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觅HOLME Ultra体验!我宣布,25年这价位最好用的开放式耳机就它
周末开车带孩子出门游玩时,突然间,发觉自己很久没开车上班了。
杭州上下班时间,路上过于拥堵。
之前,偶尔需要加班到深夜时,赶不上末班地铁的情况下,我还会开一下。
12点以后的街道,飞驰的瞬间,我喜欢把音乐调至最大声。
听着车里立体混响传来的歌声,一天的疲惫,尽然释放。
不过,杭州的停车费大家都懂的。
所以,现在我基本选择地铁出行。只是,上下班路上听音乐的习惯,依旧保留着。
这款25年新上市的虹觅HOLME Ultra开放式耳机是我最近喜欢用的一款,音质立体环绕,声音也足够大声,特别是它的四个麦克风,通话非常高清。
百元耳机能有这么好的体验感,性价比很不错,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洁净大气,百搭时尚
这款虹觅Ultra开放式耳机有虹觅白和虹觅黑。
我更偏爱白色一些,颜色更亮丽点。
当然,不是说黑色不好,主要是我日常的服饰更偏休闲风格。
其实,这黑白颜色都是经典百搭款,时尚且大气。
虹觅Ultra的充电仓外形呈椭圆扁形状。
这薄度,比我以往用过的耳机充电仓都要薄。
第一反应就是,是不是耳机很细小?
打开盖子一看,也还好,不是耳挂很细的类型。
弯弯的耳挂,形如耳朵,挂在耳背上,应该很舒服吧!
HOLME Ultra的大小我觉得恰如其分。
对于我来说,也不是越小越好,有时候容易找不着。
合适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一如它的外包装盒,没有过度的修饰。
白色为底,烫金色的HOLME标志,能够吸睛才是重点。
果然,简洁,始终是经典。
二、佩戴舒适是持续喜欢的理由
我对耳机的舒适度要求还蛮高的。
有些耳机戴久了,要么压着耳背或者压着耳朵,最后甚至我会出现脑仁疼的情况。
对于开放式耳机来说,虽然没有入耳式耳机撑开耳洞的问题。
但也存在耳挂或者压着耳朵的风险。
不过,虹觅Ultra耳机采用流线型工学设计的外形,刚好适合我。
将整个耳机贴着耳背挂上,加上它单耳只重8g左右,非常舒服。
耳机宽白的部位,就是耳机操控台位置刚好对准耳洞,完全不会压着耳朵。
久戴不累,才是持续喜欢的最初理由啊。
虹觅Ultra耳机的耳挂部位,弹性很好很柔软。
与其他耳机常用的液态硅胶材质一样,弹性拉伸十足。
对于不同的耳型来说,可以任意调节角度,直到自己最舒适的位置为止。
用手捏一捏,感觉与皮肤一样的触感。
软软糯糯,轻柔舒适。
三、音质出色是热爱的唯一支撑
现在的耳机,说实话,如果音质不好,是很难存活在这个市场里的。
只有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更具性价比,我想才能更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比如我的车子,落户后就忍不住装了一套立体音响。
立体环绕声,像在影院一样,空旷而灵动。
所以,我对耳机的音质也不会将就。
虹觅Ultra开放式耳机采用16.2mm石墨烯科技振膜,能够带来2.6倍澎湃低音,
低音音量够足。
而且能够3倍处理声音细节,声音听起来更细腻,更纯净。
同时,它还可以让音量更大声,加倍提高音量,解决开放式耳机的音量痛点。
HOLME开放式耳机除了在硬件上下功夫,软件技术上也有相应的研究。
有些耳机,为了声音听起来更动听,对原声的处理修饰过于用力了。
就有种拍照片,原照与P过后的鲜明对比。
似乎这么形容,还挺贴切的。
虹觅Ultra保持声音最初的样子,对声音的还原度不做过多的修饰处理。
保留最真实的声音,才能更好地感受到音乐或者剧情所带有的原有氛围。
不然怎么说“听音识人”呢?
四、生活实用是习惯依赖的来源
有时候我发现,我虽然不是干销售的,但是我的真的挺多的。
还好大部分都是上班时间沟通或汇报,不然想来真是吃不消。
白天如果只用手举着手机,这手臂二头肌估计都训练出来了。
办公室里也没法外放,所以大部分时间我就戴着虹觅Ultra耳机。
还好,它的通话质量很不错。
虹觅Ultra的每个耳机里安装有两个麦克风。
一副耳机四个麦克风,意味着它的拾音效果很高清。
在办公室里,也不方便太大声说话。当然,我也无需大声说话对方才会听到。
即使是在菜市场或者环境吵杂的地方,我发现与对方的沟通也无需我费力喊,说明这采音效果还是很好的。
除了麦克风够给力以外,虹觅Ultra耳机还有专属的防漏音模式。
我知道开放式耳机有防漏功能,或者是降噪模式。
但是有专门的防漏音模式,还挺少的。
在虹觅Ultra宽大的控制台按钮上,快速点击3次,就能开启防漏音模式,可以减少更多的漏音。
毕竟开放式耳机的音量不如入耳式耳机的音量够足,是一直关注的重点。
不过,现在这点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了。
我每天不论是听音乐,这音量足够的。
另外,我觉得虹觅Ultra耳机还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
可能这个功能有些小伙伴用不到,但是对我来说,它真的太方便了。
就是Ultra能够同时连接两台设备。
像我,经常随身带着两台手机,如果接都需要重新连接,这样就很繁琐了。
但虹觅Ultra它能智能一拖二,随时可以自由切换设备,在两台设备之间游刃有余,相当便捷。
五、触片快充是续航能力的动力
论每天使用虹觅Ultra耳机的频率,我认为还是挺高的。
虽然没的时候,我会习惯性地把耳机放进充电仓及时补充电量。
但总体来说,它的续航能力还是挺强的。
我有发现它的充电触点是片式的,而非传统小小的触点。
这是虹觅Ultra创新触片式快充,充电触点更宽,充电速度和稳定更高更快。
关键是不会容易因为触点接触不良而充不进电的问题发生。
虹觅耳机单机续航时间在8小时左右,加上配合充电仓使用,大约在32个小时左右。
足够我上下班时间所需。不过,用电量我觉得还是因人而异,用得多,消耗自然更快些。
说起蓝牙耳机,那蓝牙肯定是免不了要提到的。
毕竟蓝牙的稳定性和速度快慢,还是很影响直接体验感的。
虹觅Ultra开放式耳机采用的是蓝牙5.4版本,这个信号足够稳定,连接速度也够快。
如果是玩游戏,我觉得也是没问题的。
像我偶尔打打王者,声音和画面反应速度在肉眼上可见是一致的,低延迟功能不错。
另外,我想到虹觅Ultra会有防水功能。
现在的耳机一般都能防水,不防水的耳机几乎看不到了。
但它具备IPX6等级防水,倒是我意想不到的。
这样我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直接冲水清洗了。
白色的耳机,我还是很爱护、讲卫生的。
六、喜欢使用是依赖的渐变过程
生活除了油盐酱醋茶以外,忙碌之余,适当放松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
加上我的工作强度比较大,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听听音乐,感觉浮躁的一天,在虹觅Ultra带来的歌声中,整个世界变安宁了。
少一些烦躁,在这快节奏的城市里,适当并及时地疼爱自己是很有必要的。
不论是上下班时间,还是跑步运动,亦或是工作,我都习惯了舒适的虹觅Ultra带给我的各种便捷。
用得舒服,用得顺手,才会从喜欢,慢慢变成依赖与习惯。
这应该是它逐渐变成我随身习惯带上的物品之一的缘由吧!
七、结束语
和大家分享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遇见百元价格但有旗舰级般体验的虹觅Ultra开放式耳机,这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它单耳只有8g,轻盈柔软舒适的同时,能够佩戴牢稳,跑步运动也不容易掉落。
虹觅黑与虹觅白,百搭时尚,工作或生活,总能适宜。
它采用16.2mm石墨烯科技振膜带来的双倍低音,澎湃而有力。
加上专属的防漏音模式,更好地提高了音量,很好地解决了开放式耳机音量的痛点问题。
音质出色,立体环绕,还原声音原有的声样,“听音识人”是虹觅Ultra耳机的本色。
心动是喜欢逐渐变成依赖的开始,不知道你是否心动了呢?
今年中国618购物节提前至5月13日鸣锣开市,各大电商平台试图通过拉长战线刺激消费。TechInsights发布的数据显示, 尽管此举带动平台总成交额(GMV)实现增长,但智能手机市场却呈现出复杂图景:销量整体持平,销售额却因零售价格普降而遭遇下滑。
OMEN暗影精灵 11 游戏笔记本(后简称暗影精灵11)可以说是近期关注度比较高的游戏本,硬件规格主流,性能释放不低,关键是价格太香了,国补后RTX 5060版本最低也就6000多一点,RTX 5070版本国补后最低甚至低于7000元,性价比放在一线品牌中十分突出。今天我拿到了暗......
容声冰箱携“寻鲜之旅”养鲜答卷鲜耀南博会!
日前,多个招聘平台的招聘信息显示,潮玩巨头泡泡玛特正在招募小家电研发工程师、工业设计师等专业人才,月薪在1.5万-2.5万元,岗位职责明确指向复古小冰箱、咖啡机、早餐机的开发流程,甚至要求十年以上家电行业经验。这家以盲盒玩偶风靡全球的企业,正在向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伸出触角——......
发动机质量日系遥遥领先,但要说技术还得是德系!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此次峰会上,高通携手广大主机厂、供应商,展示了骁龙座舱平台至尊版、Snapdragon Ride平台至尊版等汽车平台,以及落地方案,展示了基于舱驾融合理念下的汽车智能新体验
全球高端电视市场的竞争格局,正迎来中韩巨头深度较量的关键时期。一边是以三星、LG为代表的韩国巨头,凭借深厚的显示技术底蕴和品牌积淀强势布局;另一边则是以TCL、海信为首的中国军团,以极具性价比的创新技术与灵活策略发起冲击。这场交锋的核心焦点,已鲜明地聚焦于新型显示技术路线的争夺:......
颠覆传统豪华:阿维塔06带来的不只是变革
挂耳式耳机什么牌子好?怎么选?开放式耳机测评推荐
好开 够稳 更聪明 | iCAR V23以全能实力燃爆昆仑决世界格斗冠军赛104
日前,2025高通汽车技术与合作峰会在苏州盛大举行,现场,除了有高通汽车平台硬核展示之外,还云集了汽车领域的诸多大佬,留下了不少精彩瞬间
华为智驾灵魂人物空降,吉利迎来iPhone时刻
在生物柴油上涨的推动下,相关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随之修复。
当方盒子遇见摇滚灵魂,iCAR V23以先锋态度助燃苏见信「尽兴而活」成都巡演
智能驾驶当下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从L2级别辅助驾驶向L3级别自动驾驶迈进,另一个就是实现算力硬件的自研,比如说小鹏即将在G7上首发上车的自研图灵AI芯片。哪怕是财务状况一直紧张的蔚来,也在不遗余力推动自研神玑NX9031芯片的发展。
“一家在海外市场已经很有知名度的中国电视品牌,利用其现有渠道转做空调,但其净利润率仅为3%。”2025年6月底,深圳“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上,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的发言引发关注。
罗姆宣布,与领先的车规芯片企业芯驰科技面向智能座舱联合开发出参考设计“REF68003”。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激烈角逐中,“打死不做增程” 的呼声背后,是对更优技术方案的探寻。长城汽车的 Hi4 技术应运而生,以破局者之姿,重新定义混动四驱新标准,尤其是在与增程技术的对比中,优势尽显。
强到没朋友,指纹加密+100W快充,这款至高8T硬盘盒颠覆我的体验
森萨塔的 SIM200 绝缘监测设备可检测高压电气系统(如EV充电)中的潜在隔离故障以帮助确保系统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