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HiEV大蒜粒车研所 777浏览 2025-04-28 IP属地: 未知

作者 |本一

编辑 |德新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步入下半场,“舱驾一体”从前瞻概念迅速演变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场关乎未来汽车“大脑”的竞赛中,德赛西威又一次展现了它的市场洞察和工程落地能力。

从最初在上海车展亮相的“Smart Solution”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到如今携手奇瑞,将基于高通骁龙 Snapdragon Ride™ Flex SoC(QAM8775P)打造的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推向量产前夜,德赛西威以实际行动,给“人人都能用上智能驾驶”的平权革命,添了一把关键的火。


一、「全民智驾」的曙光:8775带来的极致性价比

德赛西威的“Smart Solution”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早在几年前就勾勒出了一幅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网联服务深度融合的蓝图。

它不仅仅停留在“人-车-家”的无缝连接、多模交互或是个性化场景体验,底层逻辑其实是跨域融合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如今,这一蓝图的关键拼图——围绕高通8775芯片打造的舱驾一体解决方案,正从实验室走向量产。

德赛西威8775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基于德赛西威单芯片高性能多域融合解决方案 ICPS01E 打造, “行业内首款可量产舱驾一体的SoC”。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最核心的驱动力,是对有极高性价比产品的追求。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德赛西威8775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渲染图

「成本」是这套方案最吸引人的一个方面。

和目前主流的中端座舱芯片(比如高通8155)搭配入门级智驾芯片(高通8620,地平线J6E 等)的组合相比,单颗8775方案有望在芯片层面实现显著的成本节约。

据估算,仅芯片成本就可能比“8155 + 8620” 这样的组合低约15%,而考虑到PCB板、外围件、散热以及线束的简化,整个系统级别的成本降幅甚至可能达到20%或者更高。

这种成本优势,直接指向了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10-15万元级别的入门车型

长期以来,受限于成本,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如高速NOA)主要集中在20万元以上,甚至更高价位的车型上。而8775舱驾一体方案的出现,犹如一把钥匙,有望打开10-15万元区间车型,大规模普及高速NOA乃至部分城区辅助驾驶功能的大门。

这正是德赛西威执行副总裁李乐乐所言的“智驾产品向下不断渗透”的关键一步,也是实现“全民智驾”或者说“智驾平权”的技术基石。

当然,成本优化并非一蹴而就,实际体验仍需打磨。

从HiEV实际的试驾体验来看,整套系统在高速场景下的变道博弈、拥堵跟车平顺性以及自主通过ETC等功能已表现出不俗的实力。

这恰恰反映出德赛西威这样经验丰富的Tier 1的价值所在:把前沿技术转化为可靠、舒适且符合成本效益的量产产品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二、从座舱巨头到全栈玩家:德赛西威如何进化?

德赛西威在舱驾一体这个新兴领域能够做到准量产,并非“撞大运”的偶然,而是数十年技术积累和战略迭代的必然结果。

回顾其发展历程,“Smart Solution”不是一个发布会上的口号,更是其智能化战略演进的缩影。

根基:智能座舱的王者。

从合资企业时代起,德赛西威就深耕汽车音响、仪表等座舱电子领域。在2010年德赛集团完成收购后,更是抓住了座舱智能化的浪潮,凭借多代座舱域控平台的成功,牢牢占据国内市场头部地位。

目前第四代智能座舱平台已在理想等车型上规模化量产,第五代基于骁龙座舱至尊版平台的G10PH也已发布,足见其在座舱领域的深厚功底和持续创新力。

这是德赛西威发展舱驾融合业务的坚实“舱”基础。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德赛西威上海车展期间展示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突破:智驾赛道的“后发先至”。

2014年,德赛西威敏锐地捕捉到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兴起,决定“横向发展”,进入这个当时并不熟悉的领域。从最初十几人的预研团队,到2016年正式成立智驾BU,再到如今拥有约1100名研发人员,德赛西威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可见一斑。

2019年量产全球首款融合环视与超声波的全自动泊车系统。2020年率先量产基于英伟达Xavier芯片的IPU03高算力域控制器(配套小鹏P7),成为其智驾业务的里程碑。

这两个“第一”,不仅证明了德赛西威的技术攻关能力,也为其赢得了包括新势力和传统车企在内的广泛客户的信任。

进化:从“盒子”到“全栈”。

早期,德赛西威在智驾领域被叫做“域控制器”供应商,也就是别人嘴里那个“做盒子”的。

但随着市场需求和自身能力的发展,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如今,德赛西威已构建起覆盖传感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雷达)、控制器硬件、底层软件、中间件乃至上层应用算法的全栈能力。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特别是在算法层面,尽管早期投入相对谨慎,但随着端到端等技术方向日渐明朗,公司从2023年开始大力投入,在上海组建了近两百人规模的纯算法团队。

上海车展期间,德赛西威发布了全栈驾驶辅助解决方案,形成了“硬件平台+软件算法+系统集成”的产品技术矩阵,通过模块化设计及灵活配置策略,可以匹配从经济到豪华的差异化需求。

这种全栈布局,使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硬件代工、软硬件解耦到全栈“交钥匙”的灵活解决方案。

识变:拥抱开放与融合。

在芯片合作上,德赛西威展现了其不被单一技术路线绑定的灵活性。

从早期与Mobileye接触,到选择与英伟达合作,成功落地Xavier和Orin两代高算力平台,再到如今携手高通,发力更具性价比的8775舱驾一体方案,德赛西威始终根据市场趋势和技术发展,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与技术路径。

这种开放的心态和对融合趋势的把握,是其能够持续站在技术前沿的关键。


三、软硬整合与先发优势:德赛西威的核心竞争力

在舱驾一体这个新兴战场,德赛西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首先,强大的软硬件整合与垂直集成能力是其突出优势。

不同于单纯的软件算法公司或硬件制造商,德赛西威在摄像头、域控制器等关键硬件上拥有自研自产能力,同时又具备从底层软件到上层算法的全栈软件开发实力。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系统层面进行深度优化,更好地平衡性能、功耗和成本。

例如,通过自研的传感器配合优化的感知算法,以及高效的硬件设计,能够将整套方案的成本和性能做到极致。这在对成本极其敏感的舱驾一体市场尤为重要。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德赛西威与奇瑞携手开发的“8775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平台”

其次,在8775舱驾一体方案上的先发优势。

与奇瑞的合作,使其成为业内最早将基于高通8775的舱驾一体方案推向量产的玩家之一。

这种“第一个跑出来”的速度,不仅体现了其研发效率和工程能力,也意味着能更早地积累量产经验、优化算法、抢占市场份额。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汽车行业,时间窗口至关重要。

再次,丰富的量产经验和客户基础。

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高算力智驾域控,德赛西威都拥有大规模量产交付的成功案例,客户涵盖了理想、小鹏、吉利、长城、广汽、奇瑞以及多家合资和国际品牌。

这些项目积累的不仅是技术know-how,更是对不同车企开发流程、质量体系和需求的深刻理解,为其推广新的舱驾一体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客户信任基础。

最后,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战略定力。

2024年高达21.92亿元的研发投入(占营收7.94%)和近半数的研发人员占比,是德赛西威技术领先的保障。

同时,公司管理层对新业务(如智驾,海外市场拓展等)长达七年培育周期的耐心和战略定力,使其能够穿越市场波动,坚定投入,最终迎来收获期。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四、属于“第一”的想象力

随着8775舱驾一体解决方案的逐步落地,德赛西威的未来充满了想象空间。

拓宽大众市场,开辟新增长曲线

凭借8775方案的成本优势,德赛西威有望大规模切入10-20万元区间的车型市场。这不仅意味着其智驾业务将从目前相对高端的市场下沉,覆盖更广阔的用户群体,更能带来远超以往的订单量和营收规模,成为公司继高算力平台后的又一重要增长引擎。

深化全栈能力,提升单车价值

舱驾一体方案的推广,将进一步带动其传感器、域控制器硬件以及相关软件和算法服务的销售,提升其在单车上的整体价值量。全栈能力使其在与车企的合作中拥有更大话语权和更强的客户粘性。

借力出海东风,拓展全球版图

2024年海外订单超50亿元、同比增长超120%的成绩,已证明其国际化战略的初步成功。随着德国魏玛科技园、西班牙智能工厂等海外布局的完善,以及与丰田、大众、Stellantis、本田等国际客户合作的深化,德赛西威有望将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舱驾一体等解决方案推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行业首个「8775」舱驾一体来了,德赛西威算法方案首曝

▲德赛西威欧洲新科技园区奠基仪式在德国魏玛举行

无论是配套国际品牌,还是跟随中国车企出海,都将为其带来新的巨大机遇。

总而言之,德赛西威正站在汽车智能化“跨域融合”的风口浪尖。凭借在座舱和智驾领域的双重优势、软硬一体的整合能力、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其推出的8775舱驾一体解决方案,不仅有望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平权”,也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领先汽车电子供应商的地位,在智能汽车的下半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HiEV大蒜粒车研所 0粉丝    56作品 关注 新一代智能汽车创新研究平台
推荐作者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