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化工企业成回购增持贷主力,东方盛虹、中伟股份等表现突出

化工企业成回购增持贷主力,东方盛虹、中伟股份等表现突出

证券市场周刊 882浏览 2025-03-31 IP属地: 未知


文丨秦佳丽 编辑丨李壮

在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股票获得回购增持再贷款的规模快速增长,其中化工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


自2024年四季度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支持政策出炉以来,化工类企业获得相关贷款的数量以及规模快速增长。今年3月,泸天化、中核钛白、万凯新材等多家化工企业新增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融资规模均达上亿元。

据统计,从去年底至3月27日,已有40余家化工企业共计获得近百亿元股票回购贷款额度。其中,去年抛出20亿元~40亿元股东增持计划的东方盛虹,获得上限28亿元的增持贷款支持,成为该政策工具推出以来A股市场最大的专项贷款案例。对此,有观点认为,部分化工企业大手笔回购增持并获得巨额贷款支持,既传递了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也传递了政策对优质企业的倾斜,短期内有助于股价稳定。

化工企业获股票增持回购贷近百亿

东方盛虹专项贷款融资位居榜首

自2024年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 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引导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以来,上市公司密集响应回购增持贷专项政策。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A股市场已有424家上市公司发布自身及股东取得金融机构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的相关计划公告,贷款金额上限合计817.09亿元,占首期额度(3000亿元)的27%。

从参与主体来看,化工企业成为获得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的主要力量。目前专项贷款覆盖化工、农业、科技、能源、医药、有色金属、消费品等多领域主体,其中化工企业频频响应融资新政。据Wind数据,自2024年10月18日至今,已有45家化工企业取得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贷款金额上限合计96.4亿元。

其中,获得专项贷款金额最高的三家化工企业为东方盛虹、中伟股份、圣泉集团,获得贷款金额上限分别为28亿元、8.8亿元、5亿元(见表1)。此外,兴发集团、海利得、神马股份、天原股份、泸天化、滨化股份、多氟多、中核钛白等20余家化工企业回购上限均达到上亿元,融资主体全面覆盖民营企业、地方国企、公众企业等类型,贷款期限多为1年至3年。


数据来源:wind

作为EVA光伏料龙头,截至3月27日,东方盛虹已获批最高28亿元的股东增持贷款支持,成为该政策工具推出至今最大的融资案例。

早在2024年11月,东方盛虹抛出大手笔增持计划,公司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在6个月内斥资20亿元至40亿元增持公司A股股份,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其间东方盛虹的增持主体共获得28亿元专项贷款支持,包括来自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专项贷款额度11.2亿元、8.4亿元、8.4亿元。

根据东方盛虹发布的最新公告,本次增持主体已于2024年11月14日至2025年2月21日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32亿股,占公司当时总股本的2%;另于2025年2月22日至2025年2月26日再度合计增持公司股份1563.53股,占当时公司总股本的0.24%,后续增持主体将继续实施增持计划。

从股价提振效果看,增持计划对东方盛虹发挥了阶段性提振作用,发布增持计划次日(2024年11月14日),东方盛虹股票涨停。不过,截至今年3月27日,东方盛虹报收8.81元/股,与公司发布增持计划前股价大致持平。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就此表示,在当前资本市场整体处于上行区间的背景下,化工类企业频频实施回购增持等动作,主要源于政策驱动下的低成本融资机遇、企业自身市值管理的双重考量:“专项贷款政策的出台,为化工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的财务成本进行股份回购或增持,从而优化资本结构、提升每股收益,并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那些经营稳健、信用良好、未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化工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企业,更易获得专项贷款融资支持,这些企业通常具备更强的偿债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袁帅就此补充,东方盛虹控股股东大手笔增持并获得巨额融资支持,既体现了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也体现了政策对优质企业的倾斜。不过,长期提振效果仍然依赖公司业绩表现和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化工企业回购热情攀升

和邦生物成“回购王”

股票回购增持贷密集落地,也令上市化工企业回购热情攀升。据Wind数据,截至3月27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宣布实施回购的化工企业数量已达56家,回购金额合计14.94亿元。其间圣泉集团、海利得、三维股份位居化工企业回购规模TOP3,今年已分别实施回购金额1.87亿元、1.02亿元、1亿元,期间回购股份数量依次为766万股、2341万股、740万股(见表2)。


数据来源:wind

据统计,2024年以来,A股市场宣布实施回购的化工企业数量已达193家,回购金额合计141.21亿元。具体来看,和邦生物、圣泉集团、梅花生物位居A股市场化工企业回购规模TOP3,2024年以来已实施回购金额12.89亿元、6.58亿元、6.35亿元,期间回购股份数量依次为64409万股、2996万股、6276万股。此外,金发科技、神马股份、合盛硅业3家化工企业的回购金额也超过5亿元。

这批回购主力军多以自有资金和专项贷款相结合的方式作为资金来源,设定回购期限覆盖3~12个月。从回购目的看,前述企业普遍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也不乏市值管理类型回购。譬如,和邦生物于今年2月7日完成斥资1亿元回购5184万股。对于此次已回购股份,公司明确表示将用于市值管理。即12 个月后采用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公司如未能在披露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之后3年内实施前述用途,尚未使用的部分将予以注销。

整体来看,近一年和邦生物堪称化工企业“回购王”。2024年至今,和邦生物先后披露至少6笔回购预案,最新一期预案已在今年2月7日前实施完成,近一年回购金额超过10亿元。

“目前用于减少注册资本的股票注销式回购案例仍然较少,这意味着当前化工企业密集的回购增持动作更多是出于市值管理和信号传递的考虑,而非实质性的股本缩减。因此,这些动作效果更多是短期内提升市场信心和稳定股价。”袁帅介绍,“对于后续化工板块的走势,预计将在政策扶持、行业复苏和市场需求增长的共同推动下保持稳健。同时也需关注国际油价波动、环保政策调整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潜在风险对板块走势的影响。”

滨化股份实施估值提升计划

同步实施大额回购增持

除了大手笔回购,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2025年化工企业股东正密集实施股票增持。据Wind数据,截至3月27日,今年以来已有71家化工企业公布股东增持计划,其中兴发集团、华谊集团、天原股份的股东增持金额位居TOP3,分别拟增持2.2亿元~4.4亿元、1.5亿元~3亿元、1.5亿元~3亿元(见表3)。此外,滨化股份、万润股份、万凯新材的股东增持金额下限也达上亿元。


数据来源:wind

其中,作为今年一季度化工类企业的增持“冠军”,兴发集团的增持主体也获得了中国银行最高4亿元的专项贷款额度。从增持进展来看,截至2月5日,公司的增持主体完成首次增持共计116.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1%,增持金额为2501万元。

滨化股份则是目前同步实施较大规模增持与回购的化工企业。由于此前股票连续12个月,每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每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今年1月15日,滨化股份发布了《2025年度估值提升计划》,拟通过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积极实施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积极寻求并购重组机会、鼓励主要股东增持等措施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公司同日推出了大股东增持方案及股票回购方案。第一大股东和宜投资拟在12个月内增持1.4亿元至2.8亿元公司股份,增持资金包括和宜投资的自有资金,以及建设银行提供的2.5亿元专项贷款支持,贷款期限为6个月。

与此同时,公司获得来自建设银行提供的1.26 亿元回购专项贷款额度,贷款期限36个月。在这之前,滨化股份董事会已于2024年9月通过了7500万元至1.5亿元的股份回购预案。由于新获融资支持,滨化股份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也由“公司自有资金”变更为“公司自有资金及专项贷款”。

据滨化股份披露的回购进展与增持进展,截至今年 2 月 28 日,公司已累计回购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0.146%,该轮回购资金总额1148万元;截至3月11日,公司第一大股东增持公司股份565.6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7%,该轮增持金额合计2159.82万元。

从股价提振效果看,提出估值提振计划次日即1月16日,滨化股份每股报收3.84元,较前一日上涨3.8%。截至3月27日,滨化股份每股报收4.47元。


(本文已刊于03月29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证券市场周刊 9粉丝    222作品 关注 职业投资人之选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肆哥车讯 关注
购车无小事,选车无难事。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