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超过一半的车企高层,每天都要吃助眠药才能睡觉。”在前不久召开的2025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发言中指出。
实际上,在这之前不久,吴永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在2月份宣布全民智驾的当晚,多家车企老总半夜联系他.....他说,每个人的焦虑都很相似:比亚迪出牌了,自己要怎么跟。
在演讲中,吴永桥还发出了“暴论”,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算法水平上“断代领先”国内智驾方案,至少领先1-2年。“智驾迟早标配,车企没必要自研。”
这话如果放在三年前,大概率会被喷得体无完肤。今时不同往日了,为了让高阶智驾快速上车,几乎每家车企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关键人物”。
还在自研智驾的车企,已经不多了
在今年百人会上,奇瑞集团掌门人在发言中指出,奇瑞一直依靠的是开放式创新。在智能化方面,合作伙伴给了很大支持。“我来北京,特意去看了一下地平线的智驾水平。”
前不久,奇瑞跟牌全民智驾,正式发布了猎鹰智驾系统。奇瑞研发负责人高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猎鹰智驾整合了博世、华为、地平线、高通、科大讯飞、文远知行等智驾方案供应商。
“今天的局面是20%自研,80%依赖供应商。”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发言中指出。车企研发总院+关键Tier1的模式,已经成为当下车企普及全民智驾的主旋律。比如,吉利背后的千里科技,比亚迪“天神之眼”的核心算法来自Momenta,帮长城做高阶智驾的元戎启行等。
“有同行跟我开玩笑说,去年智驾刚交完高速费,还在研究城区怎么走。今年第一梯队已经开始车位到车位了,有的甚至剑指L3。”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陈奇感慨,国内智驾发展之快,常常令他这个“老兵”错愕。他说,假如把今天市面上主流的智驾体验放到半年之前的话,任何一家都是行业NO.1的存在。
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五年前,热钱不断涌入智能电动车行业。外界更看重新势力的成长性而不是销量与盈利的时候,新势力通过大手笔的投入与全栈自研构建起了智能化的护城河,并通过更好的用户体验成功打造出了溢价。
传统车厂也纷纷跟随,一时间,全栈自研被奉为趋势。把整体解决方案交给华为这样的供应商,会陷入“不要灵魂”的争议。
彼时的新势力,一年花费数亿美元采购英伟达的智驾芯片,并在此基础上训练智能驾驶。一套智驾方案的BOM成本,动辄上万元起步。在今年的百人会期间,李斌在发言中表示,蔚来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已经搭载在高端新车ET9上,替代四颗英伟达Orin-X芯片,一辆车可以节省约一万元的成本。
当全民智驾一出,高阶智驾不再是中高端车型专属时,新势力智能化的护城河正在消失。率先打出全民智驾的比亚迪,在3月份销量暴涨,成功影响用户心智。为了打赢“智驾平权”之战,各家车企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将高阶智驾带到更平价的车型上。找外援,成为了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只有不到一成车企,选择第三方的智驾方案。而到了2024年,车企自研与第三方解决方案的占比为四六开。余凯判断,自研智驾的路线会逐步收敛。“未来可能有20%的车企选择自研、80%的车企选择与第三方合作研发智能驾驶。”
关键不是“有无必要”,而是“能不能”
除了新势力以外,还在自研智驾的车企已经不多了。吴永桥说,车企在全栈自研的过程中,至少有三年时间把数据闭环,把工具链打通。在资金和人力上的投入也是巨大。“主机厂养两千人的AI团队可能只做10个车型,但一个tier1供应商,最少可以做50乃至上百个车型。”他表示,博世去年在智驾的投入约为20亿元。
尤其是今年卷高阶智驾,要在8万-15万的新车上做成标配,对车企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研智驾性价比不高”吴永桥如此判断。从效率的角度考量,吴永桥所言不虚。只要是商业,就离不开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衡量。
但是,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商业模式。另一方面,自研智驾也并不是一个“有无必要”的问题,而是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能否支持自研。这一点,从车企最近公布的财报就能窥见一斑。
前不久,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鹏汽车在2024年智能化研发上投入了约35亿元。财报数据显示,小鹏全年的研发费用为64.6亿元,同比增长22.4%。受益于MONA M03与P7+等车型的热销,小鹏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达到历史最佳,亏损也有明显收窄。
“优等生”理想虽然在2024年增收不增利,但账上依然有超千亿的现金流,这不仅支撑了理想在智能化上的持续投入,也是能否保住地位的关键。
在财报会上,理想高管表示,将加大对AI的投入。理想汽车已经启动了下一代技术架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的研发,并计划在今年和首款纯电SUV车型理想i8同时发布。
事实上,在全民智驾之前,公认的智驾第一退队基本都是自研型选手,比如,华为、理想、小鹏等,更不用说今年入华的特斯拉FSD。
“其实不管是自研智驾还是用供应商的,本质上车企都是系统集成商,自研是拆细来集成。话说回来,每一家的集成能力差距巨大。”一位自动驾驶从业者刘明(化名)在与路咖汽车交流中指出,拆细来集成和总成集成,对车企的能力体系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显然,前者的要求更高。
“就好比在智驾上,同样是集成,新势力可以做到软件模块级的集成。这就代表着,车企需要有能力对各个拆散的部件进行管控,这样的好处是车企在面对供应商时,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而且,由于减轻了对方案商的依赖,智能驾驶在数据积累和迭代速度上更有优势。
正因如此,理想在上个月宣布,新车标配激光雷达,且AD Pro与AD Max 车型都将升级到算力更高的芯片。彼时,距离比亚迪宣布全民智驾仅仅过去了不到一个月。
此外,华为最新智能驾驶系统ADS 4.0也预计在三季度上车,同时硬件方案也迎来升级。有报道称,ADS 4.0硬件成本较上一代降低30%。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谁能更快上车更快升级,谁就更有把握抢占用户心智。因此,现在判断智驾“去自研化”是未来趋势还为时尚早。刘明透露,有的车企在引入智驾方案商时,要求白盒交付给代码给文档,为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加速快是一时兴奋!而北京现代OE刹的稳,是敬畏生命!
3名女大学生从湖北自驾小米SU7到安徽参加考试,于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发生事故,两人当场身亡,一人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英俊的车车报道】3月,丰田全球服务表彰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一汽丰田凭借其卓越的诚信服务,再度荣膺殊荣,荣获“十连冠,十一加冕”(2013、2015-2024年)的卓越成就。自1983年创立以来,丰田全球服务表彰作为全球售后服务领域的大练兵,一直备受瞩目。此次一汽丰田实现“十连冠......
【EV视界报道】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接受了EV视界专访。这位被称为“长城刘亦菲”的80后技术掌门人,首次全面阐述了长城汽车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路线与战略思考。在长达90分钟的深度对话中,吴会肖不仅回应了与华为合作的传闻,还首次披露了长......
4月1日,由沃尔沃汽车携手大庆市教育局、大庆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举办的“小红马安全教育公益行动大庆之旅三年研学计划”启动仪式在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正式举行,标志着小红马安全教育公益行动2030计划新篇章的正式开启。
Stellantis汽车旗下高端品牌车型蓝旗亚Ypsilon采用罗姆宝克力® optical HT 制成标志性“光之圣杯”主题照明,以新款旗舰车型宣告蓝旗亚迈向电动汽车领域,代表了该品牌复兴的第一步。
2025年3月31日,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推出全新科技潮品SUV钛3并开启预售。这款定位都市家用的车型以星际战车为设计灵感,通过三大核心配置组合和超值定价,重新定义了15万级SUV的价值标杆。
朱民在访谈中指出,中国制造业的蜕变是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积累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前20年,中国以“最便宜”立足全球;后20年,以“物美价廉”赢得市场;而未来20年,中国将凭借“又便宜、又好、又科技”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他以比亚迪为例,强调这一蜕变的背后是技术突破与工程师文化的深度融合。......
雷军回应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件:直面质疑,承诺彻查与改进
4月2日,艾铁成因未能达成乐道的销量目标,在乐道APP宣布离职。 随后,乐道宣布将几块业务拆分,分别由不同高管任负责人,蔚来人事部进行了相关任命。 原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替艾铁成,担任乐道总裁,他全面主管乐道销售工作和区域公司管理,向公司总裁秦力洪汇报;乐道用户运营及服务负责人夏......
新能源赛道的革故鼎新,福田汽车争创世界一流商用车企业
3月丰田全球服务表彰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凭借卓越的诚信服务,一汽丰田再度荣获殊荣,达成“十连冠,十一加冕”(2013、2015-2024年)的卓越成就。
经济学家朱民谈比亚迪落泪:中国制造业崛起是一代人的骄傲
操控性和更短制动距离是新一代轮胎的核心特性,得益于虚拟开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作为全球高端及声望级汽车制造商的首选,倍耐力标志性产品P Zero轮胎现已迈入第五代。40年来,它一直是技术创新的象征
蔚来旗下品牌乐道自发布首款车型L60以来就备受期待,不过从发布会后乐道总裁艾铁成的“订单爆了”,到后来L60销量始终未能达到预期,艾铁成最终还是从蔚来离职。
自动驾驶警示:没有企业能完全避免自动驾驶在复杂现实环境中的失误
吉利银河3月销量90032辆,同比大增290%持续领跑主流新能源
事后,都在说“智驾边界”但真的有“边界”吗?
在3月底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某院士关于增程式技术路线更具优势的观点引发业内广泛讨论。这一表态随即在技术圈掀起波澜,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市场上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动技术各具特点,应当客观看待不同技术路线的适用场景。实际上,插混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非常成熟,形成了包含纯电、直驱、......
2025年3月,零跑汽车单月交付量37095台,同比增长超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