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两会,各地代表已经开始上交自己的意见,其中不乏汽车行业内的大佬。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公布了《关于修订行业标准适应电动汽车铁路运输的建议》及《关于解决货车电动化法规障碍的建议》两项提案。
两项议案都提了什么?
这次李书福所提出的两项议案,都和汽车工业电动化和汽车货运相关。一方面,他希望以货运车为主体的商用车辆进一步普及电动化,从而降低排放;另一方面,他还在设法推动电动汽车通过铁路运输,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具体而言,对于货车电动化,李书福提出为电动货车留出足够的冗余:货车满足续航要求得带上很多电池,那对应地最大重量限值就理应提升一点,每多1kWh电量放宽10kg不过分;为了方便换电(因为充电更慢)最好采用“电池包后背”布局,那同理采用换电模式汽车列车(铰接列车)整车长度限值也应该放松到更长的18.5米左右。
而在运输问题上,李书福则指出,目前铁路运输行业并不待见锂离子电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电动汽车和锂电池散件能有个铁路运输标准,如果市场允许还可以为运输设置专列。
吉利能支持这些设想吗?
从品牌层面来看,吉利已经初步具备实现李书福这些设想的能力。首先,本体这边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显然它有新能源卡车业务。
不过,就目前的产品阵容而言,吉利远程的纯电动卡车阵容中基本都是轻卡车型,重卡似乎仍是空白。看来,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这一阵有的忙了。
换种思路的话,李书福也可以尝试让沃尔沃商用车部门来试试水。虽然沃尔沃商用车部门和乘用车没什么关系,但吉利照样是前者的最大股东之一,这面子还能不给嘛?
而且,沃尔沃重卡世界闻名,假若吉利和沃尔沃都有意开发国内的纯电卡车市场,后者对于吉利商用车部门而言,也算是一种不错的鞭策。
可能存在的阻力
李书福的这些提案,出发点和一些配套设想都挺不错,但也存在不小的阻力,比如他自己就提到了纯电动货卡的续航-电池配套问题。
就像火箭越大未必飞得越远一样,货卡的行动半径和电池组容量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正相关。按李书福的推算,一辆纯电四轴中置轿运车,若想满足180~200km的行动半径需求,其动力电池可能需要300kWh的容量。
考虑到商用车比乘用车更追求长期使用稳定性,其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和材料必然不会像乘用车那么极端。因而,电池组带来的重量负担和空间占用也将更多,这反过来又使续航或载货能力进一步恶化。
前面提到,李书福认为电池每多1kWh可以放宽限重10kg,不考虑其他因素时,等效于使用100Wh/kg的电池组。可是,这也就是常规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水平,如果结合实际的空间或重量问题考虑,李书福这估算已经很苛刻了。
另外,使用成本也可能成为电动货卡实际运营中的一大出血点。同样以前面提到的四轴中置轿运车为例,其电动化后再想拉满8辆轿车,需要加到5轴才不至于超标(刚好比四轴的上限36吨多3吨)。以国内按轴数收费的算法,每车公里的运营成本还要上升2~3毛钱。还有,车轴一多,行驶阻力又要增大,续航指不定还会缩减成什么样……也难怪李书福把“提高车重限值”这条放在最前面,这东西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至于推广“铁路运输电动汽车”这一项,本身在国内实施起来阻力应该不大,但正如李书福所提的“利用好‘一带一路’机遇开发海外市场”那样,电动汽车销往欧洲市场的沿线,那些国家和地区的货运政策是否都支持纯电动车及锂离子电池散件的铁路运输呢?倘若不能达成一致,这项提案最终也只能起到优化国内市场库存分布的用途。
还有哪些潜在因素?
无利不起早。对企业家来说,上交提案基本上都是因为有利可图,李书福今年这一波肯定也有差不多的考虑。
参考一下北汽倡议出租车采取换电模式,以及蔚来牵头换电站标准制定的两个事例不难看出,有关政策漏洞或不足的事情,往往是谁先提出谁有制定主动权;而李书福这次上来就提议推广电动货卡,显然是在集团内部大概率已经做好了备案。
从“压制潜在对手”的逻辑上,这一波操作也完全能解释得通——你想,比亚迪在南方卖一波纯电自卸车都能高调地到处发新闻,特斯拉的Semi也炒作了好几年,搁吉利这边心里肯定不平衡……
不难看出,抢占对手的路,让对手最多只能跟着自己走,大概就是李书福每次在两会期间提交议案的核心思路。今年这两项如此,去年呼吁“放开摩托车禁令”如此,更早些时候的“规范化汽车改装”、“汽车税改”、“推广甲醇燃料”等等等等,无不如是。
上半年销量377821台,同比增长16%,一汽丰田靠啥逆袭?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引发行业热议,广汽埃安凭借卓越实力脱颖而出,位列全球第50位,连续三年稳坐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宝座,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独占鳌头。
坚守品质,不负信任!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在如今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之下,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汽车,6月销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全月销量18903,再创历史销量新高,实现品牌势能的快速提升,成为了成长速度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新势力品牌。
2025年6月极氪科技累计销量43,012台,连续四个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台。
时代的洪流不可阻挡,尚界的未来必定辉煌。
增程是看点!新款逍客曝光:设计大改,这次销量稳了?
岚图梦想家凭借强大的产品力,继6月第三周(6月16日-22日)以2720台夺冠后,6月第四周(6月23日-29日)再度以2420台的成绩蝉联榜首,连续两周成为新能源MPV周销冠军。
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一汽丰田连续正增长
燃油车逆势增长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亮眼成绩领跑合资阵营
中国汽车出海有多难就有多敢。《早懂车》最新获悉,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巴西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卡马萨里市市长路易斯·卡洛斯·卡埃塔诺、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及比亚迪巴西分公司总经......
如同诸多非遗在当代所面临的境遇,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也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悄然隐退。所以此次胖哥就携团队及广汽丰田铂智3X踏上了这场探寻鄂温克族森林牧鹿人的旅程,一起为这份即将消逝的文化留存一份永恒的记忆!
当汽车行业陷入“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狂欢时,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浮出水面:消费者真的需要一台“偏科生”吗?在续航、空间、智能化的三角博弈中,皓影用“六边形战士”的姿态给出了答案——不是非此即彼的妥协,而是全都要的从容。这款以“一车打天下”为目标的SUV,正以行业罕见的“长期主义......
特斯拉宣布涨价1万!反向硬刚小米?
每公里花费2毛钱,不惧低温还没里程焦虑,这样的新能源车心动不
我的势界,由我控场!赵心童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
进入7月份,各大造车新势力品牌纷纷公布了6月份的最新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有不少车企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过也有车企开始出现销量增长乏力的状态,甚至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下面就来看看各个品牌的具体表现如何?
预售23.58万元起!小鹏G7静态感受如何?配置这么有诚意?
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巴伊亚州州长杰罗尼莫·罗德里格斯等政要及比亚迪高管李柯、李铁共同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