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之光,老司机心目中的“拉货神器。”
现在却有了完全不同的产品形象。
曾经的五菱之光是采用中置后驱平台的微面,也就是K-CAR级别的微型面包车,也可以叫做“MINIBUS”(迷你巴士)。车辆的细节比较粗糙,动力体验也比较一般;但是却有非常低廉的售价,作为客货两用车型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但是随着交通法规的不断完善,乘用车载货规则越来越详尽、越来越严格;于是面包车逐渐被皮卡替代,如果这种车型再不做改变的话,不用多久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于是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五菱之光EV”(电动版),这款车成为了标准的国产K-CAR。
先来看一组露营图片。
五菱之光EV采用四座布局,明显不是面向商用车市场;车身尺寸为3685*1530*1750毫米,轴距2600毫米,依然是微面的标准。但是此类车型的车头相对短小,大部分空间都让给了驾驶舱,所以内部纵向空间会足够大。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车辆具备空间拓展的能力,座椅放平之后可以变身为“床车。”
现在的床车有了新的名字:露营车。
露营车需要的是足够的水电,图片由车辆对外放电的展示,看来这辆车作为中短途露营车是可以胜任的。
再看一组图片,这组图片展示的是车辆实用性。
很显然,这辆车应当有盲窗版,也就是厢式货车版本;其后备箱里可以用于载货,但客运版是不允许如此载货的,否则就是客货混装!反之,有了货运版,这辆小车则可以作为个性非常鲜明的“流动酒馆”或者是“移动咖啡屋。”
在年轻人群中比较流行这些小创意,而五菱之光EV的价格注定不会高,所以选择这辆车做一些事情倒也可能是不错的方案。
再来讲一讲车辆的驱动平台,其采用的电动机型号为TZ155XZ230,是一台后置电动机;预计车辆会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整体桥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车辆自然是“后置后驱车。”后驱车的优势在于驾驶感受细腻,满载或重载之后可以提升驱动轮(后轮)的抓地力,前驱车则相反,满载或重载后只会降低驱动轮(前轮)的抓地力。
微型面包车、轻客和皮卡等交叉车型或商用车更适合用后驱,实用性会大幅提升。
但是这台电动机的最大功率只有30kW,动力显然不算强。
所以这辆车的主要适用场景就是城市道路或周边通勤,或者以轻旅行和露营为主的周边游;只是用一辆面包车通勤代步是不是会有些奇怪呢?这就要看五菱之光EV最终的版本会采用哪些涂装,又能给出多少个性化的改装方案了。
以下为五菱之光EV素车的样子。
K-CAR是一种极具个性的日系车特有车型,也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改装文化;五菱之光EV的出现算得上是一种汽车文化的引进,而既然要引进就需要配套的个性化改装方案。如果该车能够像五菱宏光MINIEV一样地推出不同的版本,在外观、内饰和改装件上多做一做文章;相信这辆车是有可能成为又一款畅销微型车的。
当然如果能推出一款插电增程混动版的话,哪怕动力弱一些,哪怕用1.0L以下的增程器,它的销量都会有望翻上好几番。
拭目以待。
路虎卫士OCTA无疑是卫士车型诞生77年以来最强悍、最全能、最奢华的卫士车型。
这是你能买到最强的越野车,4.4T V8+涉水深度1000mm+68mm宽体都只是基操,它能漂移你信吗?
入手微型纯电小车,为什么说奔腾小马更值得考虑?
哈弗品牌最经典的“方盒子”车型,最新起售价只要10万不到。
猛士M817:越野与智能的狂野交响,32.99万起!预售1小时订单破9000台!
7月17日,东风猛士科技与华为联合在武汉发布了猛士M817,并同步开启预售。作为一款定位豪华智能越野SUV的车型,猛士M817以“全栈华为、全域通达、全维安全”三大技术集群为核心,旨在为用户带来从城市通勤到长途穿越的全场景用车体验。预售价格方面,Pro版32.99万元,Max版3......
猛士M817:越野与智能的狂野交响,32.99万起!预售1小时订单破9000台!
领克900六座SUV女生自己开有多爽!
7月17号,长城哈弗品牌旗下紧凑级SUV哈弗大狗2026款正式上市,限时权益价9.89万元起。
猛士M817:越野与智能的狂野交响,32.99万起!预售1小时订单破9000台!
猛士M817:越野与智能的狂野交响,32.99万起!预售1小时订单破9000台!
纳米06,买车送景观阳台?
限量版英伦风越野座驾,路虎推卫士90特别版
加强无缝互联
全栈华为乾崑赋能猛士M817,豪华智能越野SUV可以这么玩
不出意外的话,刚刚在工信部亮相的星途星纪元E05,就是星途凌云的增程平替版。
全球首款的全栈华为乾崑智能越野SUV终于登场了!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以及鲸鳍通信,这一刻全栈华为的含金量具象化!能在越野SUV上感受到这么多的智能体验,越野爱好者和大型SUV用户大满足!城市和旷野,日常与远方,原来都可以兼得!真正诠释了“可城可野可远方”的含义。......
就让勇敢的人,先开着卫士OCTA去享受世界吧。
搭载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以及鲸鳍通信。
零跑全新C11与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到底谁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