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比亚迪、蔚小理等新能源车取代大众、丰田等燃油车,将会像智能手机取代诺基亚手机一样摧枯拉朽!”
我以前对这个说法是保持中立态度的。
因为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燃油车的“老司机”,我打心底里还是喜欢燃油车的,发动机的轰鸣声带给你肾上腺激素飙升的这种快感,是安静的电动车无法给你的。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汽车圈的风向真的开始发生改变了!
事实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新能源车了。
口说无凭,咱来看一份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就一目了然了,我把乘联会公布的2025年1-2月份厂商批发销量排行榜做成了下面这张图表。
这个图表所体现出来的数据非常有意思。
首先,比亚迪毫无悬念地再次位居榜首,以绝对优势领先于第二名的吉利,甚至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加起来的销量,都比不上一个比亚迪,比亚迪61.5万台的销量是大众销量的1.7倍。
其次,在销量前十的车企里面,竟然找不到丰田、本田、日产的身影,日系车集体跌出榜单前10!
曾经在国内汽车市场叱咤风云的德系车和日系车,如今到了新能源车时代,竟然也落得个惨淡收场,不免让人唏嘘。
到底是国产新能源车太强了呢?还是合资燃油车不思进取呢?
其实合资燃油车本身的产品力并不差,甚至大众把自家最新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都“掏出来”了。(多说一嘴,大众的第五代EA888发动机确实很强)
只可惜,有句话是:“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招呼都不打。”
要我说,并不是大众、丰田不够强,而是时代变了。
这就好比是:“诺基亚手机再强再耐造,到了智能机时代,它注定要被淘汰”。
毫无疑问,目前来看,新能源车时代,最大的受益者是比亚迪。
谁也不会想到——“一个靠造电池起家的企业,竟然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当然了,玩笑归玩笑,比亚迪能够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也并非偶然,这与比亚迪自身的技术积累也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今年2月份,比亚迪发布了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并宣布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
说实话,高阶智驾这玩意儿不新鲜,造车新势力都“玩烂了”,哪家还没有智驾功能啊。
但是新鲜的是:比亚迪把高阶智驾的价格给“打了下来”,就连售价7.88万的比亚迪海鸥,它都给你配备了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你就说它“卷不卷”吧!
INCLUDEPICTURE "https://img1.baa.bitautotech.com/dzusergroupfiles/2025/02/11/23dc6f8bfd62498a9b45860ba35f4ec6.jpg" \* MERGEFORMATINET
以前我们总是觉得合资车比国产车强,但是现在,这个观念也在慢慢发生改变。
中国的汽车工业虽然起步晚,技术确实落后,但是这十几年来,一直都在向上突破。
从最开始的模仿、借鉴,到如今的原创、领先,我们也算是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希望所有的中国汽车品牌能够越来越好,越来越牛!能够诞生更多的“比亚迪”!
比亚迪领衔,韩国进口车市场,中国品牌市占率已达2.5%!
吉利“收购”极氪,“风筝收线”打造更抗风险的未来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中国车市犹如一片充满活力与挑战的竞技场。各家车企在这片战场上激烈厮杀,不仅比拼产品竞争力、市场份额,更在财务健康状况上展开一场无声的较量。那么,将中国车企与国际车企的财务表现放在一起审视,究竟谁能在这场“财务马拉松”中跑得更稳、更持久呢? &......
奇瑞威麟产品战略解码:全球化视角下的新能源皮卡破局之道
汕德卡TIR跨境运输牵引车,以全维实力铸就跨境“精品”!
第四代博越L破界智能平权:15万级的AI进化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
20年图纸蛰伏+30年蓄水养鱼:比亚迪从追赶者蜕变颠覆者!
合资公司成立仪式在长沙举行,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长沙矿冶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卓晓军、五矿新能源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张臻、明和产业社长吉田毅等各方代表共同出席并致辞。这一合作标志着中日企业在新能源产业链闭环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高负债≠高风险,比亚迪负债,其实是高速发展的佐证
星愿销量增长解码:何以成为A0级市场“黑马”?
近期,国内外上市车企迎来财报季,2024年报和2025一季报相继出炉。在经济上行压力之下,资产负债率这一关键指标,成为衡量车企财务健康的焦点。汽车产业重资产、长周期的特性,决定了前期需投入巨额资金,回报却相对缓慢,也使得高负债率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话 | 石柏涛再回中国:奥迪布局产品大年携两家合资伙伴共同应对在华挑战
2025年5月7日,宝马集团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复杂处境。数据显示,集团总营收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低于市场预期的351.4亿欧元;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暴跌26.4%,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从8.8%降至6.9......
前不久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季度财报,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财报显示广汽集团一季度营收196.50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如此业绩创下近五年最差季度表现。这一数据不只是简单的数字波动,它背后藏着广汽集团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也映射出......
探店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这是一款非常适合睡觉的车?!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电动化投入高峰期,高负债≠高风险。真正考验企业的,是能否将债务转化为技术壁垒和市场份额。当国际车企深陷借钱扩张循环时,中国车企正探索出一条规模与质量平衡的发展路径,这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筹码。
2024年全球车企财报陆续出炉,资产负债率成为焦点。数据显示,国际巨头如丰田、大众总负债均超万亿元,甚至超过同期营收,而国内车企如比亚迪、吉利等负债率显著下降。
近期,全球车企财报季落幕,高负债成为行业共性,但中外车企呈现不同态势。我们都知道总负债与企业规模和营收相关,从 2024 年财报看,国际汽车巨头和国内头部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超 60% 。不过,国内头部车企负债率下降明显,比亚迪近半年降幅近 7 个百分点,有望降至 “6” 字头。
全球车企财报透视:数据背后的真相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