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正高歌猛进,不断攻城略地”的舆论大背景下,这样的事实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难以置信——然而,它的确已经真实发生。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最新的《2024年1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细看其中的各项数据,圈哥果然又有发现:在今年8月达到53.7%的高点后,新能源乘用车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零售销量)居然已连续三个月回落,并小幅下跌至11月的52.3%。
2024:“狂飙”之后是“急刹”?众所周知,在国家有关部门各项利好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新能源车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一直在快速攀升,其“火箭”般增速更让此前各路专家的相关预测尽数失准、落空——“你们啊,还是都过于保守了!”
进入2024年,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更是呈一路“狂飙”之势,并从1月的32.8%直接“蹿”到了8月的53.7%,月均递增超2.6个百分点,速度实在惊人——面对这样的表现,又有不少人开始扮演“预言帝”:燃油车已经时日无多!
然而,“打脸”却总是来得那么快。从9月开始,国内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就像是突然被踩下了“急刹车”:从53.3%到52.9%,再到11月的52.3%,连续三个月的回落表现的确让人大感意外——到底是新能源车终于遇到“瓶颈”了?还是燃油车突然“又行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国家政策和用户选择这两个层面来进行一番初探。
国家政策风向:仍然偏爱新能源车今年8月,商务部等七大相关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元,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的燃油乘用车补贴1.5万元。”由此不难看出,国家产业政策方面仍相对更利好于新能源车。
不只是私家车,“公车”也同样逃不过“触电”。在“国家机关应带头使用国产新能源汽车”之类呼吁外,有关部门更提出了“新能源车占比原则上应达到不低于30%”的目标要求,且这一数字今后还会逐步提高。
整体来看,国家政策的风向并未发生改变——新能源车,显然仍是当下更受宠的那一个。
消费者的选择:对燃油车“难离难舍”在政策风向未变的大背景下,购车用户的选择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
此前,曾经有相关机构对终端市场进行过大规模调研。其结果显示,目前部分消费者仍然选择燃油车、而拒绝“触电”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用车频率不高,每年的行驶里程可能还不到1万公里。因此,他们对新能源车所能节省的燃油费并不敏感,这也不足以成为影响其购车选择的重要因素。
其二:不信任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北方地区比例更高)及电池安全性,且认为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轿车的舒适性略差,因为电池包会挤压一定的纵向空间。
其三:换车周期较长,很可能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会换车。对这类用户而言,他们相当看重的无疑是车辆的可靠性和耐用度——在这方面,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似乎还远未得到充分验证。
从消费者购车选择的角度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将53%左右的渗透率视为当下的一个“平衡点”——在到达这个节点之后,市场各方的选择暂时达成了一种相对“稳态”,也因此在增速方面按下了“暂停”键。
在《车壹圈》看来:还有一大重要因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一众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车领域的低迷表现。乘联会发布的11月数据显示:国内主流合资品牌当月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5.8%——与之相比,中国品牌当月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高达64.7%,是前者的11倍还多。
虽然在新能源赛道仍然步履维艰,但各大合资车企毕竟拥有多年苦心经营而来的庞大用户基盘,以及仍然不可低估的较强品牌影响力——当新能源车在国内的市场渗透率快速攀升至53%左右时,上述这些因素显然也在无形中构成了一种较为强大的“阻力”。
由此不难预见:无论接下来的市场走势是中国品牌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并在销量占比方面继续攻城略地,还是合资车企终于渡过难关、并在新的赛道不断有所建树,国内的新能源车都将因此而得以再次突破桎梏,并迎来新一轮的市场渗透率增长周期。
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一汽丰田再次创造的月度及半年增长新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合资新力量”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正式下线首车,开启中巴新能源合作新篇章。巴西州长杰罗尼莫称该项目为巴中合作的绿色转型典范,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绿色动力驶向全球,比亚迪为何一定要自己造船?
“客车之王”宇通,造“百万级豪车”下注高端旅游?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引发行业热议,广汽埃安凭借卓越实力脱颖而出,位列全球第50位,连续三年稳坐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独角兽宝座,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独占鳌头。
坚守品质,不负信任!重庆渝大昌汽车音响改装!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7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悄然更新,Model 3/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迎来关键升级:Model 3长续航版续航飙至753公里(增加40公里),零百加速缩短至3.8秒(提升0.6秒),但售价上涨1万元至28.55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续航增至750公里(提升31公里),售价维持......
2025年6月极氪科技累计销量43,012台,连续四个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台。
广汽埃安位列胡润研究院《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新能源汽车品牌全球NO.1
不在压力中破局,就在压力中出局!当合资品牌集体承压,北京现代化压力为动力,在2025上半年交出累计销量100,016辆的优秀答卷。特别是6月,在高质产品和营销创新等多维发力之下,取得了21713台月销和环比增长66%亮眼表现。如此成绩不仅展现了强大的品牌韧性,更为电动化转型奠定了......
增程是看点!新款逍客曝光:设计大改,这次销量稳了?
6月销量72209台,同比增长14%,一汽丰田连续正增长
燃油车逆势增长 一汽-大众大众品牌以亮眼成绩领跑合资阵营
如同诸多非遗在当代所面临的境遇,鄂温克族的驯鹿文化也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悄然隐退。所以此次胖哥就携团队及广汽丰田铂智3X踏上了这场探寻鄂温克族森林牧鹿人的旅程,一起为这份即将消逝的文化留存一份永恒的记忆!
每公里花费2毛钱,不惧低温还没里程焦虑,这样的新能源车心动不
预售23.58万元起!小鹏G7静态感受如何?配置这么有诚意?
我的势界,由我控场!赵心童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
进入7月份,各大造车新势力品牌纷纷公布了6月份的最新销量数据。整体来看,有不少车企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过也有车企开始出现销量增长乏力的状态,甚至已经出现大幅下滑。下面就来看看各个品牌的具体表现如何?
欧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