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挑战赛——《开箱冰上纽北赛道!谁是合资中级轿车“排面”?》在网络上掀起热烈反响。本次挑战将无数专业车手的朝圣之地纽伯格林赛道复刻到东北边陲延吉的冰雪湖面,如果说挑战“纽北”赛道本已难度极高,那么角逐冰雪“纽北赛道王者”更是难上加难。在一众参加挑战的合资中级轿车中,全新亚洲龙凭借其卓越性能和出色表现“大杀四方”,成为本次冰雪较量中的焦点,无愧为合资中级轿车的“排面”。
冰雪赛道显身手,全新亚洲龙专业治“噪”,“稳”操胜券
静谧性是衡量车辆高级性的一大重要因素,本次“纽北”挑战赛将声噪测试作为第一项。挑战团队将几款市面上备受认可的合资中级轿车围成圆圈,确保各车与噪音设备距离相同,车内均装分贝仪,并在启动设备5分钟后统一记录噪音水平。
在这场声噪较量中,全新亚洲龙凭借出色的隔音降噪能力,以50.1的最低分贝成绩夺得冠军。优秀成绩的取得源于全新亚洲龙是同级合资车型中为数不多前后排均采用双层隔音玻璃的车型,车门、车窗、车内更是大量增加隔音降噪材料,由内及外,带给用户更宁静、高级的驾乘享受。
来到第二项圈速测试,复刻的“纽北”弯道起伏大,盲弯多,对车辆的操控性和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几款测试车的车顶分别放置60颗一筐的彩虹球,速度最快、彩虹球剩余数量最多者获胜。全新亚洲龙凭借出色的驾驶性能,以3'25"320的圈速和剩余40球的优异成绩在一众参赛车中脱颖而出,夺得该项目的冠军。
全新亚洲龙2.0L双擎版本采用TNGA 2.0L发动机,匹配性能优异的E-CVT变速箱,最大功率112KW,带来强劲动力,且在同类产品中其动力电池体积最小、油耗最低、耐酷性最强、耐久性最长。面对极寒环境,电机与发动机相互配合,动力输出线性有力,丝毫没有迟滞现象;在湿滑的冰雪赛道,低速行驶“稳稳的”;高速出急弯,车身能迅速回正不打滑。而且这套动力系统历经27年发展,全球累计用户2700万并保持电池安全0事故,是目前最稳定、最成熟、最可靠的电动化技术。相比之下同级竞品车,要么扭矩太大,冰雪路面打滑严重;要么输出功率容易受低温影响,持续性不足,难以维持稳定的动力输出。
在车身结构和底盘悬架方面,全新亚洲龙同样下足功夫。全新亚洲龙基于丰田TNGA-K平台打造,超高刚性的车身架构带来出色的稳定性。此外,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双叉臂式独立悬架,能有效控制车辆侧倾角度,颠簸路段也能更好优化滤震,带来堪比豪华车的动态舒适性;配合齿条平行式EPS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及出色的底盘调校,低速转向更轻松,高速转向精准稳定。反观赛道上的其它合资中级车,有的悬架支撑性欠佳,有的冰雪路面附着力不足,还有的虽底盘扎实但调校过于硬朗,长时间驾驶易感疲劳,而全新亚洲龙哪怕在旋转木马弯等大型弯道,也能如鱼得水,轻松超越众多竞争对手。
耐力赛上见真章,全新亚洲龙“内外兼修”更豪华
活动的第三项,是1L油挑战“纽北”长度的耐力比拼。测试前,将每辆车的燃油、里程和油耗记录清空,统一加入1L油,各车同时出发,看谁能在这场极限挑战中走到最后。在“纽北”赛道,纯电车型满电也难跑一圈,而今日的复刻赛道,冰雪路面和低温则对油耗提出更大挑战。全新亚洲龙2.0L双擎版本即便在尺寸更大,气温接近零下20度的前提下,依然表现出色。随着几款挑战车相继燃油耗尽,全新亚洲龙坚持至最后拿下冠军,1L油成功挑战了21.3KM,超高的燃油经济性赢得了众人赞叹。
除了以上领先优势,全新亚洲龙的豪华内外饰设计同样令人瞩目。2.0L双擎版本前脸采用一体高亮模块式格栅,带来更加宽阔、稳重、大气的视觉效果,配合低趴的车身,流畅的线条,雪地赛道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时尚动感领先同级选手。而4990mm的车长和2870mm的轴距,让全新亚洲龙拥有竞品车难以企及的“准C级”宽敞空间,1.8米身高的用户,在保持前排坐姿的情况下,后排也可轻松翘二郎腿;车內大量使用皮革包覆和木纹饰板进行点缀,相对于竞品车的软塑材质,豪华范儿十足。
此外,全新亚洲龙前排座椅搭载2向电动腰部支撑,外加通风加热功能,上车即享松弛感;10英寸HUD抬头显示系统、12.3英寸自发光式仪表盘,及12.3英寸多媒体显示大屏,三屏联动,科技感满满;后备箱可容纳三个28英寸的行李箱,轻松满足用户日常用车需求。无论是高端科技感,还是舒适实用性,全新亚洲龙相对其它竞品车均更胜一筹。
智能安全皆更优,全新亚洲龙给“利”十足,性价比之王
面向新世代年轻消费者更看重的智能安全,全新亚洲龙Toyota Space智慧空间搭载高通骁龙8155 芯片,算力提升4倍;与腾讯共同开发的车载定制微信,语音收发自如;与华为共同开发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一次唤醒可持续倾听30秒;并支持CarPlay、HUAWEI HiCar、CarLife手车互联,这是多数合资中级车做不到的,智能车机体验领先同级。在智驾方面,全新亚洲龙全系标配Toyota Pilot高阶智驾,安全不分高低配,远超许多中级轿车;并新增了6项并强化了3项智能化配置,追尾事故降低约71%,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全场景守护用户安全。
不止如此,值此2025年新年开年之际,面向用户新春走亲访友、出门旅行等需求,1月购买全新亚洲龙可享至高8000元的置换补贴,及40%首付2年0息、0首付起2-5年金融低息贷款等多重金融政策及金融产品,此外,还可再享价值3000元的厂家新年PASSION感恩礼,以满满的诚意,助力每位用户从容向前。
写在最后
本次冰雪“纽北”赛道测试,全新亚洲龙以其卓越的静谧性、出色的操控稳定性、“高能低耗”的动力性能、豪华的内外饰设计以及顶尖的智能安全配置,在一众合资中级轿车中脱颖而出,树立了合资B级轿车市场新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12月,全新亚洲龙热销13324台,同比增长16.1%,连续4个月跻身“万辆俱乐部”。销量的屡破新高,不仅是用户对其品质实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其强悍市场竞争力的有力证明。趁着新年伊始,政策“利”度满满,何不选购一台“排面”十足的全新亚洲龙,让它陪您开启新的一年,畅享美好出行生活。
如果你手握35万,打算购买一辆空间大且动力强的座驾,那么纯电中型SUV是非常值得深入考虑的选择。电动驱动系统更是纯电中型 SUV 的一大亮点,它能够在瞬间爆发出较大的扭矩,动力响应极为迅速,为驾驶者带来更加激情澎湃的驾驶体验。但随之而来的补能短板,却成为更多消费者观望的理由,而想......
从劳模精神到全球舞台 深蓝用硬核实力卷翻新能源赛道
20-30万的汽车市场,现在可以说是热火朝天,无论是增程还是换电亦或者纯电,基本是全覆盖。对于多口之家而言,选车肯定首选空间大、驾乘舒适的车型,但是20-30万区间哪款更符合大家庭的出行需求呢?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款口碑很高、关注度很高的SUV车型,它就是阿维塔07,下面我们就......
试驾海狮05EV,11.78万操控家用两不误!
不试不知道,广汽传祺能和特斯拉掰手腕了?
15万级燃油车天花板!蒙迪欧五一车展放大招!
MPV是大家关注的车型,但是大家都在追求空间利用率,却没人往豪宅方向去追求,这款极氪MIX就是当中的豪宅MPV,这次试驾确实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如今的家用车市场,买车不买辆新能源车,似乎都显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再叠加不少城市的限号、限行、出行成本高等多层buff,让不少消费者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特别是20-30万元的汽车市场,现在可以说是热火朝天,无论是增程还是换电亦或者纯电,基本是全覆盖。今天找来1台在这个价位很有......
从里到外的升级!近距离实拍传祺M8乾崑,值不值得买?
元PLUS作为比亚迪首款战略出海车型,用“全球设计、全球标准、全球品质”征服世界,足迹遍布116个国家和地区!元PLUS用实力证明:中国车,就是全球车!第二代元PLUS携五大升级焕新而来!为时尚家庭、活力女生和元力青年,带来全面进阶的价值体验。让我们去体验一下吧。
回想几年前的插混车型,不仅选择不多,而且高昂的指导价也让它们有些“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但随着电子电驱技术迭代所带来的降本增效,越来越多产品力优秀的插混车型破茧而生,指导价也变得更接地气,10万元插混SUV也逐渐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其中就包括本篇文章的主角——五菱星光S。接下来,我们......
2025 年 5 月 1 日,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一场跨越千年的美学碰撞 —— 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 震撼首发,以 “0.59 黄金轴长比” 的极致设计语言,与承载千年历史的石门古邑形成精神共振。
前两天发了条多车对比的视频,有车友私信咨询:购车预算10万出头,家里充电条件方便,工作环境充电也方便,零跑B10到底能不能选?它算不算这个价位里头比较好的选择。从这位车友的叙述来看,他的消费习惯偏向理性,不过大多数持有十来万购车预算的汽车消费家庭选车时大多数考虑的都比较全面,毕竟......
iCAR V23车主:年轻人喜欢这款车 不需要理由
受限于高昂的研发成本和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的市场,先进的技术成果,只能如同璀璨的明珠般镶嵌在价格相对高昂的车型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行业逐渐步入成熟阶段,此时技术成本在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的双重作用下,开始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车企们必须将工作的重心从单纯的技术研发转......
五一开电车出游充电耽误时间 腾势Z9 GT充电挑桩?
如果你在10万区间选择,不妨来看看这台车。它能给你的绝不是某一项参数的领先,而是超过200万个家庭,真实的家庭用车
对于每一个家庭车主来说,选择中型SUV的首要原因无疑是希望获得更加宽敞的空间,以便装下孩子出行所需的一切物品,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孩子,出行需要携带的东西就会更多。如果拥有一台中型SUV,就可以轻松解决出行焦虑。那么,在众多中型SUV中,哪款车型更适合你呢?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上个周末我......
埃安全系五一放价!限时补贴攻略,手慢无!
顶配途昂Pro,到底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