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港大ICB十周年专访刘帆:以创新为引擎,发出时代的轰鸣

港大ICB十周年专访刘帆:以创新为引擎,发出时代的轰鸣

车闻天下 10浏览 2020-05-15 IP属地: 未知

北京2020年5月14日 /美通社/ -- 2020年是港大ICB成立的第十个年头,在近期举办的港大ICB十周年校友专题活动中,港大ICB专访了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全球运营与管理(GOM)4班学员、港大ICB华西校友联谊会联席会长、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帆。

刘帆 | 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全球运营与管理(GOM)4班 港大ICB华西校友联谊会联席会长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刘帆 | 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全球运营与管理(GOM)4班 港大ICB华西校友联谊会联席会长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刘帆:1995年公派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国资企业高管。1997年创办成都正恒动力配件有限公司,2000年公司实现技术突破,扭亏为盈,成为某知名国企核心供应商之一,至2012年,公司拥有11条缸体生产线,1条主轴孔盖流水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80万台。

安逸是许多成都人的生活态度,在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帆看来,“创新”也是一种“安逸”,因为创新意味着产生更高效率、更优品质以及更充实安全感。

创业二十多年,刘帆体味过创业之苦,亦品尝过创新之甜,一路带领企业成为国内专业化气缸体生产厂商的领头羊,“固本拓新”是对他创业精神的高度凝练。

循心,探索创新之法

正恒动力的发动机缸体生产车间,就是一个精密的工业世界。全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频率固定的操作声、灵活摆动的全自动机械焊接手臂,手工打磨完成的精致零部件。

刘帆 | 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全球运营与管理(GOM)4班 港大ICB华西校友联谊会联席会长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帆 | 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全球运营与管理(GOM)4班 港大ICB华西校友联谊会联席会长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帆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监测缸体检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缸体就是发动机的心脏。这是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也是刘帆白手起家的产品。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政府规定“在华生产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率必须达到40%”。刘帆正是在那时开启了自己的事业征程。他抓住了“政策红利”,乘时代之东风稳步前行。

汽车行业是中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制造业领域之一,跨国巨头、国内新贵纷纷入场缠斗。面对这一形势,刘帆表示,创新是唯一的硬道理。缸孔螺伞珩磨技术打破国外封锁,与国际最新技术接轨;模拟缸盖辅助加工技术,解决了发动机漏气问题;一体式发动机缸体开发,加工成本节约30%以上;改进加工中心线镗技术,极大地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刘帆可以列举出数不尽的创新技术。正因为如此,正恒动力前十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长率,后十年也达到了5%以上。

“但是,去年我们是负增长。”2019年汽车行业举步维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能过剩。就全球市场而言,汽车年产量可达1.13亿辆,而销量却徘徊在7000万辆左右。汽车都卖不动,汽车零部件企业该何去何从?

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刘帆见惯了大风大浪和行业变迁。“不论时代如何改变,我都坚信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只是企业发展战略要另辟蹊径。”为此,刘帆经过审慎思考,为企业谋划好了直面挑战的未来发展路径。

首先是高端市场的转型和升级。“我们最近已成为菲亚特、丰田的一级供应商,宝马公司,以及日本最大的农机和船机生产厂也在洽谈中。” 刘帆预测,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至少能给公司带来一个多亿的年销售收入。同时,汽车后市场与细分市场的零件定制化也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已经给国内外客户开发了100多种缸体样件,最快75天之内就能完成气缸体毛坯到总成样件开发。”对于二十多年的专业沉淀与创新技术,刘帆成竹在胸。

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刘帆近几年探访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很多周边国家市场相当于我们十几二十年前的水平。国内富余的产能刚好满足他们的刚需。”站在更高的国际化视角,他看到了 “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势,再一次精准地踩在了大时代的发展节拍上。

互联网风靡的当下,谈创新似乎必谈颠覆。但在他看来,创新不是一定要颠覆某种既定模式,新工艺、新材料、新做法,但凡在原有基础上做出的有效改善,都是创新。

“譬如,一般的冲水阀会不断冲水,但我们的一位机修工通过在冲水阀上安装传感器,就起到了人走水停的效果。别小看这个简单的改善,每年能够为我们节约至少500吨水。”谈及创新为企业带来的改变,刘帆颇为骄傲。他鼓励每一位员工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能够帮助企业做出一些改善。那些简单的改善所展示的不是夸夸其谈的概念和关于未来的空想,而是对细节孜孜以求的匠心、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

寻源,与复杂共存

二十多年前,对于创新的执着就已经埋藏在刘帆心里。1997年1月,上海通用汽车金桥项目工地打下第一根桩。这是上海市历来一次投资最大的经济项目,却也是建成投产最快的项目:从厂房建设到第一辆别克轿车下线用了不到2年时间。这个项目尤如一根导火线,点燃了中国轿车的市场。

刘帆 | 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全球运营与管理(GOM)4班 港大ICB华西校友联谊会联席会长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帆 | 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全球运营与管理(GOM)4班 港大ICB华西校友联谊会联席会长 成都正恒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时,站在成都春熙路上的刘帆,似乎早就嗅到了这股“火药味”。他看着路上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和寥寥无几的汽车,兴奋不已。“那时候年轻气盛,特别胆大,看到市场机会多,就带了一帮人开始创业做汽车零部件。”二十几岁的年纪,最不缺的就是热情。因此,即使在前三年全部亏损的情况下,刘帆依然选择了坚持。

苦熬三年的刘帆尝到了初创成功的甜头。“刚开始一年只有几百万销售收入,后来增长到几千万、一个亿甚至十个亿的高峰。”在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年代,刘帆的企业好像装上了加速器。但是,商业战场背后是人性的博弈,赢的关键是学会与复杂共存。尤其在中国创业,是一场全世界最残酷的战争。所有参与者将最大化推向极致,只有亲自下场,才能感悟这种现实的颠覆性力量。

2008年金融危机,刘帆曾感到深深的绝望。公司业务出现断崖式下跌,现有资金已投进新工厂基建,一个多亿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我一直在外面借钱,很多人都不愿意借,银行也不肯放贷。” 倾力挽救企业的刘帆到处碰壁,只能把房产、汽车及股权全部抵押,承受着高利息借贷的压力,全力偿还供应商的欠款及员工工资。“我那时候真的濒临崩溃,眼看一腔心血马上就要变成一堆破铜烂铁,当初的创业情怀也将烟消云散。”一连串挫败、焦虑和恐慌像大山向他压来。

刘帆没有一蹶不振,2008年12月中央推出四万亿政策,以及汽车下乡活动,最终咬牙坚持了过来。那段至暗时刻,让刘帆领悟到坚持的力量。“创业者需要坚守自己的勇气与信念,在困境中坚持得久一点,哪怕有一线生机也要投入百分百的努力。”

系统学习,点亮征途

攀上巅峰的希望和荣耀,跌入深谷的绝望与灰暗,刘帆都已经历。如今的他已经成为一个“务实主义者”:既不盲目向前冲,也不会轻易懈怠停下。刘帆曾在日本留学,切身感受过日本汽车行业的成熟发展。因此,当年的他才会矢志不渝地走上创业之路,为的就是尽己之力推动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这份产业情怀,从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驰骋商场多年的刘帆萌生了重回校园的想法。“我需要把过去的经验和知识变得更加专业化和系统化。”注重创新的他选择了香港大学SPACE企业研究院(港大SEA)的全球运营与管理(GOM)高管课程。

白手起家以来,刘帆在海内外做过不少并购重组,“高峰期的时候,我手底下有十几家工厂,很多都是从国外并购来的。”但是如何管理海外工厂成为他的难题。“跨文化管理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利用当地文化,因地制宜地管理企业。”最近刚从泰国回来的刘帆,正在研究如何理解当地的佛教文化开设一个新工厂。

学习期间,刘帆还参与环球游学特色课程,探访“创业之国”以色列,感受到了中东历史宗教文化与现代商业创新的火花,在蓬勃创新的新城特拉维夫探寻到了创业创新的动力。从本土到世界,将知识融于实践,刘帆在港大SEA重新发现了学习的价值。

如今,汽车行业新的竞争版图正在徐徐展开,而刘帆也拥有了更丰厚的根基和更强大的动力。关于他和企业的创新故事,还将书写出新的篇章。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车闻天下 998粉丝    4851作品 关注 分享汽车行业资讯。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Techtec杨磊 关注
汽车ECU改装高级工程师,汽车改装维修专家。德国Techtec汽车性能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