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小米SU7在全国范围内遭遇了大规模的自动泊车功能故障。
这一事件的关键字是:同日、大范围,所以迅速引起广泛关注。这个事件,稍加联想就回令人想起速度与激情中的一个经典画面:影片中大反派赛弗为了夺取核武密码,“黑”了城市里的汽车,上千辆无人的“丧尸”车在街头拦截追杀目标,甚至还下起了“汽车雨”,画面可谓是相当震撼。
小米SU7故障为何“集中交付”?
查阅一下时间轴,11月14日,多名小米SU7车主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他们的车辆在自动泊车过程中出现了严重故障,车辆多次无故冲向其他车辆或柱子。跟据统计,截至11月20日,已有70多位小米SU7标准版车主宣称在11月14日中午至11月15日凌晨期间,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导致车辆发生剐蹭和碰撞。
14日事发当天“集中故障”之后,部分SU7车主在当晚表示基础版的泊车已经无法使用,次日15日又再次恢复。遭遇事故的小米车主迅速陆续自发成立了不少维权群向小米施压。
11月18日,小米汽车官方对“小米SU7的智驾功能在没有信号的地库还能使用么?还能自动泊车吗?”问题进行了回应。小米汽车方面表示,小米SU7搭载的是端到端模型的代客泊车辅助功能,没有网络信号依旧可正常使用,侧面辟谣了服务器被“黑”的谣言。
至今呢,小米还未给出结论,我们可以相信,这回事故的官方定论给出的时间不会太晚。但根据现有事实已经有小米车主做出了猜测:此番事故或是自小米汽车后台或人为或无意的一次关于泊车的自动更新,但一无严谨测试二无公告,才最终酿成事故的“集体交付”。
有趣的是,事故发生的几天正值2024广州车展期间,在车展中雷军在展台披挂上阵,他表示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投入巨大,坚持全栈技术自研,小米超级智驾HAD将在今年12月底开启先锋版推送,“小米智驾已经进入新阶段”。
一方面,是雷军“智能驾驶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关键战场”的论断,一方面是网友“如果连自动泊车这么简单的功能都做不好,那么在开放道路上智驾还能保证安全吗”的拷问 。许多车主对小米汽车的信任度产生了怀疑,对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了疑虑。
初来乍到,小米“交学费”
实际上,小米SU7自动泊车故障事件暴露出的智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并非一家的问题,不论是传统大厂之前采用博世等提供驾驶辅助方案,还是现阶段新势力自研的智驾方案,不论是车主的违规操作或智驾本身的能力不够,最终酿成事故的案例在网上随处可见,并不乏伤亡报告。
但事后探究共同点,你会发现当事人或亲属在解释事故的时候都往往会将“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混为一谈,并将责任归咎于车子本身,并用厂商在新车的宣发中的使用的话术向车企索赔。这回,初来乍到的小米可算是结结实实交了一回学费。
值得注意的是,有网友表示在此次小米SU7的泊车故障中,不是所有的自动泊车剐蹭事故都能被归咎于车辆的问题,比如有车主在高低不平的车位,或侧边有突出的花台、空调外机等自动泊车的弱势场景中使用自动泊车造成事故,而这些场景是小米SU7使用说明书中不建议使用智能泊车辅助APA及代客泊车辅助AVP功能的场景。
根据网传信息,针对部分车主的维权,小米已经一对一为车主提出了解决方案,对于部分车主提出的退车诉求,则不予支持。
在电车君看来,小米这次交“学费”虽然态度值得称赞,但其实也挺冤。
智能驾驶的安全边界在哪里?
其实对于现在的智驾,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智驾涉及到传感器、算法、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在将其应用于实际车辆之前,需要经历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而在落地后用户使用方面,厂商也会明确不同的天气条件、路况、停车场布局等不良条件下可能对系统功能带来的影响,清晰标明允许使用的场景。
如果探究法理,智能辅助驾驶的核心是辅助二字,远不是所谓的自动驾驶,系统更完全不能替代驾驶员的判断和操作,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并关注路况,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换句话说,不论用的是初级的自适应巡航或是高阶的领航辅助,只要出了事故,驾驶员都是有且唯一的责任方。
目前来看,不论厂商宣发功能多丰富,需要接管次数多少,能装车并能合法上路的车在《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中仍处于 L2 级别,而只有当车辆达到L3级智能驾驶条件并具备法理资格之后,此时的智能驾驶才能被称为初级的“自动驾驶”,第一责任人才能由驾驶员转为车辆拥有者或车企,完成从人到物的有限责任迁移。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在这个等级之下,它的使用仍是“有条件”的,与很多人想象的“躺着开车”也不是一回事。
目前,在中国市场已经有十家车企试驾车已获取L3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但都只能在限定的路段内进行有条件的测试。我们熟悉的 “萝卜快跑”、无人物流车等商业化项目拿到的是示范应用牌照,它的适用范围则更加狭窄。
能够看出,政策层面对哪怕只是L3级自动驾驶的推广还是相当谨慎的,远非部分消费者理解的那般激进。真将自己车的高阶智驾理解成放手不管,只会给自己的驾乘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泊车剐蹭是小,真正上路完全交给辅助驾驶,只会害了更多人。
智能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它的革新总会伴随着不确定性。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不能忽视安全这一底座,厂商要不断改进技术、消费者要加强安全意识,社会要完善法律法规。
对本次主角小米汽车而言,它也明白法律之上更有社会责任,其对本次事件的处理也会成为衡量小米汽车责任感与技术成熟度的一次考试,也大可能会成为未来其它厂商发生类似事件的模板,截止目前的表现,你会为它打多少分?
比亚迪6月销量38.25万辆,出口量暴涨228%!
百科小知识!幸运快3预测大与小双单
无界空间+超混自由!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正式上市
近日,腾势汽车正式官宣实力派演员蒋勤勤成为腾势 N9 产品体验官,这一强强联合瞬间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蒋勤勤凭借其在演艺界的卓越成就,以及从容自信、优雅知性的独特气质,与腾势 N9“好看、好开、好安全” 的豪华纯电座驾形象高度契合,二者携手为高端出行领域带来全新想象。
6月30日,方程豹豹8迎来了第四次OTA升级,以16项新增功能、10项优化体验,在智能驾驶、AI座舱、动态控制三大领域完成了一次有态度的进化。此次升级,让豹8不仅拥有机械素质铸就的力量感,还能读懂生活的细节,让智能不止于功能堆砌,更是想你所想的出行伙伴。
中国智造里程碑,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7月3日,“百万强汉 一路朝前——第100万汉车主交车暨汉L赛道体验日”活动盛大举行,众多媒体与用户齐聚比亚迪合肥赛车场,一同感受汉L的魅力!汉家族上市五年全球交付累计超过100万辆,成为中国品牌20万级首个交付破百万的车型!在中国汽车向上之路中,汉家族已成为一面鲜明旗帜!
挑战极限有什么意义?人民网定调小米汽车
随着比亚迪的海鸥缓缓驶下生产线,巴伊亚州政府官员与中国高管共同鼓掌,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轿跑SUV也可以大空间,智界R7科技豪华打造新舒适
3岁小暖拿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个冠军,老母亲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9万级SUV首配座椅通风 2026款起亚赛图斯领潮上市
轿车操控,SUV空间,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10.98万元起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啦!从2014年深耕到2025年,7年销量从260辆飙至超7.6万辆,纯电市场份额92.16%!55亿雷亚尔建拉美最大新能源车基地,15个月速成,年产15万辆和提供2万+岗位,见证比亚迪又一历史时刻!
小米YU7虽然火爆,但是价格、车型可能并不能满足所有的用户需求,而且新车的排期又不知要到什么猴年马月。不过近日,工信部公布了最新的申报名单,其中也不乏有实力、有亮点的新选手,至于它们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来看看。
对于纯电车来说,续航固然很重要,但快充也一样,为了追求更快充电,各大车企也是不断升级电压平台,从400V到800V到1000V,目前更是迈入千伏时代。
零跑、鸿蒙智行卖爆了 6月新能源销量排行
领克 10 EM-P全球首秀! 标配四驱+激光雷达树新标
乐道最近给L90搞了一个雨天湿滑路面被卡车“前后夹击”的碰撞场景挑战:被测试的乐道L90先是被8吨货⻋以50kph的⻋速追尾,随后被顺势推向前方的静止货车。从画面中可以看到,碰撞结束后这台L90的座舱部分基本保持完整的结构,作为最后一道防护这个表现还是不错的。
从谷俊丽、张晓洪到尚进,奇瑞智能化各板块的不同故事线上,主人公的结局出奇一致。制造业基因的奇瑞,还在摸索搭建新技术研发体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