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续航1500km的凝聚态电池将彻底“杀死”油车?事情又有了变数

续航1500km的凝聚态电池将彻底“杀死”油车?事情又有了变数

车知事 0浏览 2023-05-04 IP属地: 重庆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自驾出行人群数量基本已恢复到2019年水平,长途自驾出行续航问题不可避免,尤其是对于纯电车型而言,上高速,简直成了很多车主心中的“噩梦”。此次五一假期也再次挑起“纯电车不宜上长途高速”的质疑。

图片

从网上、朋友圈等地方处处可见纯电车主的抱怨,排队2小时,充电1小时,一天中几乎有半天时间浪费在了汽车补能过程中。看着燃油车进站10分钟即可离开的画面,让纯电车主羡慕不已。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目前存在较大续航焦虑的大部分都是早些年第一批、第二批的新能源车,续航普遍都在400km甚至以下。而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纯电车型续航基本都在500以上,即便上高速,续航焦虑也相对较小。

图片

不过,这种所谓的焦虑现象很快将得到改善。因为宁德时代全新一代电池——凝聚态电池即将面市。这种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能达到500Wh/kg,要知道宁德时代在2021年发布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60Wh/kg。仅两年时间,凝聚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提升超过3倍。

图片

据悉,最新的凝聚态电池用了一种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构建出微米级别的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电池动力学性能,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续航方面可达到1500km以上,充电3分钟即可达到500km的续航,全部充满预计也仅需10~15分钟。

图片

1500km什么概念?这预示着你在满电的状态下从北京到上海中途完全不需要补能,从重庆到杭州最多也只需要充电3分钟,即便在高速状态下电池存在高消耗问题,也基本能保障1000km以上的实际续航;而全部充满最快10分钟的表现也基本等于油车一次加油的时长。这一步将彻底改变纯电车型充电慢、续航焦虑等问题。

图片

根据消息,凝聚态电池极有可能在今年实现量产。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纯电车型将彻底“杀死”燃油车呢?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

近日也有消息传出,人造汽油已经接近研发成功。这种汽油与传统汽油不同的是,它的主要成分为氢化物,因此它在燃烧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像一氧化碳这样的有害气体,仅存在少量的碳排放,几乎可忽略不计。总体而言,人造汽油是一种相对环保和安全的燃料,基本符合世界各国绿色环保的发展观念。

图片

更重要的是,这种人造汽油的成本每升仅需3元左右,也就是说,它的使用成本也很可能控制在4元/升以内,这几乎是目前在售汽油价格的1/2。一旦普及,未来燃油车的用车成本也将大大缩减。

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目前仅仅掌握在英国手中。其原理类似于德国研制的合成燃料——eFuel,这种燃料在燃烧工作过程中,氢由绿电解水获得,而碳则从空气中通过捕捉来完成,最终重新释放到大气,理论上碳的净增量为零。

图片

归根结底,在中国新能源领域发展如火如荼,甚至要席卷全球的时刻,欧美各国倡导的所谓新型燃油的本质均在于:不愿放弃上百年在燃油车领域的先进技术。因为他们明白,一旦全面进入新能源赛道,那么中国将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虽然目前我们自主品牌诸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想要获得欧美各国的全面认可还尚需时日。而欧洲的新型燃油一旦普及,那么燃油车也极有可能“起死回生”,继续保持甚至扩大其全球市场占有率。毕竟燃油车与纯电动车型各有优势,也各自拥有众多的拥趸者。

图片

预计未来,每当纯电汽车在续航与充电效率领域有所突破之时,燃油车领域也同时会有更环保、成本更低廉的新型燃料诞生。因此,笔者认为电车和燃油车二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共存态势,谁也没有“杀死”对手的绝对把握。

写在最后

当纯电车型与燃油车的用车成本无限接近时,二者的势均力敌之势更加严峻。而这个时候能决定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只有一个:价格!因此,未来不论是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还是欧洲的人造汽油,一旦全面普及,一场价格战终究是不可避免。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知事 1.3万粉丝    7237作品 关注 对汽车知识了解的小文青,不苟同、热心、占花儿,哪哪都有他。
推荐作者
凤眼观车 关注
来一起快乐的撩车吧!
汽车新说 关注
一个有关于汽车的漏网之语,正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新车部落 关注
与新车部落一起玩转汽车行业!
华南车市资讯 关注
立足华南区域,打造本地化的汽车资讯,接地气的专业汽车报道。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