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自主品牌当中,红旗汽车算得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了,从它的身上,似乎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刚开始的无力,以及经过多年年发展之后的意气风发。而红旗汽车作为一个主打豪华领域的自主品牌,面对如今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它也是着力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这不就在2024年广州国际车展当中,红旗旗下的一款纯电中大型SUV正式亮相,且开启了预售,这台车便是红旗天工08,其预售价为23.98万元。
既然是纯电车型,那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红旗天工08在动力上的表现,在这方面,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两种选择,分别是单电机和双电机车型,这也是当下大多数纯电车型采用的设计了,而其中单电机版本的红旗天工08拥有253千瓦的最大输出功率,双电机车型则拥有455千瓦的最大输出功率。从账面数据上来看,红旗天工08在性能输出上还是比较强悍的,而且这两种动力的车型,最高车速均可以达到200km/h。至于纯电续航里程方面,红旗天工08的纯电续航可以达到520km,满足大家中短途的出行需求,还是没啥问题的。而且,该车还拥有800V快充系统, 在充电效率上也是比较高效的,这无疑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我们的续航焦虑问题。
其次在外观设计上,这台红旗天工08虽然采用了简洁风的设计手法,但是整体的风格还是有红旗家族式的设计,比如在前脸部分,该车除了封闭式的格栅之外,还有贯通式的旗标存在,配合车头两侧“7”字形的大灯组,在点亮之后的辨识度上还是很有保障的,而且在前包围方面,该车也是采用了四边形的通风槽设计,在整体的运动质感上,有着不错的表现。
在侧身设计上,红旗天工08的设计较为简洁,其线条也较为流畅,所以在视觉效果上会给人一种较为柔和的感觉,同时在车顶方面,该车也是采用了带有一些溜背式的设计语言,且窗线也是采用了黑色的装饰条,配合隐藏式的门把手,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运动属性。
至于尾部设计上,红旗天工08的尾灯组造型和大灯组如出一辙,让其整体感更强,同时该车的尾灯组还采用了一些熏黑的元素,在精致程度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而且在后包围方面,它也是采用了黑色的低包围设计,与其车身配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提升了车辆的视觉分离感。就整体的设计而言,该车还是比较符合主流审美标准的。
内饰设计上,红旗天工08也是以简洁风格为主,但是其在车内采用了很多曲线设计,所以视觉效果上有一种较强的层次感在其中,而且在中央扶手区域,该车而言是配备了可升降的旋钮,在科技质感上有着不错的塑造,同时它还配备了双联屏,只是这两块屏幕之间有着大幅度的黑边,会影响一定的视觉感官。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红旗天工08在车内还配备了AR-HUD抬头显示功能,让我们无需低头查看车辆信息,大幅度保障了我们日常行车的安全性。
结言
如今这台红旗天工08已经上市在即,而通过上述的分析来看,该车在外观设计上较为简洁,而内饰的科技质感上也是符合当前时代的主流水准,再加上出色的性能表现和纯电续航表现,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当中,无疑表现出了较强的产品实力。此外,根据我们的了解,这台红旗天工08还参加了名为“魔鬼四连环”的安全挑战,且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所以对其感兴趣的朋友们,不妨期待一下该车的正式上市。
罗杰·潘世奇首次驾驶以其名字命名的保时捷 963 RSP
夸张!小鹏上半年财报太能挣了,预计四季度扭亏为盈!
机器人成为激光雷达的“第二增长曲线”。
动力电池维修陷“天价”困局,万亿后市场争夺战开启
终结亏电感!广汽“星源增程”正式发布,昊铂HL增程版26.98万起上市交付
惠民政策为何总是被吐槽?
智能驾驶“紧箍咒”来了:史上最严监管下的行业变局
今年是吉利全域AI迈向具身智能的元年。
思淼说车|豪华混动B级标杆,红旗H5 PHEV限时焕新价14.18万起
MPV续航焦虑?全新GL8陆尊动态体验!这纯电续航认真的?
当蝉鸣渐弱、荷香转淡,夏日的燥热正悄然退场,秋日的凉爽与丰收气息扑面而来。处暑时节,山野褪去暑气、枫林初染似画,正是你我逃离城市喧嚣,拥抱自然的大好时节。然而无论是驱车前往山间赏枫、湖畔露营,还是探访古镇感受秋意,一次完美的赏秋之旅,少不了无忧续航、惬意空间和舒适配置的出行“底色......
比亚迪天神之眼最大规模OTA陆续推送中,宋L DM-i和宋 Pro DM-i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将升级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功能和智能座舱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神车倒下了,但它唤醒的却是一个新时代。
大型新能源SUV市场新秀 实拍吉利银河M9
收购零跑10%股权,虽双方均未证实!可能性有多大?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
方程豹品牌2周年盛典,太欢乐了,与豹友共同探索每一份热爱,豹友们共同见证品牌成长,每一台方程豹都是连接大家的纽带,让豹友每一份热爱都能找到归属,两年是方程豹汽车的节点,更是品牌不断拓展的新起点。加油,方程豹!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
比亚迪包揽三榜第一 中国车企集体改写新能源技术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