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为什么即便到今天,我依然建议你慎用智驾

为什么即便到今天,我依然建议你慎用智驾

大侠上车 2795浏览 2025-02-03 IP属地: 未知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热,智能驾驶功能也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曾几何时,智驾功能在很多时候被直白地宣传为“自动驾驶”,因而造成了许多用户理解上的偏差。

彼时,很多人盲目信任字面上的“自动驾驶”,做出了一些诸如躺平看电视或睡觉的危险行为,并且也发生了一些相关的事故进而引发了广泛争议。

后来或许是为了避免引起误解,进一步规范了宣传,相关功能更多地被叫作了“智能驾驶”,简称“智驾”。

与此同时,车企也在不断优化智驾功能。比如说过去简单在方向盘上挂个瓶子就能让车子以为是驾驶者在扶着方向盘,进而可以骗过智驾,让其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以便自己可以干其他事情。但现在很多车都堵上了这个“漏洞”。

除此之外,一些智驾头部的产品也打磨地越发聪明强大,整体操作也更像老司机般丝滑。

早些时候,智驾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精地图。但后来发现这条路线推进太慢,局限性大,于是便走起了传感器+算法的路线。

特斯拉依仗着自己强大的算法同时基于成本的考虑走起了纯视觉路线,目前国内有个别厂商也采用了纯视觉方案,但更多地则是走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堆叠在一起的融合方案。

关于这两条路线曾经还发生过不小的争议。有人认为纯视觉有点不保险,也有人认为融合方案拉高了成本,各传感器反馈的结果可能会因各种状况而产生冲突,进而影响智驾系统最终的决策。

不过话说回来,传感器作为硬件只是“一把刀”,这把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最终菜的品质,但更多地还是要看算法这个“厨师”的手艺。

目前被频繁提起的AI和端到端,你可以理解为这些东西的加入会让算法更强大,让整个智驾系统变得更聪明。

不可否认的是,相比前几年,如今汽车行业整体的智驾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似乎也没有怎么听到过关于智驾的事故了,不过,我依然劝你使用时要慎重。

一方面,市面上各家的智驾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尽管如今的智驾已今非昔比,但目前仍没有一款车型能够达到完全脱离人的L4自动驾驶级别。这意味着眼下智驾技术的风险率还未到达一个足够低的水准。因此,你依然不能完全信任你的智驾系统,依然不能撒手方向盘不管不顾。

当下智驾的正确用法是把它作为一个减轻你驾驶疲劳和压力的助手,就像早些时候的“巡航”功能一样。在开启智驾功能时,你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但仍需保持必要的专注力并有着随时接手的准备。

当然,除了路上行驶以外,在泊车等场景使用时同样需要注意。虽然自动泊车相对来说风险较低,但谁都不能给你保证每次都能安全稳当地停好。

我相信智驾能够走到完全脱离驾驶者操控的一天,并且这一天距离我们估计不会太远。但在这之前,还请握好自己手中的方向盘。

文章标签:
技术解析
 
相关推荐
大侠上车 1.3万粉丝    4413作品 关注 专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有价值的新闻,进行有力量的传播。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