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车业杂谈 0浏览 2021-04-29 IP属地: 未知

长安UNI-K刚亮相的时候,大伙在网上看新车图片,小编就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特帅特霸气,有人却觉得不太适应,总看着哪里怪怪的——如今,任何一个新事物出现,都得迎接不同的评价,全国人民一致叫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我却在思考另一个问题:长安汽车,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央企,在做一款新车开发时,是怎么思考的?难道不应该恪守中庸之道,极大迎合普通人的审美么?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曾经,文化差异是审美差异的根源;如今,文化差异是审美融合的灵感。”4月28日,在长安汽车组织的一场以设计为主题的旅行访谈中谈到这么一句话,似乎可以看出长安汽车对于创新的追求是敢于冒险的,也是坚定的,更是包容的。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在我看来,从2019年长安汽车上市CS75 PLUS开始,就已经嗅到了其中的“攻击性”,当初的“明日座驾”定位,从日前的销量表现来看,也确实彰显出十足的长久竞争力。这里面蕴含着两个长安:一个是传统甚至保守的长安汽车,用体系来保障品质;另一个是敢于突破的长安汽车,它敢于用不一样的产品形象去试探消费者内心的渴望,而不是一味迎合。

此后,UNI系列的到来,似乎是在完成长安久久未能实现的梦想——让品牌再往上走一层。这恐怕和前几年大喊的“国产高端化”还是有所区别。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就拿UNI-K来说,轴距近2.9米,2.0T动力,还有各种丰富的配置,材料也用得更高档——定价上,它很谦虚,即便是顶配也没有去触碰难搞的20万,而是在小心翼翼试探15-18万的区间,与同级合资品牌车型打一个错位竞争。注意,是错位竞争,不是降位竞争。

但话说回来,关于动力、空间、配置,终归是理性层面的思考,价格一旦上去了,消费者心里最大的一个疙瘩是:一台长安车,凭什么卖这么贵?!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所以,品牌力太重要了!这场访谈中,我对于这句话也印象深刻 “设计,是品牌最好的翻译官”。这就像是一个人的衣品,你可以认为着装打扮是身外之物,无关灵魂;但谁也无法否认,着装品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己的定位。未见得披金戴银就是富贵优雅,也未见得衬衣T恤就是邋遢随意……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此前,就听说UNI-K的无边界设计。小编不懂设计,对于这种概念也不敢妄议。但看完这场讨论,我有一些感想:

汽车,是工业化的产物,而中国在工业化领域此前是落后的。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引进不少海外品牌来“帮助”我们补课,视他们的标准、审美为风向标。而当自主品牌试图崛起时,又陷入了新的困境,要么难逃模仿之嫌,要么是迫切渴望标新立异却无从下手——这是矛盾的么?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长安汽车借设计之名,给出了一段这样的解释:“‘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中西设计存在着不同的‘底格’,这是历史文化发展的‘繁多性的’使然,但现如今,中西设计之间更存在着互相沟通的必然趋势,世界因为科技而变平了,设计的底蕴当然是可以相通,这也是我们团队设计师们一直以来的信念与追求”。

所以说,在长安汽车设计师团队的眼里,很多东西都不是矛盾对立的,反而都是可以融合的,而融合又不等于拼凑,也非一味打破什么,树立什么。

评头论足很肤浅?长安UNI-K的设计团队有话要说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UNI-K的样子,但UNI-K想告诉大家:它是一台有自己审美思想的车,正在寻找和它契合的人。

文章标签:
汽车设计
 
相关推荐
车业杂谈 7万粉丝    8103作品 关注 车业杂谈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汽车自媒体之一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GForce车研社 关注
If it isn't fun. It isn't a car.
柿柿车 关注
汽车媒体编辑,参与C-NCAP试验报道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SCC超跑俱乐部 关注
SCC超跑俱乐部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