企业合作的传统车企,2019年,双方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这可以说是北汽与华为联合深耕智能网联前瞻性技术、加速前沿科技产业化应用的重大举措,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在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动四轮卡车,这被业界公认为电动汽车的起始。双方的每一次合作,都会比上一次更加“深化”,北汽与华为的合作已经实现从前端技术研发领域向后端营销渠道覆盖,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的深度合作。2021年4月,首款搭载华为最高阶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极狐阿尔法S HI版在上海车展正式上市,成为第一个把高阶智能驾驶产品投入市场的车企。

为了确保造车品质,北汽集团与“豪华车教主”麦格纳合作多年,共同投资建设了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自动化水平高达97%,这又让北汽新能源创下了一个第一——蓝谷麦格纳是麦格纳首个在奥地利以外设立的整车制造工厂。

在电池领域,北汽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是创下的业内的先河。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这样形容宁德时代与北汽新能源的关系,曾毓群本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北汽集团的动力电池首席科学家。早在2009年,北汽与宁德时代就开始合作,2012年,当时北汽首批规模化运营的400辆E150 EV就是全部搭载宁德时代电芯。相伴相生之下,也让两者共同成长:2017年,北汽新能源首次超越特斯拉夺得全球纯电动车销量第一,宁德时代也在同年首次超越松下成为动力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2018年,宁德时代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北汽新能源也成功登陆A股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2019年,宁德时代推出第一代CTP(Cell to Pack)产品,也首发选择了北汽新能源。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不仅确保了将全球最大动力电池厂商最优质的产品率先搭载在北汽新能源上,还促进双方共建电池制造基地、共同开发换电技术。

这些伙伴的加入,让北汽集团在扎实的技术基石上,有了更多品质保障与创新空间。

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PRO作为合作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示了极狐在电动车制造和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先进技术。该车型配备了华为ADS 2.0城区智驾领航辅助系统,不依赖高精地图,提供全国范围内的高级智能驾驶体验,其强大的环境感知和决策执行能力,使车辆在复杂城市环境中能安全高效行驶。

极狐考拉S成为10万元级唯一全系标配宁德时代电池、且续航均为500公里的纯电SUV。极狐考拉S具备云端全时电池安全体检及预警系统,做到7x24小时监测,对电池进行早期风险检测并及时处理,为车辆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目前,极狐汽车已经在市场上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十年使用周期的检验,“越级”价值,也成了其身上独有的标签。

精进·焕新

面对全新市场发展态势,先人一步的北汽,选择再次踏上新征程。年底的广州车展,北汽集团格外亮眼,其展台以集团化的形式亮相,这也是北汽集团品牌LOGO全面焕新后的首次大型车展亮相。

品牌端标志的焕新背后,是北汽为未来出行描绘的图景。更有闯劲的“70后”张建勇掌舵后,北汽在研发上再提速,今年4月,北汽集团宣布今年研发投入预计将达132.1亿元,研发团队超8000人,2030年前累计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在七个核心领域进行重点攻关。

以“更智慧、更节能、更安全”的科技创新成果,让北汽集团自主品牌正加速“破圈”;基于享界,对豪华旗舰轿车进行全新诠释,引领智慧出行迈入新时代。对于极狐,力争在3年之内,让极狐成长为一个年销6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品牌。

最终的目标,是让更多人买到同级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享受独一无二的“质价比”。

这很难,但技术储备厚实的北汽并不担心。

比如在前瞻技术领域,AI大模型成为汽车行业的核心驱动力,北汽早已积累深厚的大模型技术经验,是行业首批实现AI大模型上车的车企,极狐考拉、阿尔法T5等产品具备自我认知、主动学习和无限次对话等能力。

在此基础上,北汽将在造型设计、智能网联软件开发、内容生成场景等用户高感知领域,引入大模型应用,陆续搭载AI大模型技术、基于BEV感知技术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及中央计算中心电子电气架构平台,把握先机打好“时差战”,推动技术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

而在生态合作层面,自身打铁硬的北汽,已经先人一步体验过优势互补的胜利果实,所以未来,北汽集团将持续“自研+合作”双管齐下,持续通过资源共享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今年6月,由北汽集团、宁德时代、京能集团、小米集团等共同投资建设的北京时代电池基地项目开工,项目按照“灯塔工厂+零碳工厂”高标准设计,建成后将为北汽、小米等京津冀车企客户提供可稳定量产、高质量的电池产品。

前不久,北汽官宣与小马智行合作,双方以全无人商业化能力的Robotaxi量产车型为目标,共同推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大规模落地。

强者预判机会,勇者看到机会,智者抓住机会。

这些革新,势必会让北汽集团焕新向上:极狐将为消费者提供全矩阵、越级的智能电动产品;北京品牌将用更完善的阵容擦亮越野世家的“金字招牌”;而与华为合作的享界,则将一直开拓高端市场……

可以预见,销量持续上扬,将是接下来北汽集团最具象的变化,但不变的,依然是曾经的“无数第一”赋予北汽的造车内核,与“科技赋能品质平权”的造车主张。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大观V 1.5万粉丝    941作品 关注 专供有思想的汽车人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