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马晓蕾
编辑 / 张霖郁
设计 / 赵浩然
来源 / The Verge,作者:Andrew J. Hawkins
经过多年的部署和烧钱大战,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和通用旗下的Cruise在自动驾驶大战中脱颖而出。而Cruise由于一场Robotaxi将行人卷入车底的车祸,被吊销了无人驾驶营运和上路两大许可。业务暂停的同时还面临州政府高达150万美元的罚款。 自动驾驶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立法者和劳工权益倡导者呼吁打击自动驾驶汽车。 而另一家技术领头羊Waymo也没有坐以待毙。多年来,它一直宣称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有可能比人类驾驶更安全。现在,该公司表示它有数据支持这一说法。 Waymo的自动驾驶系统名为“Waymo Driver”,号称实现了L4自动驾驶能力。2023年Waymo 已提供了70万次载客服务,无人驾驶里程达710万英里(约1136万公里),其中凤凰城为534万英里(约854万公里),旧金山为176万英里(约281万公里),洛杉矶则是4.6万英里(约7.4万公里)。 Waymo对这713万英里(约1136万公里)的完全无人驾驶里程进行了分析,并将这些数据与人类驾驶进行比较,数据主要涉及造成人员伤害的事故和警方报告的车祸。这也是该公司首次仅研究完全无人驾驶里程,而不是自动驾驶和有安全员在场监控驾驶的混合里程数。 结论是什么? Waymo的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导致人员受伤的概率比人类驾驶低了85%;发生警方报告的车祸概率比人类驾驶低了57%。与人类驾驶员在Waymo运营的城市中驾驶相同距离的车辆相比,估计减少17起引起人员受伤的事故和20起警方报告的车祸。 Cruise因伤亡事故正面临多年来最严重的危机,Waymo是在这一时间点上发布了这一数据,他们表示此次安全分析报告在时机上只是一个巧合,Waymo的安全研究和最佳实践主管特伦特·维克托(Trent Victor)表示,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公众了解,并非每家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都是一样的。 维克托说:“我们想做的是提供一个更清晰的画面,让人们看到Waymo和其他自动驾驶汽车公司之间的区别。另一个区别是,我们正在负责任地扩张。” 该公司正在使用公开数据得出结论,并邀请了第三方研究人员。Waymo和其他自动驾驶运营商必须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NHTSA)报告每一起撞车事故,这也是该机构对美国自动驾驶汽车披露做出的实际行动。 Waymo的百万英里里程并非完全没有事故发生。该公司表示,在所有三个城市的共700多万英里(约1136万公里)的行驶过程中,其车辆仅发生了三起导致人员受伤的碰撞事故:两起发生在凤凰城,一起发生在旧金山。据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Waymo安全研究员克里斯托弗·库萨诺(Kristofer Kusano)称,这三起事故均为轻伤。 另一种方法是看每百万英里行驶中的碰撞率。人类司机是每百万英里2.78起事故。Waymo无人驾驶汽车仅为0.41。 该研究最大的难点之一是在将自动驾驶车辆与人类驾驶员进行比较时,如何控制各种变量。为了进行公平的比较,Waymo需要解决数据中的统计偏差问题,比如人类司机有没有报告轻微的碰撞事故,或者驾驶条件的差异。 例如,Waymo的车辆在三个城市的固定区域内行驶,不包括高速公路。人类司机不会避开这类道路,也往往不会报告某些低级别的碰撞事故,比如轻微的剐蹭。相比之下,法律要求Waymo报告每一起与其他车辆的接触事件,无论多么轻微。因此,Waymo需要调整模型来考虑这些因素。 Waymo的分析囊括了警方报告的撞车事故中的瞒报情况,或者从自然驾驶研究数据库中得出一些结论。该公司引用了对过去12项研究的文献回顾和一本比较自动驾驶汽车和人类撞车率的书。 Waymo的安全研究员、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约翰·斯坎伦(John Scanlon)说:“我们的目标是说,如果人类在与自动驾驶汽车类似的条件下驾驶,那么人类的碰撞事故率会是什么样的。” 此前,Waymo与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联合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和亚利桑那州凤凰城3多万英里(约4.8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过程中,Waymo自动驾驶技术Waymo Driver未造成人身伤害索赔,而人类司机为每百万英里1.11起索赔。 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现状非常不稳定。许多人表示对这项技术持怀疑态度。Cruise事件以及最近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的召回,都只是大量负面新闻中的一小部分。这些负面消息让很多人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只是噱头,比人类司机更危险。 利用数据和统计分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辩护,Waymo在这一点上比其他自动驾驶汽车公司走得更远。Waymo坚持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是解决交通事故死亡危机的一剂良药,而美国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约为4万人。该公司经常指出,无人驾驶汽车不会醉驾、疲劳驾驶或分心驾驶,能够避免经常导致车祸和死亡的人为失误。 2022年,该公司发表了两篇科学论文,将自动驾驶汽车的性能与人类驾驶进行了比较。第一篇分析了碰撞即将发生时的反应时间,另一篇则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来评估自动驾驶系统避免碰撞的能力。 Waymo 还试图通过模拟近十年来发生在亚利桑那州的数十起真实致命车祸来衡量其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这家从谷歌分拆出来的公司发现,在两车相撞的情况下,用机器人引导的车辆取代其中任何一辆车,都几乎不会造成死亡。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道路上的自动驾驶汽车数量远远少于人类驾驶的车辆,因此可用于得出结论的数据也较少。人类在发生致命撞车事故之间的行驶里程接近1亿英里(约1.6亿公里)。一些专家断言,我们需要自动驾驶汽车行驶几亿英里后,才能开始对安全性进行更有意义的比较。 但Waymo的努力似乎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公路安全保险协会首席研究官戴维·祖比(David Zuby)说:“这些报告代表了Waymo为评估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与人类驾驶安全性的比较而做出的努力。结果令人鼓舞,代表着我们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理解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其他研究人员也同意这一观点。密歇根大学交通研究所研究员卡罗尔·弗兰纳根(Carol Flannagan)说:“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动驾驶汽车的碰撞率低于人类。而自动驾驶何时比人类司机更安全是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中型车投诉指数2240.4,环比下滑9.13%。秦L排名首位,降价增配仍是车主投诉的焦点。
奕派科技重磅发布“未来之翼”战略,央企新势力乘风启航
2025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正式成立,这不仅是企业名称的更迭,更是代表长安汽车正式升级为肩负国家战略的汽车“国家队”。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紧凑车投诉指数2096.55,环比上涨22%。英朗排名首位,投诉指数大涨67.2%让其持续霸榜。
从军车到民用车,东风安全血脉的岚图答卷
环保责任双先锋,DHL快递中国区再度荣登ESG先锋案例双榜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央企科技+用户思维:奕派科技发布“未来之翼”战略,打造用户型汽车科技公司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此次发布会不仅是东风奕派科技整合优势资源、焕新品牌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携手华为给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央企新动能,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可靠、智能、舒适的出行解决方案,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在技术自研与用户服务融合领域迈入新阶段......
如何实现品牌跃升?
2026款东风奕派eπ008六座版焕新登场,17.36万起享座座头等舱体验
车圈大事 奕派科技正式成立,2026款奕派008六座版上市
8月1日,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战略发布会暨新车发布会在武汉隆重举行。
近日,汽车门网公布了2025年6月投诉指数数据,其中SUV投诉指数5795.4,环比上升2.08%。宋L DM-i排名首位,虽然投诉指数下滑幅度达到42.66%。
新央企赋能 长安启源全面发力 #央企新能源当然选启源 #新央企新启源 #智能移动生活家 #长安启源Q07
WAIC 2025:开普勒大黄蜂挑战8小时直播圆满收官,引领具身智能商业化新征程
测试100分,实战为0?理想i8挑战8吨卡车成争议!智能化加持安全?
2025上半年比亚迪全球市场销量情况
多家奔驰4S店倒闭,BBA豪华局,正在悄然落幕?
对想入手A0级精品车的小伙伴来说,极狐T1绝对是近期的关注焦点。上周官图刚一发布,不少人都觉得造型惊艳,精致感十足。再加上比大多数A0级车大一圈的车身尺寸,以及2770mm的超长轴距,大家脑海中瞬间搭建起了T1的初印象:大空间大概率是板上钉钉,外观这么精致、内饰一定错不了。这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