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汽车公社 1005浏览 2025-04-29 IP属地: 未知


4月21日,禾赛科技(纳斯达克:HSAI)发布了面向L2到L4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千厘眼”,并正式发布了新一代车规级超远距激光雷达ETX、车规级超高清激光雷达AT1440和车规级纯固态补盲激光雷达FTX等三款产品。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千厘眼”共有三种解决方案,“千厘眼A”“千厘眼B”“千厘眼C”,分别对应L2级辅助驾驶、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及L4级及以上自动驾驶系统。

产品方面,AT1440的最高线数达到1440线,并搭载禾赛第四代自研芯片,测距达300米10%反射率。由此,激光雷达进入千线超高清时代。据悉,AT1440将于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在卡尔动力首款运输机器人上首发,并同步搭载在量产的L4级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解决方案中。

其次,纯固态车规级激光雷达FTX是一颗补盲雷达,拥有最大180°×140°的超广视场角,分辨率较上一代提升超2倍,同时外露视窗面积大幅缩减40%。

而源于搭载禾赛自研光矢量芯片的ETX,则可实现400米的超远测距(10%反射率),最佳角分辨率达到0.05°(H)x0.05°(V),相较AT128提升8倍,在保持Class1人眼安全等级前提下将测距能力提升30%。据悉,ETX目前已获欧洲顶级主机厂多年定点,2026年底开始批量交付。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发布会上,禾赛科技CEO李一帆还宣布,截至2025年4月中旬,ATX激光雷达交付已超5万台。目前,ATX已获得比亚迪、奇瑞、长城、长安等11家国内头部车企的几十款车型定点合作。

而作为车载激光雷达行业内最早提出芯片化路线的公司,2022年量产的AT128激光雷达,截至2024年底累计交付量突破70万台。此外,到2025年底,禾赛年产能规划达200万台,预计今年全年交付120~150万台。

01

机器人的目标

2024年,禾赛科技在ADAS和机器人领域实现了显著增长,并成为全球唯一一家通过德国VDA严苛审核的中国激光雷达企业。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李一帆介绍,公司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签订了多年独家定点合作协议,在《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全球收入最高的10家国际汽车厂商有6家(或其合资合作伙伴)与禾赛建立了量产定点合作关系。禾赛连续四年荣获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全球ADAS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以及全球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

同时,禾赛在机器人领域,凭借其Pandar、QT、OT、XT、JT 系列激光雷达产品,广泛覆盖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多个高增长市场。而且,禾赛与追觅割草机器人、九识无人车、群核科技、维他动力、宇树机器人等机器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而对于目前行业聚焦的机器人从会走到增加行走效率的目标,作为一名有硬件背景的创业者,李一帆有自己的理念,“所有的行业如果一个硬的东西还没到的时候,你是软不起来的。”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换句话说,任何一个行业虽然到最终挣钱一定是软硬结合,但是早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硬件产品,都是空谈。“我觉得,硬件能够真正让你打开开发软件的机会,而硬件不行也会让你的软件非常被束缚,所以我觉得绝大多数的行业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其次,在商业化之前,一定程度上形成有序的未被商业化的评价体系。就像L4,“我个人的观点是 L4行业没有好的评价体系,其实对创业者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辅助驾驶一定程度上更是。”有更好的行业体系、评价体系出现,对行业的帮助非常大。

02

200美金的价格

“激光雷达就算怎么降本,也不会降到白菜价。”这是之前李一帆的观点。这次发布,李一帆也提出,禾赛将激光雷达的成本,降低了99.5%,也就是从之前的20万美元,降到了200美金。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而最终下降成本的极限,李一帆觉得取决于两件事,物理结构和创造的价值。在他看来, 200 美金是合理的成本结构。而且,激光雷达比较好地找到了价值点。

李一帆认为,200美金从长期看是一个合理的稳定价格,“还是那句话,再大量也不是所有车上的东西都变成1块钱。”

激光雷达的价格,还涉及到芯片的问题。禾赛也是自研SPAD的芯片,而且自研芯片收购了设计公司,那量产是代工还是自产,如果是自产比例大概是多少?

李一帆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他讲,因为都不是公开内容,也不是准备公开的。不过,他也表示,禾赛芯片端的策略是自己不会搞 Foundry,因为是成熟制程,所以禾赛的芯片制造都是外部供应商做的。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而说到禾赛科技自主研发的第四代SPAD-SoC芯片,它是以全球首款车规级纯固态集成方案(ASIL D认证),将发射端VCSEL阵列、接收端3D堆叠SPAD面阵及信号处理单元,分别集成于单颗芯片,实现了感存算一体化的极简芯片架构方案。

性能上,禾赛第四代芯片采用了双核CPU、8核APU,内部集成 256-core 波形处理核、1GHz主频,同时拥有全球首个波形解码引擎(IPE)。该引擎采用 246 亿次/秒超频采样技术,配合专利级多回波分离算法,可对激光回波波形进行纳秒级时域解析。

IPE使激光雷达突破性地实现全天候智能解析的能力,能深度解码每一束光的波形,在雨雾、沙尘、汽车尾气等典型干扰场景下,实现 99.9%以上环境噪声的智能滤除。

禾赛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如果外部供应商做得比禾赛好,会优先用外部供应商,因为禾赛“等于最高端品牌,一定会用最好的东西。”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而对于业内提出的“数字化激光雷达”的概念,他认为这更多是面向媒体的概念,行业里没有这个提法。这就跟禾赛不提架构、技术路线一样,“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雷达是非数字化的激光雷达。”

此外,禾赛的激光雷达产品线更新迭代很快,像AT128、AT512、AT1440、FTX、ETX,那么,又如何把握时间节奏和价格?

李一帆表示,关于产品迭代,有产品做到一半最终没有做下来,最终被新的产品覆盖掉的情况有,一定程度就是这样的。“一年前跟你们说有一个ATX,最后能产出来已经不容易了。”

“如果我永远对客户说Yes,那我这个公司早就倒闭了,不合理。因为你的产品就乱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找到足够的核心平台。因为平台是基于底层能力的建立,产品定义变化在中国这样的市场变化中,我觉得就需要有快速响应迭代,该扔的扔,该留的留。”

03

从功能件到安全件

虽然将激光雷达比喻为“隐形气囊”,但对于要不要做 AEB 算法,李一帆很明确,禾赛不会做。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他的观点是,AEB 本身还是多传感器融合会更安全,如果做成基于激光雷达本身的,一定程度上会牺牲安全性,而行业的本质还是追求更安全,更安全就应该融合,光有激光雷达不是最优方案,AEB是高于经济利益的,安全还是更高等级的。

不过,李一帆认为,标准化的AEB供应商大概率会有。最终会标准化,但利润一定会低,首先利润不会变成零,其次不会变成每家都会做的事情,还是会有比较典型的汽车供应链的变化。

维他动力赵哲伦在圆桌讨论时也表示,如今,很多公司能把AEB做到120公里/小时的制动刹停,其实在2022年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之前没有人提这件事情,中汽研、中保研做到60~70刹停已经是非常棒的数据了。

而从物理世界的容错率来说,激光雷达的精准度对于多模态的感知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激光雷达的精准性远高于视觉,才能在容错率要求非常低的地方做好精准控制。AEB是整个ADAS里面要求最严格的,AEB能做到130公里/小时以上,高精度、足够远的激光雷达的普及有很大的帮助。

说到智驾安全,李一帆表示,对于禾赛来讲安全是最重要的,激光雷达存在最重要的价值可以让辅助驾驶变得更安全。而且,禾赛内部的做法也有一套底层体系,也就是安全冗余备份,尤其是欧系认证标准是完全需要有的,这是法律问题,这方面禾赛做了大量的工作。

禾赛李一帆:我觉得叫“兜底”更合理

对于L3系统上激光雷达的必要性,李一帆认为,L3的本质一定是多传感器融合,包括转向制动的冗余、电源的冗余,本质就是各种冗余,“我没有听说谁家宣称做纯视觉的L3系统,我没有听说任何一个人提出了纯视觉的 L3。”

因为L3本质上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所以,“我觉得激光雷达天然是对摄像头很好的冗余。冗余不代表完全备份,而是在场景下的定义里有一些纯视觉解决不了的问题,激光雷达来解决的,所以不叫冗余,我觉得叫‘兜底’会更合理。”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572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中国皮卡网 关注
皮卡车垂直门户网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皮卡分会理事单位。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