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日系三大品牌节节败退,小日子不再过得舒坦,这仅仅只是开始

日系三大品牌节节败退,小日子不再过得舒坦,这仅仅只是开始

熊猫时速 1845浏览 2024-12-03 IP属地: 四川

 

日系三大品牌今年的财报都很不好看,虽然现在还在盈利,不过利润大幅萎缩,至少对丰田、本田、日产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心理打击。以丰田为例,销售收入为23.28万亿日元,同比增长5.9%,经营利润却同比减少3.7%,收入多了,支出也多了,为什么?

 

丰田是日系车企当中最举棋不定的品牌,想要死守燃油车业务,又想要跟随中国车企的脚步进军新能源车,然而,中国车企在新能源赛道已经跑出去将近10年,丰田章男还在表示新能源车没有未来之类的话,实际上油车业务的萎缩渐渐说明了新能源车的崛起事实,至少在中国市场,目前丰田已经完全跟不上脚步。

 

本田也没好到哪里去。销售净额5.39万亿日元,经营利润2579亿日元,净利润只有1000亿日元,折合RMB才48.4亿,要知道本田这么大的企业才赚这么点;这比以前本田的赚钱速度,简直是少了几个档次。

 

日产是日本三大车企第一个开始亏损的,销售净额2.99万亿日元,同比下滑5.08%;经营利润319.1亿日元,同比下滑84.67%!请注意经营利润下滑如此严重,日产也没有临同样的问题,想要跟谁电动车ALL IN,同时又举棋不定,前期的投入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报,就比如艾瑞雅这种在日本卖得比中国贵的新能源车,还是没能在中国站稳脚跟,况且日本民众也还没有接受新能源车,这就让日产进退为难。

 

有意思的是,日产在七月份就已经将目标利润6000亿日元下调至5000亿日元,结果现在再次宣布2024财年全年经营利润预期只有1500亿日元,也就是说日产全球全年只能赚72.59亿RMB,这样大幅度下调预期,跟辉煌时期的日产汽车相去甚远。悲观的情绪也弥漫在日系车企中,数据不会骗人,日产汽车4月至9月全球销量同比下降4%,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速度最快。1-10月日产汽车中国区下降9.98%。对一个车企来讲10%的销量下滑意味着,它正快速失去某些细分市场。

 

比亚迪在11月宣布销量再次突破50万辆,其实打开这个魔盒以后,比亚迪自己都没想到今年预定的450万辆销量被轻松突破,年末还以每个月10%增长,明年的目标定多少成了欢喜的小烦恼。

 

而日产那边却在愁着自己的当家花旦轩逸能不能卖得好。自从比亚迪推出998的秦系列,日系车企就开始疲于应付,吉利也下调燃油车、插混车售价、奇瑞也有车型补刀,实际上已经形成合围之势,显示卡罗拉降到10万以下,紧接着轩逸也玩出了8万的新低价,不过现在已经接受新能源车的中国消费者,对油车的兴趣呈断崖式下跌,不论是用车场景还是用车成本,插混车都比号称节能小王子的日系车还要低;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没有技术突破的时候,价格是主导市场情绪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技术迭代面前,价格已经变得有巨大的弹性,用简单的价格换取市场已经行不通,轩逸的实际销量虽说没有太明显的下滑,不过从日产的利润能看得出来,降价对车企的影响有多大,如果卖一台亏一台,还不能够挽回市场局面的话,日产这样做显然就是拿以前的利润来填补现在的空缺,当然日产也不见得会全盘接招,在国产车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车辆的尺寸、空间、智能化、配置等等,感受差异很大,就会造成进一步流失客群。

 

今年,轩逸的年销量还有30万台左右,那明年后年呢。中国这一场“新能源车技术革命”,最终革掉的是谁的,当然也可能有国内没有正向研发能力的车企,比如威马和高合都失去了继续竞争的资格;国外也有很多车企纷纷推出中国市场,比如铃木、雷诺、菲亚特克莱斯勒等等,实际上一个国家通常会在最后拥有三巨头,这三巨头掌握了市场75%以上的份额,就比如说日本、美国、德国,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中国这个市场非常特别,我们拥有最多的汽车消费人口,地域辽阔南北有一定的文化特色,所以对汽车的认知和使用有一些不一样,最终国内的车企留下来的也不过八到十家,这是很多国内汽车行业人士的共识,从2020年开始就进入了最终淘汰赛,只是大家还没有感受到而已,今年进入白热化,就连日系合资企业也没有过得那么舒坦,本田还在东风本田建立了全球第一个新能源工厂,看来日系还是打算撸起袖子再梭哈一把,真正的决战就会在2026年前。

 

丰田之前还坚信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最多30%,剩下的将由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燃油汽车占据。不过现在好像不由他说了算,一方面是留给日系车企的时间不多了,他们在新能源赛道上已经落后了至少一个周期,而且智能交互系统一直都是日系车的短板,从雷克萨斯到丰田,从英菲尼迪到日产,我们还没有见过有中国新能源车那么智能的日系车机;

 

中国车企已经开始玩真正的车联网,在车上呼叫人际交互系统,就可以控制家里的电器,相当于以前日系和美系负责画饼,华系负责实现,这一幕似乎跟珠海航展非常之像。这种节奏已经蔓延到民用的每一个角落,也就说明制造业大国提出的工业4.0并不是提虚劲,而是实打实的变身产能狂魔;1980-2010年日系从崛起到称霸的三十年之路,权杖会慢慢旁落。

 

新能源车只是打开新世纪大门的一把钥匙。咱们的10后都稚子问核了,度过近几年的内卷期,光明在前方。

文章标签:
行业资讯
 
相关推荐
熊猫时速 1.9万粉丝    268作品 关注 世界和平!你想象未来的汽车什么样,我们一起来见证吧!
推荐作者
型车志 关注
通过独特的视角,创造有型、有趣的汽车评测视频和故事。
汽车鉴闻 关注
汽车媒体技术编辑 汽车售前售后事儿,用车养车百家通
R视觉 关注
资深汽车摄影师、喜欢用视觉的角度来诠释一台车的魅力。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未来车事 关注
孤独与世界与诗
开老表改车 关注
开老表,日常汽车改装工作分享:通风座椅、氛围灯、汽车音响等。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