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近期因SU7 Ultra车型的“碳纤维挖孔机盖”宣传与实际功能不符而陷入舆论漩涡,更因对要求退订的准车主实施“60天冷静期”政策引发广泛争议。这场风波不仅考验着小米汽车的危机应对能力,也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2025年5月,小米汽车陷入了一场由“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争议引发的退车风波。面对质疑,小米汽车于5月7日深夜发布致歉声明,承认“信息表达不清晰”,并提出补偿方案:未交付订单可免费改配铝制前舱盖,已提车用户获赠2万积分(约合2000元)。然而,车主认为该方案“避重就轻”——改配需重新排队30周以上,积分补偿仅为选装费的4.7%,且未覆盖退车诉求。
随着事态发展,从5月12日开始,部分提出退订要求的准车主收到了小米汽车的通知,称将给予“60天冷静期”。通知内容显示:“基于当前现状,您的订单我们不会继续生产。您的小米汽车APP展示的预计交付周期不再具有参考性,原预计交付周期作废。如您想继续提车,您可在60日内,联系我们沟通继续生产。若超出60日您未能沟通申请继续生产,则视您确实无提车意愿,我们再协商取消订单相关事宜。”
这一政策在消费者中引起了强烈不满。准车主贾先生表示:“这(60天冷静期的通知)不是群发的,对于向客/服提出了退车诉求的车主,客/服就会拿出这个方案。具体就是车主现在说不想提车,小米就会暂停生产车主的订单,不再排产。在这个所谓的‘60天冷静期’期间,如果考虑清楚还要车,就重新排产;60天后如果不要车,2万元的定金也不退。就是这样一个霸王条款。”
维权群内的消费者普遍认为,小米单方面设定的“60天冷静期”实际上是在拖延时间,同时通过暂停生产变相施压,迫使消费者要么继续等待,要么放弃定金。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给予“60天冷静期”的通知并非群发,但若向客/服提出了退车诉求的车主,客/服就会拿出这个方案,而2万元的定金也大概率不退。
从法律角度看,小米汽车的“60天冷静期”政策引发了诸多争议。某律师指出,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合同已经成立,此时单方面提出暂停生产,所谓“60天冷静期”,属于单方变更合同履行约定,若未经消费者一致同意决定停产,可能构成合同违约。
该律师进一步分析称:“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或者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此类条款或为无效。若小米确实单方面迟延履行主要债务,达到法定合同解除要件,消费者可主张解除合同,并要求返还双倍定金。”她认为,整车“退一赔三”的可能性不大,部分赔偿或补偿的可能性更高。
另有律师指出,小米在宣传中虽未给出具体性能参数,但使用了“赛道级设计”等表述,这通常应理解为专门为赛道比赛所设计,即小米汽车的前舱盖的设计达到专业的为赛道比赛汽车设计的标准。“我个人理解这涉嫌构成虚假广告”。根据《民法典》,通常需以一方当事人存在根本违约行为,或者存在不可抗力及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情况下,方可赋予守约当事人法定解除权。该律师认为:“所以关键还是小米宣传的内容是否属于消费者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如果消费者主要因宣传内容而选择购买,但实际情况与宣传内容不符,则属于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构成根本违约。在此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要求解除合同、退款并赔偿损失。”
有专业人士认为:此案中,小米汽车实际交付的产品并不完全具备此前宣传的功能,已经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经营者如有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
面对小米汽车的“60天冷静期”政策,消费者采取了多种维权手段。据媒体报道,仅贾先生知道的相关维权群就有3个,群成员从70多人到数百人不等。维权群内,不少准车主将相关情况向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承担区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相关职责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金融局反映,但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
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北汽新能源书写智能出行新格局
刷到导演毕赣的剧情长片《狂野时代》会角逐主竞赛单元,才发现比亚迪车队化身行走的「东方名片」,海豹、汉、海狮07EV、宋PLUS DM-i组成顶流座驾天团
5月18日,“春日驾趣 畅享山海——捷途山海T1 & T2全国试驾体验营沈阳站”在白沙岛自然营地圆满落幕。当盛京风光邂逅山海的无限激情,一场关于越野与诗意的对话在沈阳城郊上演。
作为率先在纯电市场发力的埃安品牌,如今却走上了下坡路。
5月16日,一场关于性能与智能的双重挑战,在石家庄查尔达斯马术学院正式上演。方程豹旗下“硬派科技美学SUV”豹5与“城市智驾旗舰SUV”豹8首次并肩登场,在多样地形中释放豹式驾控,诠释从户外到都市的全能应对,这不仅是一场媒体试驾,更是一次对智能出行边界的重新定义。
邀请函配洋葱!深蓝汽车这是啥操作?
5月17日,在阿里巴巴集团公布了2025年一季度美股持仓报告,显示阿里巴巴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308万股小鹏汽车的股票,减持幅度达8.13%。
1-4月,比亚迪汽车荣膺销量冠军 以硬核技术续写销量传奇
1-4月超128万辆,比亚迪销冠战绩背后:技术领先+全球破局双引擎
比亚迪4月欧洲销量远超特斯拉,出口太猛了
二季度伊始,比亚迪汽车再度展现新能源汽车领军者的强劲实力,在4月销量持续向好的基础上,1-4月更以128.1万辆的销量,持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领克900的热卖背后的真正功臣是谁?
在戛纳的亮相,不仅彰显了腾势品牌生而全球的高端品牌定位,也表现出了中国汽车品牌的文化自信,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看到腾势和BBA的欧洲大战了,是不是很值得让人期待呢?
5月19日,吉利银河全尺寸旗舰SUV正式定名为“吉利银河M9”,定位“AI科技大六座旗舰SUV”。
10多万预算,吉利银河星舰7 EM-i为何比宋Pro智驾版更值得推荐?
3大场景体验智能泊车!比亚迪宋PLUS DM-i智驾版表现如何?
奇瑞新能源渠道正在扩张。
比亚迪VIP车队成为法国戛纳电影节的“中国顶流”
比亚迪连续三年蝉联凯度BrandZ最具价值全球汽车品牌榜TOP10
牛!比亚迪4月销量亮点总结:燃爆全场,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