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Nice好车 2浏览 2021-03-02 IP属地: 未知

虽然被称为新能源的过渡技术,但小编试驾过几款插混车型,凭良心说,无论动力输出还是油耗表现都非常不错。插混车型能上绿牌,还有醒目的排气口,能到加油站加油,也能在充电桩插上充电,集当今汽车技术的十八般武艺于一身。

翻一翻价格表,发现插混车型的售价也就比燃油版贵一点,实在是精明消费者的最佳之选。看看广州车展上亮相的众多插混动力新车型,你就知道这种技术还是很吃香的。插混车型在欧洲也很受欢迎,2021年1月,德国市场插混车型(PHEV)的销量涨幅更是达到了138%,其在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6%,比纯电动车型还高。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有人说,插混车型是一种妥协,其实合适的才是好的,既能加油又能充电的插混车型,有啥不好呢?从使用体验上看,它解决了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又拥有比普通混动车型更低的油耗,特别是它能上绿牌的“特权”优势,让不少限牌城市消费者眼前一亮。

2020年,插混车型销量在稳步上升,这和纯燃油车的下滑和纯电动车的乏力,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好景不长,2020年的最后一天,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多项通知。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新政指出,2021年新能源补贴政策相比2020年退坡20%,其中插电混动车型NEDC续航需满足大于50km,国家补贴为0.68万元。

插混车型的补贴更少了。

没有政策上的支持,想推广一款比燃油版车型贵2万以上的插混车型,简直是妄想。消费者不傻,插混车型开多少公里,才能在油费上省回2万元?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使用成本没有优势,插混车型的优势,寄托在能上绿牌这一“免死金牌”上了。

然而,就在北京时间2021年2月10日,新一轮《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正式公布,并将于3月1日起实施。

对于上海地区的插混车型来说,这是灭顶之灾,该政策表示:

1.2021年3月起,插电混动车辆申请新能源专用牌照额度要求加严,除个人用户名下没有使用上海市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以外,还需满足在上海市有充电设施,且名下没有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证明,没有用非营业性客车额度登记的车辆(不含摩托车)。

2.2023年1月起,插电混动(含增程式)车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且受让人受让二手插电混动(含增程式)车辆的亦无法申领专用牌照额度。

也就是说两年后,上海发放免费牌照将仅限纯电动汽车,插混类车型(包含增程式)将被移除,届时后者也将直面传统燃油车型以及弱混类车型的直面竞争。

如果上海的这个新政推行到全国,简直就是要革了插混车型的命。本来补贴就少了,还不能上绿牌?这让插混车型怎混?而首当其冲的,当属理想汽车和新近推出的东风岚图。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这两大品牌旗下的产品均采用插电式混动动力系统,如果按照补贴退坡的市场策略来看,理想汽车的影响或较大,当然岚图汽车作为对标理想ONE的新产品,上市之后也将受补贴下滑的影响。

2020年,理想汽车还被称为“纽约上市三剑客”之一,市值暴涨风光无限。但品牌旗下薄弱的产品力堪称风中楼阁,毕竟新能源市场的都是大风大浪,岂能容你一招鲜吃遍天下?

李想本人曾经说过,之所以第一款车型是增程式混合动力的原因,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没有办法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说白了就是没钱。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特斯拉为了解决里程焦虑,在全国各地建设超级充电桩。蔚来汽车为了解决里程焦虑,采用了换电模式,这两个方法都是高成本的方式。作为一家新公司理想汽车,其实并不想如此地烧钱。

目前的形势,倒逼着理想要做纯电动。

理想汽车表示,会在2025年之前推出两个纯电动汽车平台,并推出10分钟充电300~500公里的超级快充技术,同时今后理想汽车的车型价格都会在15~50万内。钱能解决的事情就不是事情,获得融资后的理想还是有底气的。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但理想也表示,不会放弃增程技术,当然这都是气话,千万不要当真,没有绿牌护身的理想增程式车型,去和燃油车比价格,和日系混动车型比油耗,这不以卵击石?

现在想想,还是插混技术的老江湖-比亚迪眼光独到。

就在新能源车新政出台不久,比亚迪发布了全新的DM-i插混技术。这个技术有多厉害小编在这就不多说了,感兴趣的可以翻翻我们之前对DM-i技术的详细解释。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比亚迪DM-i最强大的地方,在于成本控制,全新的秦Plus DM-i售价直接10万多起步就是例子,也难怪比亚迪敢喊出“挑战燃油车”这个口号。

比亚迪DM-i让发动机只需要兼顾很少的工况,就能获得超高的热效率(43%的热效率),而且大大降低开发难度和成本,做到真正的低投入高产出。

武艺再高不敌政策一刀,失去“免死”绿牌,插混车型何去何从?


那么其他车企能学习比亚迪吗?抱歉不能,论插混技术,比亚迪独步天下一点也不夸张,否则丰田干嘛主动找他合作。比亚迪这家车企大家都很了解,啥都要自己产,电池电控电机甚至车里的不少零部件都自己单干,成本低技术产出大,你其他车企能学得来?

比亚迪最近大大方方地公开了自己的混动技术专利,这和当年丰田公开混动专利不一个道理么?反正别人学不来,要不大家抱团吧。

如果说,2023年后真要找一个真“插混”技术,比亚迪DM-i算一个,和燃油车差不多的钱,动力输出更平顺,也更省油,何惧上蓝牌?

总结:

与其说新政要革插混车型的命,倒不如说是在“激励”车企提升技术和竞争力。至少,没有“免死”绿牌,那些随便加个电机和电池骗积分和补贴的车型,广告也不会喊得那么响亮了。中国汽车要想在新能源弯道超车,光靠补贴和政策支持是不行的,停止喂奶后,谁在裸泳将一清二楚,技术和竞争力的提升,还得从车企自身开始。而这,对消费者来说,不是好事吗?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Nice好车 11.2万粉丝    9801作品 关注 Nice好车,一群Nice且专业的人,助你选好车!
推荐作者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汽车匠人 关注
寻求在互联网时代用匠心精神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车市八爷 关注
宁波最知名的汽车新闻主流媒体之一,爱卡分享一手新闻、新车、评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