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理想的2025:来财来财!

理想的2025:来财来财!

元汽智驾 1001浏览 2025-03-17 IP属地: 未知


 

文/王俣祺

 

导语:年销50万的理想净利润却大滑坡,AI当然是未来,但李想要想赚钱还得靠造车。

 

 

收入挺高 利润拉垮

 

在理想公布2024年财报数据的当晚,资本市场快准狠地给出了反应,美股盘前股价直接下跌了3.2%。

 

尽管理想的营收从1239亿元增长到了1445亿元,日均进账4亿元,但净利润却从118亿元大幅下滑到80亿元。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让外界对这家新势力销冠的健康状态产生了质疑。

 

去年4月,理想L6凭借23.98万元的起售价杀入了20万级市场,这款理想的“价格屠夫”在9个月里卖了19.2万辆,成为理想当时绝对的销量担当。

 

但这之后的代价就是,单车均价从32万降到了27.68万元,L6的毛利仅有L9的60%。

 

这种标准的“以价换量”直接导致了理想的毛利率从21.5%降到了19.8%。

 

而且中金公司也在分析里指出,理想的免息政策以及产品组合调整对毛利率形成了短期压力,预计2025年Q1还会维持在19%的水平。

 

更要命的是,理想曾经的增程技术红利也在慢慢消失。

 

去年第四季度,理想增程车的市场占有率环比下滑了2.1%。

 

今年开年的头两个月,交付量更是从4万辆跌到了2.6万辆,销冠也是连续被小鹏夺走。

 

由此可以明显看出,消费者对于理想曾经带起的增程风潮的新鲜感正在慢慢消失。

 

 

“知错就改”才是好企业

 

在财报会议上,李想承认2024年对于理想来说是一个战略调整年,从结局来看,理想可能还得再调整一年。

 

今年2月行业内就传出了理想的一个“大瓜”,总裁马东辉接管产供销联席会,而李想则转向专注AI战略。

 

对于这一转变业内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有行业分析师就指出,理想此前依赖李想个人决策的“产品经理式管理”已难以适应千亿规模需求,矩阵型组织2.0升级是必要但充满挑战的变革。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技术+运营”的双轨制虽然能缓解双线作战的压力,但也带来管理复杂度提升的隐忧。

 

而李想在这次的财报会议上也是正式辟谣,表示自己并不是“ALL IN AI”,对于造车部分的业务还是会亲自盯着。

 

这么来看李想对于利润问题还是很拎得清的,会议上也是明确了理想在AI方面的投资必须依靠自身造血。

 

毕竟李想在去年的会议上就曾经强调过:“我们不做烧钱的AI军备竞赛,每一分投入都要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体验。”

 

这种务实的态度和友商们还是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现在许多车企都面临AI研发导致的资金链紧张,理想却稳扎稳打,将研发的前提放在了现金储备上。

 

CFO李铁就透露:“我们预留了2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应对AI研发和极端市场环境。”

 

 

理想造车的二次起跑

 

其实理想的困境从去年年中就已经开始,而它旗下首款纯电MPV MEGA的失利正是转折点之一。

 

这款定价55万的“未来感MPV”,因为奇葩的造型和充电网络的不足,全年只交付了1.22万辆。

 

李想在内部复盘会上就曾说过:“我们高估了市场对激进设计的接受度,更低估了补能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有其他媒体就分析指出,MEGA的失败暴露了理想在高端纯电市场的品牌认知短板,短期内难以撼动蔚来、奔驰在该领域的地位。

 

在这一背景下,理想就把今年定为了纯电反击的一年。

 

今年7月即将发布的i8定位30万级家庭纯电SUV,配备了5C超充技术,12分钟就可以补能500公里;

 

而下半年计划推出的i6则是瞄准了25万级市场,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

 

同时为了配合新车上市,理想计划在年底前建成4000座超充站,虽然比原计划少了20%,但是仍然算是行业里领先的了。

 

 

李想的造车哲学

 

别看今年理想销量比巅峰时候有些下滑,但毕竟曾经是能爬上山顶,李想对于造车的理解还是有一套的。

 

从L9主打的“移动的家”到现在i8的“家庭智能空间”,理想的新车始终是围绕着家庭用户的需求展开的。

 

李想曾经在内部会议上多次强调:“我们不是要做所有人的车,而是要做家庭用户的首选。”

 

同时,在此前的公开采访中,李想把家庭场景作为AI战略的入口,计划通过“理想同学”来覆盖车、手机、家居等多个终端。

 

而且,李想推崇的“灰度管理”在这回新都战略调整中也有体现,新的纯电车型就会采用“i8走高端+i6走量的”的双线策略,超充站建设随时进行动态调整,AI投入也准备分阶段推进。

 

界面新闻的分析就指出,理想通过矩阵型组织2.0,试图在保持创新活力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避免重蹈2022年理想ONE换代危机的覆辙。

 

今年对于理想来说,是必须自证造血能力的一年,而理想沉淀这么久的成果也得用新车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写在最后

 

过去理想认为产品好就一定能赢,但从现在市场的厮杀程度来看,车可能只是入场券。

 

而无论李想曾经的造车理念还奏不奏效,理想想要继续发展都没有退路了。

 

理想新的一年“搞钱”能不能顺利,答案或许就藏在i6和i8上市后的表现之中了。

 

 

 

文章标签:
汽车历史
 
相关推荐
元汽智驾 2451粉丝    1189作品 关注 一起体验智能科技汽车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