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手动挡和双离合用的都是离合器,但是在结构上还是有差异的,比如说双离合的离合器片,就要比手动挡的小很多。
之所以双离合和手动挡的耐用性上差别那么大,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细节结构上的差异。
就像是两兄弟都姓王,看起来长得也挺像,但可能就是一个身体素质更好,更擅长运动,另一个就是不行,「呃咳呃咳」的。
不是说都姓王,都要跑步很厉害。
双离合的离合器片比手动挡小
双离合有2组离合器,比手动挡多1组
第1个结构差异,就是双离合的“双”字,它有2个“离合器”,比手动挡是要多1组的。
这是因为双离合的输入轴是2根同心轴,1根轴控制奇数挡,另1根控制偶数挡。
之所以2个,就是为了保证有1组离合器始终在待命状态,这样在换挡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接上,换挡就快了,传动效率就高了。
2根输入轴就是2组工人,交替上班,双离合就像是中间在做协调的,协调换班越快,变速箱工厂的效率就越高,冲高峰就更容易。
变速箱空间有限,因此离合器片更小
但是这个叫做“变速箱”的工厂,占地一股脑儿就只有那么大,不管是1组离合器还是2组离合器。
工程师的任务就是把“1组离合器的空间”,要往里面塞下“2组离合器”,还要考虑重量等等问题,就要多想办法了。
很多厂家的双离合,就把正常的离合器片分成2块,变成2个同心圆的设计。所以双离合的2个离合器片,就要比手动挡的小一点了。
这有点像什么?就像超市里买的蚊香,1个饼里面不是有2个圈吗?
上下一弄 ,1号圈就是1号离合器,下面又拿出来的一盘是2号离合器,和蚊香很像。
这样的巧妙设计,能在尽量不增加重量和体积的情况下,把1组离合器活脱脱地变成2组。
离合片太小,散热成为问题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设计是很巧妙,缺点也很明显。
因为离合器从原来的1大片变成了2小片,每1片离合器的热容就变小了。热容的意思,就是离合器片更容易过热了。
原来1大片离合器干的活,现在只有一半的离合器在干,另一半在换挡之前通常都是歇着的。
还是用“变速箱工厂”来打个比方。协调换班本来是1组10个人的,现在老板说砍掉10个,每组5个人,2组。
这5个人是要干原来10个人的活的,就累死了,对吧?
双离合换挡快,没有时间散热
除了离合器片变小了之外,双离合换挡过快,也是更容易坏的一大因素。
双离合换挡要比手动挡快得多
双离合的换挡时间,普遍在100到200毫秒以内。
大众当初推出第一代DSG变速箱,说自己换挡时间只要200毫秒。
目前市面上优秀的双离合变速箱,换挡时间甚至只有几十毫秒。
对于手动挡来说,日常开车的时候,踩下离合器开始算,再到换挡「吭当」一下结束,放掉离合器。快也要1秒,对不对?
手动挡这边协调换班就比较轻松了,虽然只有1组人,但是这边换班不着急,慢慢来就可以了,没问题的。
双离合换挡时,离合器片的摩擦力大
对于手动挡来说,这1秒的时间,发动机转速也有点掉下去了,输出扭矩也会降低一点。
但是双离合换挡换得很快,200毫秒的时间内,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基本上是没变。
所以说双离合器的离合器片,在整个换挡过程中,不会像手动挡要缓一缓,再慢慢接上去。
「ho」高速运转,「chua」一下就接上去了。
就好像是火车还在开,你不是等它停了走上去的,是火车在往前面跑,你也在往前面跑,跳上去就扒门,就和印度人上火车很像了。
就会承受比较大的摩擦力,就容易过热了。
双离合换挡逻辑没有预判性
除了结构上的问题,控制换挡的机构影响也是很大的。
复杂的交通环境下,电脑控制不如人脑
双离合变速箱,电脑控制换挡,手动挡是人脑控制换挡,对吧?复杂的交通环境下,现在的情况来说,电脑还就真的是不如人脑。
这是因为双离合自动控制系统,采用的一种叫做事后控制,或者叫做反馈控制的模式来管理变速箱换挡,算是目前比较难解决的漏洞之一。
土话啥意思?自动系统是没有预测能力的,只能通过传感器来收集信息,再通过控制计算机算一算,反馈给执行机构来执行换挡。
就是没有办法像人脑一样的。我们人脑,“「哦」前面有个路况,我要刹车了,2挡我就不升了。”这个叫预测,对吧?
但电脑不行,它是要所有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就要升,哪怕是马上就要刹车了,还是会下令先把2挡给升上去。
堵车时,双离合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可以说有些情况下,双离合反而比人脑要笨很多。
这个时候再堵车,要命了,变速箱就反复换挡:1、2。
条件到了,升到2;停下来,又降到1;条件到了,升到2。
1、2这么来回搞来搞去,嘴巴说说都会别了,对不对?它摩擦来回搞就更加麻烦了。
始终处于滑动摩擦的状态,是要产生大量热量的,就很容易引发事故了。
手动挡来说,有经验的老驾驶员、出租车司机,堵车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顿挫的,也就不会存在烧离合的问题。
双离合和手动挡有点像,实际差很多
总的来说,双离合和手动挡虽然有点像,但实际上差别挺大的。
因为双离合本身追求的就是换挡快,所以才引入了2套离合器。
因为要放2套离合器,就要妥协一些东西,所以才会出现刚才我们说的后续一系列的问题。
特别是刚进入国内的时候,双离合问题真的比较多,导致现在还有很多人说,看见双离合:“这车能买?不能买!”
双离合那么差,为什么国产车抢着用
现在双离合到底怎么样?
多年发展下来,是毛病没有改进?还是说它改进的地方是说服我们去忍受困难的销售能力?到底是闹哪样?
大众明明吃过亏了,为什么国产品牌也纷纷硬着头皮再去吃一回?有什么不同?
国产的双离合到底能不能用?
关键词:双离合
想知道这些很简单,资料、论文、结论、案例,通通都给你整理好了。
关注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双离合」,就能看到了。
我这个公众号,每天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自己喜欢的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
这期视频,我试驾了212 T01长风版,不得不说这车真多好玩,什么坡随便就上。当然,日常开也是十分有范,特别出片。
在汽车消费领域,公众人物的选择往往具有风向意义。世界冠军教练王皓,从腾势 D9 车主到体验腾势 N9,亲身见证了腾势品牌在科技豪华道路上的进阶。
百科小知识!快3全面计划平台攻略三期
娜娜姐愿称之为汉DM-i乃至汉L DM-i最大的对手,它就是领克旗下的全新中大型插混轿车领克10 EM-P。这是一台亮点多多的车型,全系都有插混四驱系统,而且激光雷达也是标配,实际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当“瓦罐”遇上新能源 海豹06DM-i旅行版能否定义“诗与远方”?
中大型混动轿车市场的“破局者”领克10 EM-P迎来首秀
艾瑞泽8 PRO征战秋名山,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性能对决,更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与文化自信的彰显。它打破了“合资至上”的偏见,用事实证明中国车也能在世界级舞台上展现非凡的性能魅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质”造,艾瑞泽8 PRO正书写着中国汽车的崛起之路。
一分钟详解!快3精准计划分析
7月1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奕派科技)正式对外发布销量数据,6月单月交付26089辆,同比增长76.3%。
领克10 EM-P:20 万插混轿车“大满配”长啥样?
2025年7月3日,小鹏汽车全新AI智能家庭SUV——小鹏G7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9.58万元起。
超5米车长、3米+轴距、20万元级,全新中大型轿车“领克10 EM-P”吸引力大了些
在紧凑型SUV市场上,运动、时尚、高颜值一直是韩系车的几个标签。现代途胜L就是这样一款车型,有着不错的颜值,宽敞的空间,还有不错的动力。但是令人纳闷的是它的销量却十分的尴尬,在5月份仅卖出了1120辆,从销量就可以看出现代途胜L并没有得到消费者认可。其实,在我个人看来现代途胜L这......
奶爸运动车?领克10 EM-P,到底行不行?
全民智驾 秦统天下:以安全之名重塑标杆
全系标配冷暖两用车载冰箱!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10.98万元起
合资SUV“自砍一刀”,配自动挡+6个油,才7.79万,比亚迪不香了
【百科一览】:快3 的全面计划玩法数据
兄弟们,本期视频含米量很足。百万要用小米手机和小米AI眼镜来拍小米YU7试驾,NVH忘记分享了,静谧性真的很不错!
瑞虎8L长虹版指导价14.77万元,限时售价12.77万。2.0T+8AT的动力组合,2700mm的轴距以及超大的后备箱。放在这一价位还确实挺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