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2025年,没智驾还卖什么车?”

“2025年,没智驾还卖什么车?”

汽车公社 1820浏览 2025-01-20 IP属地: 未知

刚刚过去的2024年,从乘联会的数据来看,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


毫无疑问,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已经明晃晃的摆在那里了。中国车市的格局与秩序,随着转型浪潮的汹涌袭来,还在发生愈发彻底的重塑。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渐渐感受到,自己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绿牌”。在深耕“电动化”这件事情上,所有主机厂无疑达成了坚定不移的共识。


而面对已然开启的2025年,新能源车继续保持“井喷”板上钉钉。相比之下,传统燃油车固守份额的萎缩,同样不可逆转。


由此不禁反问,既然中国车市上半场的战斗,几乎到了盖棺定论的地步,那么下半场的比拼与竞争的又是什么?


其实,答案显而易见——智能化。


进一步拆分,主要集中在两部分——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尤其是后一板块,过去的2024年,迅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技术层面,体验层面,甚至营销层面,都卷到飞起。


什么全国都能开,什么全国都好开,什么有路就能开,什么端到端大模型,什么车位到车位……各种各样的概念,一股脑的全都抛给了终端消费者。


至于效果,你别说,确实比预想中的要好。


就我个人了解到的趋势来看,智能驾驶的“有与无”以及“好用与否”,在诸多用户购买权重中的占比正在提升。


更具体而言,眼下选择入手一辆新能源车,如果没有一套还算成熟且好用的智驾系统,那么大概率会在初选时刻就被排除在外。


情况,就是这么残酷与严峻。反观2025年,绝不是危言耸听,今天文章的标题便是中国车市最血淋淋的事实。


“2025年,没智驾还卖什么车?”


大佬疯狂吹风,巨头火力全开


实际上,文章开篇的判断,是不久前与某位媒体老师交流后所得出的。


背后提供支撑的论据,还是由于2024年随着类似鸿蒙智行、理想、小鹏、蔚来、小米等新势力造车,包括类似Momenta、大疆、元戎启行等头部供应商的集体发力,高阶智驾的重要性位于中国车市又狠狠上了一个台阶。



殊不知,2025年刚刚开始,连续发生的几件事情,令人再次迸发出对于高阶智驾更深的感触。


首先,便是又一届CES位于拉斯维加斯落下了帷幕。


相比略显乏味的展会本身,亲赴报道的大部分中国汽车人,纷纷肩负着另一项重任:“前往美国本土检验特斯拉FSD的含金量”。


众所周知,这套迟迟未能位于中国车市落地的高阶智驾系统,在多方的簇拥与渲染下,早就被赋予了“天下无敌”的底色。


外界普遍认为,特斯拉FSD一旦真正入华,必然将改变目前整个板块的格局。


殊不知,看过了多个新鲜出炉的视频,包括与一些参与者交流后却发现,一场浩浩荡荡的赴美之旅下来,虽然这套高阶智驾系统在很多维度的确丝滑,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去虚心学习的地方,但特斯拉FSD并非完美,甚至令人渐渐有些“祛魅”。


碍于当地的综合路况较为简单,它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究竟如何,依旧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未知数。


相比之下,绝不是盲目自嗨,一直处在“地域模式”历练与成长的中国智驾团们,完全拥有与特斯拉FSD掰掰手腕的底气。



而第二件事情,则是地平线智驾科技畅想日,来自其CEO余凯的发言。


他认为,2025年高阶智驾将迎来“真拐点”,其目标是以捅破天的高阶智驾方案,推动整个智驾产业实现3年脱手开,5年闭眼开,10年能随心开。


无独有偶,年初的“理想AI Talk”直播中,沉默许久的李想,也曾发出过差不多的判断。譬如,L3有希望在2025年内实现;譬如,给他三年时间做到100%自动驾驶;再譬如,L4将是划分胜负的关键。


大佬们的集体“吹风”,无疑印证了整个大盘的暗潮涌动。


至于第三件事情,来自2024年刚刚以427万辆收官的“大魔王”比亚迪。上周,参加了其王朝网重磅新车“夏”的上市发布会。


不可否认,仅就综合产品而言,这款24.98万元起售的中大型新能源MPV,俨然武装到了牙齿,并朝着别克GL8与丰田赛那、格瑞维亚的腹地猛攻。



而更引人瞩目的是,比亚迪夏官宣全系标配DiPilot 100“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在这款开年之作身上,已经能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其呼之欲出的野心。


由此将视角放大,虽然还未官宣,但传言称这位“大魔王”正以2025年为目标,全力推进高阶智驾的大规模量产化。在全年销售目标500万辆的基础上,计划实现300万辆“高快NOA起步智驾系统”的覆盖,占其新车总量的60%。


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这么恐怖如斯。


作为另一维度的论据,从工信部不久前发布的申报目录来看,甚至包括10万元级的秦L,以及定位更低的全新秦PLUS在内的诸多产品,都将搭载“三目视觉硬件方案”。


比亚迪的火力全开,无疑更加坚定了文章开篇的判断。接下来的365天,“天神之眼”四个字将一次又一次的朝着大家发起心智战。


高阶智驾普及元年真的来了


或许,看到这里,大部分读者仍没明白,特斯拉FSD即将入华,大佬集体疯狂吹风,巨头直接火力全开,究竟在指向什么?


关于答案,非常简单:“高阶智驾普及元年来了。”



如果说2025年之前,变革的火苗已经燃起,那么眼下的2025年,随着各方堆砌的“干柴”越积越多,即将演变成熊熊烈火。


不然,你以为那些顽固不化合资车企,为何会纷纷“低头”开始集体拥抱中国智驾供应商。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要继续留在牌桌上。望着新能源车变得愈发诱人的“蛋糕”,别连终端消费者的初选名单都进入不了。


而既然迎来的是所谓“高阶智驾普及元年”,那么不禁大胆猜测。


以10万元与20万元为分水岭:10万元以下的产品,至少将尽可能的上车“车道保持”这样最基础的L2功能;10万元-20万元的产品,高速与高快领航辅助将渐渐成为标配;20万元以上的产品,全域高阶智驾则为必修课。


另外,2025年,相信同样能够看到诸多选手“越级搭载”的情况。毕竟,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道理:“中国车市,只有更卷。”


顺势,再抛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何高阶智驾在各大主机厂布局中的权重,还在不断的加深与扩大?



关于这一点,想说的是:“在之前的多篇稿件中,都非常笃定的认为,新能源车当道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各家产品综合体验层面的愈发同质化。而身处如此大环境之下,为了试图获得更多的销量,对应品牌力的塑造将是颇为关键的一环。”


就拿Model Y为例,身处重重围攻之下,仍位于中国车市大杀特杀,特斯拉本身的光环为其赋能,显然功不可没。而截至目前,提升品牌力最不容有失的战略支点便是——高阶智驾。


它的好与坏,成熟与否,不仅决定着新能源车之间的区分度,也成为了潜客愿不愿意掏出真金白银买单的新评判标准。


再举一个智能手机的例子,苹果iPhone之所以热销,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iOS操作系统的优质体验。


一家车企,身处如今电动化、智能化当道的时代,只要被扣上了“智驾头部梯队成员”的帽子,也将会省去不少开疆扩土的烦恼。反之,如果此刻还连一套好用的高阶智驾系统都拿不出来,位于中国车市只能面临被淘汰的终局。


毕竟,今天文章的标题明晃晃摆在那里,“普及元年”绝不是喊喊口号而已。技术平权,快哉快哉……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838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