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IBM助力延锋汽车提升研发效能,加速体验驱动的数智化转型

IBM助力延锋汽车提升研发效能,加速体验驱动的数智化转型

车闻天下 912浏览 2024-04-02 IP属地: 北京

北京2024年4月2日 /美通社/ --  全球汽车产业正从传统工业时代向数字化时代大步迈进,随着新兴数字化技术与汽车产业加速融合,汽车产业中心正在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后市场服务转移,传统汽车价值链面临重构。根据eworks与IBM联合发布的《2023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报告》,97%的汽车行业企业已经开始了数字化转型之旅,八成企业处于局部部署及更高阶的阶段,四成企业已经进入全面部署阶段、深化阶段和创新优化阶段。

IBM助力延峰汽车提升研发效能,加速体验驱动的数智化转型
IBM助力延峰汽车提升研发效能,加速体验驱动的数智化转型

在过去几年里,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延锋汽车")携手IBM 团队,从实现外部到内部订单的自动化转化、解决全球工厂车间的高速数据传输问题,到用企业级工具替换开源工具实现高可用数据抽取,再到利用 AI 赋能的解决方案实现核心生产设备的产能测算和规划,始终积极践行"数据为先"的策略,为国内的汽车行业乃至智能制造行业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为延锋汽车旗下子公司,延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延电科技")专注于智能座舱领域,以座舱域控制器为核心,融入交互智能、场景智能与个性化服务的座舱电子系统,协同内饰、座椅、安全等用户接口产品的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智能便捷的交互体验,助力汽车制造商探索未来移动空间,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汽车座舱电子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延电科技通过部署 IBM Engineer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ELM) 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建设内部系统平台、强化研发流程、优化管理体系,与IBM长期携手共创,成功加速研发和运营的全链高质量转型。

行业门槛不断提升,车企研发需要提质提速

如今的中国汽车产业可谓"百舸争流",一方面体现在交付速度,开发到落地周期从以往至少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缩短到一年甚至更短;另一方面,软件占比越来越大,消费者体验对智能化的要求更高。以高效研发为牵引,成为车企打赢价值战的致胜关键。

延电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凡表示:"如果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part of life(生活所需),智能汽车正在变成我们的partner of life(生活伴侣)。汽车能够提供不同的服务和感知,为使用者提供固定移动空间中的愉悦感,打造一种新的体验、生活方式、新的社交方式。为此,延锋汽车正在产品技术、流程、人才、IT架构和数据等各个维度全力推动创新,通过数字智慧的注入让汽车更富灵性。"

延电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李凡
延电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 李凡

当前,国内很多汽车企业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研发体系,研发工具的应用比较普及,信息化水平比较高,但仍然面临研发流程冗长、难以适应新的汽车生命周期等问题。协同研发正成为优化研发流程、提升研发效率的关键。随着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创新迭代和项目交付高速并行,质量管理难度也不断提升,客户对供应商的体量和质量追溯能力要求也越来越严苛。

延锋汽车
延锋汽车

 

座舱域控制器(Cabin Domain Controller,CDC)
座舱域控制器(Cabin Domain Controller,CDC)

 

显示屏
显示屏

这对于此前的延电科技是一个挑战。以延电科技与某头部汽车企业的合作项目为例,客户要求供应商需要具备AutomotiveSPICE认证(由欧洲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共同策定的"面向汽车行业的流程评估模型"),且对需求追溯的要求细致而全面,需要从客户需求出发,关联到系统需求、软件需求、架构设计以及测试用例等多个环节。而此前延电科技采用的是传统的Excel表格方式,需求颗粒度难以达到客户要求的标准,内容维护也困难重重。此外,延电科技也希望向内审视、提升自身研发和业务能力,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覆盖度、测试覆盖度是否已妥善完成。

IBM ELM助力产品质量提升

IBM Engineer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ELM) 是市场领先的高效研发管理解决方案,由系统和软件工程管理工具构成,可提供从早期设计到最终车辆检验和认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开发管理。它还可简化汽车合规以及各项标准概述的法规要求的遵循流程,包括 Automotive SPICE (ASPICE)、ISO-26262、SOTIF、ISO/SAE 21434 和 WP.29。

基于对IBM ELM平台的沿袭和其追溯功能的认可,延电科技选择了与IBM 携手共创更高效的ELM平台,目前主要采用了其中三大模块,来更好地协调应用程序开发活动,并监控其质量和功能。包括:

  • DOORS Next 需求管理。不仅具备需求管理功能,支撑需求协同与需求开发技术,同时新加入了 AI 能力,对于需求的高质量提供了系统保障。借助 Watson AI 的强大功能从编写源头提高工程需求的质量。同时将缺陷成本降低达 60%、将手动审查成本降低 25% 并加快产品上市。

  • Rhapsody 设计。涵盖架构设计、代码生成、需求模型仿真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支持整套的 AUTOSAR 框架,工程师可以进行完整的 AUTOSAR 设计,并与需求、测试、任务、计划、缺陷等建立联系。

  • EWM 工作项。涵盖计划、变更、任务、缺陷等内容。EWM 作为工作流程管理模块,不仅涵盖了项目管理、计划管理、任务管理、变更管理,同时支持了问题管理包括:问题管理、Issue 管理、缺陷管理等不同业务内容,另外还支持代码仓库管理和 CICD,通过工作流支持 DevOps 和更多的开发管理模式,保障研发工作流程有序、高效、敏捷。

通过IBM ELM,延电科技的核心目标是全面提升公司产品质量:一方面在需求管理、设计、测试用例等环节,IBM ELM可以帮助其量化评估相关质量;另一方面实现全流程的数据关联,可以实时看到软件产品的质量状况。

IBM大中华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软件事业部总经理、IBM中国华东华中区总经理邓晓晖表示:"如今,无论新势力车企还是传统车企,研发效能都是价值战的兵家必争之地。ELM工程生命周期管理平台作为IBM Rational软件研发平台的衍生和优化,已经在多个汽车头部企业得到论证。从Rational到ELM,IBM结合对汽车研发的认知,以软件为核心、协同软硬件开发至产品交付,为客户构建高效、高质量、高协同的研发管理平台。在与延锋多年的携手共创中,我们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领域都有紧密合作,帮助客户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将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融入全流程中。"

IBM大中华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软件事业部总经理 邓晓晖
IBM大中华区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软件事业部总经理 邓晓晖

对质量了然于心,才能真正降本增效

ELM与延锋汽车搭建高效研发运营体系搭建的理念不谋而合。目前,延锋汽车的工程师可以在ELM系统中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项目级别、开发标准快速融入工作场景,完成基于角色的交付,大大提高了交付速率和质量。

对质量管理全貌了然于心,在延电科技此前采用Word、Excel等工具时是难以实现的。如今,需求完成度、设计覆盖率、测试覆盖率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实施IBM ELM工具链做到"有问必答",从而实现各阶段质量数据的透明化,让质量管理向前置控制和预判转变,而不是后期被动检测。

IBM中国科技事业部汽车行业总经理许伟杰表示:"依托对数智化的理解和对汽车行业的长期耕耘,IBM在支持车企提升研发速度和质量、缩短产品上市周期等方面累积了独到的经验。IBM希望帮助延锋汽车提升数智化竞争力,更从容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并依托自身在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能力,在汽车研发、生产制造、营销、运营等方面探索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汽车产业转型与发展。"

IBM中国科技事业部汽车行业总经理 许伟杰
IBM中国科技事业部汽车行业总经理 许伟杰

在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降本增效是永恒的话题。延电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很多人所担心的不同,强调追溯性不会影响开发效率和交付速度,相反还提高了效率。"如果只盯着交付时间而跳过需求、设计环节,马上去做代码,看起来速度是快了,但最终质量未必有保障。"

在IBM ELM赋能效率上,模型复用可以节约不少力气。例如,借助此前项目做好的Rhapsody模型,可以根据新需求沿用、更新旧模型,增加或减少组件和其中的函数。此外,IBM ELM强大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也令该负责人印象深刻:"此前某项目被客户审核,客户指出详细设计环节存在不同名称,担心在项目的所有详细设计中可能存在疏漏。当时我们无法作答,因为内容分散在不同文档。"在IBM ELM的帮助下,该问题迎刃而解,通过Rhapsody创建不同的组件,可以更完整、更系统地为客户展示内容,从而获得客户的信任。

得益于IBM ELM在追溯性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延电科技在2019年通过了大众的Level 1评估审核,当时国内仅有两家供应商通过。更早之前,延电科技也借助ELM的前身RQM(Rational Quality Management)于2016年获得了AutomotiveSPICE Level 2的认证,并于2020年再次通过了AutomotiveSPICE Level 3的审核。

延电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李凡表示:"ELM作为一套端到端、全集成的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可伸缩、可扩展的研发流程一体化管理。在ELM的基础上,我们正在构建集成度更高、可持续优化的智能研发平台,进一步提升在降本增效、研发创新、技术积累等领域的水平。未来,我们希望和IBM做好‘一出一入'这两件事情:‘一出'是双方推动中国企业和中国模式出海,提高整个汽车产业的制造效率;‘一入'是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之外,双方投入更多资源在车联网等领域展开合作。"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车闻天下 998粉丝    4868作品 关注 分享汽车行业资讯。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海阔试车 关注
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一起聊聊汽车的那点事
车市动态 关注
分享汽车知识,传播汽车文化。
来试车 关注
汽车视频自媒体 试驾评测 汽车工作的Vlog 每周持续更新
21世纪车评 关注
21世纪专业汽车资讯,改装资深专家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