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车市格局剧变!日系加速脱钩,德系抱紧中国大腿

车市格局剧变!日系加速脱钩,德系抱紧中国大腿

1号车盟 0浏览 2023-09-05 IP属地: 福建
前段时间,日本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引发全球民众反感,日本高层甚至采取卑劣行动对反对情绪较高的中国倒打一耙,国民反感情绪到达顶峰。
图片
核污染水排放后将给全球海洋生态及沿海地区民众生活环境带来何种影响我们先暂且不论,就说日本核污染水排放事件真的不是日系车企的催命符吗?
日系车企衰败速度或“全面提速”
早在核污水排放之前,日系车就已经开始在华频频走下坡路了。
图片
一是一直以来日系车经济省油的优势,在国产品牌发动机热效能技术的发展下,已经没有明显的优势了,且随着国内混动及纯电技术兴起后,日系车“省油”的优势更是荡然无存。加之日系车企对于电动化转型方面一直是持有怠慢态度的,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步伐上是远落后于中国的自主品牌的;
再来就是日系车企的诚意不够,即使在不具备优势的新能源汽车时代仍旧妄想能够实现品牌溢价,这就形成了在车辆价格高于自主品牌的状况下,配置表现却远不如自主品牌,严重低估了中国市场及中国消费者。
图片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市场新车价格的不断下探,日系车保值率“高”的强项也饱受冲击。同时,日系车的车漆面薄、钣金差、动力弱、安全性不好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共识”。可以说,早在日本核污水排放之前日系车企在中国市场的局面就是“要啥没啥”。
今年上半年,日系车企三巨头销量在华无一例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丰田中国上半年销量87.94万辆,同比降幅2.8%;本田中国上半年销量52.96万辆,同比降幅22%;日产汽车态势就更不容乐观了,上半年销量35.85万辆,同比降幅24.4%。
图片
日系三强在华的日子都尚且不好过,更不用提三菱、英菲尼迪、马自达等边缘化品牌了。但随着日本核污水排放,日系的在华之路只会更难走。
虽然说核污水排放后对于海产品、护肤品、饮料等类型的产品影响比较大,但是日系车的进口原件是否存在核污水污染目前仍尚未可知。即使它们在中国出售的车型,仅有极小部分原材料是从日本进口,但面对遍地的产品能力比日系强、价格比日系低的自主品牌,中国用户又何须舍近求远来选择日系品牌呢?
而进口原材料遭污染并不是关键因素,基于日本核污水排放的不负责任行为,大部分国人对于日本的抵触情绪空前高涨,“支持国货”“日系车企好好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质量”等言论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还有人在比亚迪宋Pro DM-i车友圈中特地“赋诗”一首,暗讽日本自古以来祸害中国的狼子野心。
图片
本来日系车企虽然干啥啥不行,可到底有那么多年的造车历史在,或许还能救一救。这核污水一排放,加速了日系在华的民心流失,只怕下滑趋势将迎来再提速。
要自救不如学学德系?
但日系车企并非没有转圜的余地,比如说成都车展上宝马就为日系车企作出了一个良好的表率。
今年的上海车展,宝马MINI中国因展台冰淇淋只放给外国人,而拒绝发放给中国人被指在车展区别对待,而后宝马用反问式语气回应再度引发公众不满,在华品牌形象遭遇重创。但到了成都车展宝马就想出了新招儿,宝马外籍高管高翔在成都车展上全程用中文交流,并演唱了一首中文歌《成都》,种种举动被称为是宝马对中国市场的“告白”。
图片
当然德系车企在华的表现还有一些可圈可点的选手,比如直接宣布和中国车企合作开发车型的大众,在成都车展前一个月又宣布和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旗下子品牌奥迪也和上汽集团开始签署战略备忘录。
图片
而从目前仍处在日本核污水排放事件影响下的日系车企和频频向中国市场“示好”的德系,我们明显地可以看到目前合资车企在中国的两条分化路径,一边是意识形态还在停留在燃油车时代原地踏步的“古董派”;一边是意识到自己再也不能躺着挣钱而开始采取策略的“觉醒派”。
如今,合资车企的发展分化之路已经初显,未来合资车企们还将如何分化?在华发展之路又该走向何方呢?这大概是还想稳住中国市场的合资车企们都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
 
相关推荐
1号车盟 2.1万粉丝    6207作品 关注 专注汽车,深度传播。
推荐作者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车瘾AA 关注
聊聊车,说干货,不以老师自称,不以车评人自居,只是几个有车瘾
Soul车 关注
资讯类自媒体
玩车专家V 关注
有关汽车一切玩法尽在其中,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汽车新体验!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