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缺芯已成过去式?这些车企恐怕要说“NO”

缺芯已成过去式?这些车企恐怕要说“NO”

汽车评说 4.3万浏览 2022-10-14 IP属地: 湖北

时至今日,芯片短缺带来的“余震”仍然困扰着汽车行业,这场2020年掀起的“缺芯”潮平息地似乎比我们想象中要慢,不少车企仍然面临着缺芯压力。AFS全球汽车预测副总裁Sam Fiorani推断,汽车行业可能要到2023年或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从芯片短缺中恢复过来。

据德邦证券统计,今年三季度,海外主流芯片大厂的MCU产品持续紧俏,最长交期达52周,且普遍呈现涨价态势。虽然已经渡过了芯片短缺最危急的时刻,但可以看见汽车芯片需求依然非常坚挺。并且,我国汽车芯片对外依赖度高达90%,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进程加快,芯片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由于芯片短缺,不少主流合资品牌的畅销车型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缺芯已成过去式?这些车企恐怕要说“NO”

汽车芯片短缺,给厂商和消费者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车企厂商的产能被迫收缩甚至减产,传导到消费终端就是提车时间普遍延长,相信不少买车的消费者也感受到了。

芯片短缺之下,谁都不能从危机中幸免,包括自产芯片的比亚迪也都出现交车延期现象。据了解,比亚迪宋/秦/唐等爆款车型交付周期在4-5个月,其余车型在2-3个月左右。连比亚迪的日子都不是那么好过,其他主要依靠芯片供应商的车企可想而知了。

以汇聚全球丰富资源的长三角汽车产业为例,一些主流新势力品牌和主流合资品牌都在遭受着缺芯影响:特斯拉Model Y一个月内可以交付,Model 3需要12周才能交车;蔚小理在售主力车型在两个月内即可交付,新车型蔚来ET7、理想L9交车需三个月以上;大众ID.系列交付周期也在1个月左右。

缺芯已成过去式?这些车企恐怕要说“NO”

缺芯似乎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新常态。面对这一难题,不少车企也做出了各不相同的应对策略,有的在不断加强芯片自主研发,如比亚迪、吉利等,有的则在加强与芯片厂商的深度合作,如北汽、上汽、一汽、广汽、通用汽车、大众集团、福特汽车等车企选择与芯片企业联手,拓展芯片产业链。

然而芯片研发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不能立时三刻解决车企缺芯的燃眉之急,为应对芯片短缺带来的冲击,以最大限度减少因减产或停产造成的利润损失,不少车企会优先保障高端车型和畅销车型的芯片供应。

宝马集团总裁此前表示,由于将芯片优先供应高端车型和SUV生产,宝马获得了较高的利润率。其他车企也不例外,比如上汽通用优先供应凯迪拉克,大众集团芯片向其高利润或高单价的奥迪、保时捷等豪华品牌倾斜。

缺芯已成过去式?这些车企恐怕要说“NO”

在芯片短缺且集团内优先豪华品牌的情况下,如何兼顾权衡自身车型,合理分配芯片配置,对车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这对于老牌王者车企上汽大众来说,今年销量依然能够位列头部行列实属不易,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官方数据显示,上汽大众9月批售13万台,同比上升4.1%,零售12.2万台,同比上升20.5%,守住了车企销量排行榜第三的位置,已连续4个月实现批售、零售双增。尽管受制于缺芯影响,豪华品牌上汽奥迪仍在起步中,销量方面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损失,但上汽大众还是展现出了强大的体系实力。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是上汽大众主力车型的焕新集中期,累计推出超10款新车型,包括帕萨特、途观L、途昂、朗逸、凌渡L、威然、ID. 家族等等,车型产品涉及轿车、SUV、MPV、新能源车,自身产品线众多也保障了上汽大众可以和消费者的选择无缝接轨。

缺芯已成过去式?这些车企恐怕要说“NO”

芯片短缺一度让全球车企备受煎熬,持续了近两年的“缺芯潮”将何去何从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在缺芯成为行业新常态的当下,车企们仍需打起精神,全力以对,同时,我们也期待芯片危机能早日化解。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汽车评说 2388粉丝    1515作品 关注 汽车评说 分析汽车资讯
推荐作者
弯道看车 关注
资深车评人,前《深圳特区报》汽车部主任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悦行江西 关注
和你分享有趣、新鲜和汽车有关或无关的事!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