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只剩7家车企自研智驾,一年砸30多亿,蔚小理还要坚持?

只剩7家车企自研智驾,一年砸30多亿,蔚小理还要坚持?

路咖汽车 1729浏览 2025-04-01 IP属地: 未知


“现在有超过一半的车企高层,每天都要吃助眠药才能睡觉。”在前不久召开的2025年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博世智能驾控系统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发言中指出。

实际上,在这之前不久,吴永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在2月份宣布全民智驾的当晚,多家车企老总半夜联系他.....他说,每个人的焦虑都很相似:比亚迪出牌了,自己要怎么跟。

在演讲中,吴永桥还发出了“暴论”,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算法水平上“断代领先”国内智驾方案,至少领先1-2年。“智驾迟早标配,车企没必要自研。”

这话如果放在三年前,大概率会被喷得体无完肤。今时不同往日了,为了让高阶智驾快速上车,几乎每家车企背后,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关键人物”。

还在自研智驾的车企,已经不多了

在今年百人会上,奇瑞集团掌门人在发言中指出,奇瑞一直依靠的是开放式创新。在智能化方面,合作伙伴给了很大支持。“我来北京,特意去看了一下地平线的智驾水平。”

前不久,奇瑞跟牌全民智驾,正式发布了猎鹰智驾系统。奇瑞研发负责人高新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猎鹰智驾整合了博世、华为、地平线、高通、科大讯飞、文远知行等智驾方案供应商。

“今天的局面是20%自研,80%依赖供应商。”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发言中指出。车企研发总院+关键Tier1的模式,已经成为当下车企普及全民智驾的主旋律。比如,吉利背后的千里科技,比亚迪“天神之眼”的核心算法来自Momenta,帮长城做高阶智驾的元戎启行等。

“有同行跟我开玩笑说,去年智驾刚交完高速费,还在研究城区怎么走。今年第一梯队已经开始车位到车位了,有的甚至剑指L3。”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陈奇感慨,国内智驾发展之快,常常令他这个“老兵”错愕。他说,假如把今天市面上主流的智驾体验放到半年之前的话,任何一家都是行业NO.1的存在。

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五年前,热钱不断涌入智能电动车行业。外界更看重新势力的成长性而不是销量与盈利的时候,新势力通过大手笔的投入与全栈自研构建起了智能化的护城河,并通过更好的用户体验成功打造出了溢价。

传统车厂也纷纷跟随,一时间,全栈自研被奉为趋势。把整体解决方案交给华为这样的供应商,会陷入“不要灵魂”的争议。

彼时的新势力,一年花费数亿美元采购英伟达的智驾芯片,并在此基础上训练智能驾驶。一套智驾方案的BOM成本,动辄上万元起步。在今年的百人会期间,李斌在发言中表示,蔚来自研的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已经搭载在高端新车ET9上,替代四颗英伟达Orin-X芯片,一辆车可以节省约一万元的成本。

当全民智驾一出,高阶智驾不再是中高端车型专属时,新势力智能化的护城河正在消失。率先打出全民智驾的比亚迪,在3月份销量暴涨,成功影响用户心智。为了打赢“智驾平权”之战,各家车企不得不以最快的速度,将高阶智驾带到更平价的车型上。找外援,成为了车企不约而同的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只有不到一成车企,选择第三方的智驾方案。而到了2024年,车企自研与第三方解决方案的占比为四六开。余凯判断,自研智驾的路线会逐步收敛。“未来可能有20%的车企选择自研、80%的车企选择与第三方合作研发智能驾驶。”

关键不是“有无必要”,而是“能不能”

除了新势力以外,还在自研智驾的车企已经不多了。吴永桥说,车企在全栈自研的过程中,至少有三年时间把数据闭环,把工具链打通。在资金和人力上的投入也是巨大。“主机厂养两千人的AI团队可能只做10个车型,但一个tier1供应商,最少可以做50乃至上百个车型。”他表示,博世去年在智驾的投入约为20亿元。

尤其是今年卷高阶智驾,要在8万-15万的新车上做成标配,对车企成本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研智驾性价比不高”吴永桥如此判断。从效率的角度考量,吴永桥所言不虚。只要是商业,就离不开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衡量。

但是,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佳”商业模式。另一方面,自研智驾也并不是一个“有无必要”的问题,而是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能否支持自研。这一点,从车企最近公布的财报就能窥见一斑。

前不久,何小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小鹏汽车在2024年智能化研发上投入了约35亿元。财报数据显示,小鹏全年的研发费用为64.6亿元,同比增长22.4%。受益于MONA M03与P7+等车型的热销,小鹏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达到历史最佳,亏损也有明显收窄。

“优等生”理想虽然在2024年增收不增利,但账上依然有超千亿的现金流,这不仅支撑了理想在智能化上的持续投入,也是能否保住地位的关键。

在财报会上,理想高管表示,将加大对AI的投入。理想汽车已经启动了下一代技术架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的研发,并计划在今年和首款纯电SUV车型理想i8同时发布。

事实上,在全民智驾之前,公认的智驾第一退队基本都是自研型选手,比如,华为、理想、小鹏等,更不用说今年入华的特斯拉FSD。

“其实不管是自研智驾还是用供应商的,本质上车企都是系统集成商,自研是拆细来集成。话说回来,每一家的集成能力差距巨大。”一位自动驾驶从业者刘明(化名)在与路咖汽车交流中指出,拆细来集成和总成集成,对车企的能力体系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显然,前者的要求更高。

“就好比在智驾上,同样是集成,新势力可以做到软件模块级的集成。这就代表着,车企需要有能力对各个拆散的部件进行管控,这样的好处是车企在面对供应商时,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而且,由于减轻了对方案商的依赖,智能驾驶在数据积累和迭代速度上更有优势。

正因如此,理想在上个月宣布,新车标配激光雷达,且AD Pro与AD Max 车型都将升级到算力更高的芯片。彼时,距离比亚迪宣布全民智驾仅仅过去了不到一个月。

此外,华为最新智能驾驶系统ADS 4.0也预计在三季度上车,同时硬件方案也迎来升级。有报道称,ADS 4.0硬件成本较上一代降低30%。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谁能更快上车更快升级,谁就更有把握抢占用户心智。因此,现在判断智驾“去自研化”是未来趋势还为时尚早。刘明透露,有的车企在引入智驾方案商时,要求白盒交付给代码给文档,为的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文章标签:
行业分析
 
相关推荐
路咖汽车 33.4万粉丝    1.2万作品 关注 秉承专业态度,创作有趣的汽车内容,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推荐作者
苑叔聊车 关注
资深的汽车编辑,阅车无数,有关于选车的问题找我就没错了。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阿飞频率 关注
喜欢车爱聊车,喜欢把自己的爱好跟大家分享。
大内密探零零车1 关注
汽车媒体从业14年,记者,中汽联车手,爱卡十年工作经历,超卡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闫闯说车 关注
闫闯说车团队会给大家带来最新,最全面的车型评测视频敬请关注。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