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主动安全,向上突破中。
随着国内车企的不断迭代,L2 级辅助驾驶正在从「功能普及」向「安全升维」跃迁。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预计 2025 年国内乘用车 L2 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将达到 65%,这也就意味着在 2025 年国内搭载 L2 级辅助驾驶的乘用车数量将在 1500 万辆上下。
L2 级辅助驾驶除了 ACC(自适应巡航)和 LCC(车道居中)这种基础功能外,AEB (自动紧急刹车)功能也是辅助驾驶的重中之重,比如截止 2025 年 4 月 15 日,鸿蒙智行旗下的车型通过辅助驾驶避免可能的碰撞超过 170 万次,再次印证那句「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
AEB 是主动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沿着这道防线, HUAWEI ADS 还在继续堆满沙袋。
传统 AEB 功能应对场景普遍单一,高速避险、侧碰、后碰等复杂场景依旧无法解决,而在去年鸿蒙智行 HUAWEI ADS 就推出了 eAES 功能,也就是增强型自动紧急转向辅助系统,以「五维安全」理念为地基,盖上了「边刹边让」的高楼。
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的 eAES 又为何物?这还要从 HUAWEI ADS 提出的五维安全理念聊起。
理念是功能的灯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HUAWEI ADS 对于安全的态度决定了功能的迭代,3 月 20 日华为提出了五维安全理念,车辆能够在全时速、全方位、全目标、全天候和全场景保证安全,在功能方面其实华为已经早早布局,只是最近才将它们整合,提出五维安全,那我们也借此机会拆分一下,看看五维安全或者说 HUAWEI ADS 对主动安全的理解是什么?
五维安全中的第一项,HUAWEI ADS 提出的是全时速安全。以 AEB 为例,在三年前 AEB 的使用范围还非常有限,通常只能在时速 80 km/h 以下生效。
在 2023 年 HUAWEI ADS 迭代后的 AEB 生效时速范围为 4 - 120 km/h,最新数据则是更新到了 1 - 150 km/h,看起来只是生效时速范围的变化,背后则是对于感知精度、系统工程、误触发控制和复杂场景适应性等等的多维度考量。
例如在 130 km/h 的时速下,理论上刹停距离超过 100 米,还有包括制动、数据、决策等等延迟,那对于感知能力的要求就要提高到 200 米以上了,还有用户的信任阈值,降低误触发率等等。低速场景则要考虑静态目标探测盲区、异形障碍物和鬼探头等等问题。
除了全时速,HUAWEI ADS 还提出了全方位安全。
这对于全车感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华为的解法是多传感器形成 360° 车周覆盖,通过融合方案,来实现多层感知的冗余。例如在近距离鬼探头无法刹停时,会选择横向避障。还有倒车时,系统会识别横穿行人、两轮车等场景,必要时进行紧急制动。
实现全方位安全的必要条件则是全目标的感知能力。
比如刚刚提到的横向避障鬼探头时,目标车道的情况如何?有无其他车辆、行人、侧翻车、电动车甚至是水马锥桶等障碍物呢?华为的答案是对静止和运动的物体都能识别,对横穿、斜穿、逆向和通用障碍物也能识别。这也是华为 GOD (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上线后,解决了部分复杂障碍物识别问题带来的功能迭代。
最后的全场景和全天候则是解决了大部分的长尾问题,在全天候安全中,多传感器融合的优势被展现,例如在面对强光和逆光场景下,激光雷达相比于视觉来说就有极大优势,可以抵抗复杂的光照环境。
同样雨雾天气时,毫米波雷达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其特性是雨雾天气衰减率较低和穿透力强,相比于摄像头来说,更适合面对恶劣天气。
全场景则是 HUAWEI ADS 最新的发力点,要让行车场景、泊车场景,以及无人泊车代驾都具备主动安全能力。目前尊界 S800、问界 M9 这种旗舰车型均采用了 1 + 3 的激光雷达布局,在问界 M8 这种次旗舰产品则是采用了 1 + 1 的激光雷达布局,目的就是进一步优化全场景的安全。
以问界 M9 为例,1 + 3 的激光雷达布局可以让车周的感知精度来到 3 cm,可以识别低矮、悬空甚至是负向的障碍物,「能看见」是避免事故的必要条件。
从 AEB 入局,「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在华为这里不只是一句口号,从一步领先到步步领先,在主动安全层面甚至是智驾辅助方面保持自身优势。最近我参加某台车试驾 workshop 时,一位产品经理说,我们和华为智驾辅助能力的差距也就几个月,但华为不可能停着等我们。从行业内外,华为的智驾辅助能力和迭代效率有目共睹,那接下来再来聊聊 eAES,对于这四个字母,最简单理解是「边刹边让」。
巩固防线
华为 eAES 的误触发率按亿公里 / 次来设计与开发。
对于主动安全的功能体验来说,误触发率非常关键,像类似具备变道能力的 eAES,用车的全生命周期误触发一次就会严重影响信任度,所以华为让 eAES 的误触发率相比于业界 AES 的误触发率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并且在华为的主动安全理念里,AEB 是优先触发,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触发 eAES,更像是对 AEB 的补充机制,那 eAES 在什么情况下会触发呢?
传统 AEB 只能实现刹停,一方面考验 AEB 的系统能力,另一方面是在极限场景下依旧无法避免事故发生,所以华为的解法是让 eAES 来补充 AEB 的不足,也就是边刹边让。eAES 和 AEB 的单独刹停与 AES 只变道均不同,通过边刹车边变道来避免即将发生的危险,不过这对于车辆周围的感知和预判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同时我们还要思考一个问题,让速还是让道?从责任划分角度来看是让速不让道,但在安全面前正常情况下我们会先刹车,如果刹不住再通过判断周围环境选择变道,如果盲目变道,侧碰的风险要远大于追尾的风险。
那么华为的逻辑同理,是否换道会根据路面的综合风险考虑,并不是会有追尾风险就避让,而是选择一个风险最小的方案来执行。还要再次重申一下,在华为的理念里 AEB 的优先级更高。
比如 GIF 图显示的场景,白车完全处于盲区状态,突然 Cut - in 的情况下,视频车 AEB 明显已经无能为力,eAES 果断选择介入。如果再仔细看,白车侵入车道线的一瞬间,视频车就已经做出反应了,可见华为这套系统的延迟极低。
超快响应就不得不提一下华为的本能安全网络,其平均响应时长比人类快 2 - 4 倍。本能安全网络作为分层冗余决策机制,通过极短延迟的快速响应(200 ms),对端到端模型输出的轨迹或信号进行安全校验,类似于人类膝跳反射的本能反应,为安全再打了一把保护伞。
eAES 触发条件包含在上文所聊的五维安全中,也就是说 eAES 也是支持避让行人、两轮车、鬼探头等多种场景,甚至是逆行和两个大车「夹心饼干」的情况,妥妥的用一次就值回票价。触发的时速范围为 50 - 145 km/h,并且可以在异常天气触发 eAES。
需要注意的是,要触发 eAES 需要有足够的空间,但并不局限于标准车道,例如旁边是自行车道或者实线,那车辆也会借用车道进行避让。
同样 eAES 在人驾场景和智驾辅助场景时都会被触发,那么在人驾时就会出现「人和机器意图不同」的情况。HUAWEI ADS 的解法是,对人类行为加以辅助,比如说驾驶员发现异常情况开始减速打方向,系统会进行预判,如果减速和方向力度不够,系统会计算出最合适的干预力度,避免机械固定力度干预而导致的更严重后果。
如果驾驶员是反方向干预,也就是说向事故方向打方向盘,系统会抵抗一小段时间(人驾依然是最高优先级),排除驾驶员误操作后再将转向权交给驾驶员。不难看出,HUAWEI ADS 对于 eAES 的触发考虑非常周全。
另一点值得聊聊的是,目前业内有的 AES 可以连续触发两次,也就是说做两次的极限避障,但在 HUAWEI ADS 的理念中,eAES 的出现并不是为了秀肌肉。两次连续极限避障,相当于将风险翻倍,单次 eAES 已经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两次触发极限避障则意味着两个场景的 AEB 都没搞定,对于华为来说不可接受。
除了像 eAES 这样的加分项,随着电子电气架构不断升级,跨域协同带来了更多的安全属性,比如 HUAWEI ADS 提出了路面自适应 AEB,系统会判断当前路面情况,从而更有效的触发 AEB。我们都看过很多地库湿滑的环氧路面造成的碰撞事故,由于附着力低,刹车距离会大幅增加,此时 AEB 会根据环境来选择最佳的制动时机和制动力度。
此外,HUAWEI ADS 还研发了防误踩加速踏板功能,属于新手礼包。在起步,行车或倒车时,如果有碰撞风险就会触发。一级触发是采用语音提醒,如果用户仍深踩加速踏板会限制扭矩输出,如有碰撞风险, AEB 就会进行制动,通过三个层级维持安全和功能性上的平衡。
AEB、eAES、路面自适应 AEB、防误踩加速踏板等等功能,正是国内汽车工业进步所展现的成果,作为国产车自然要更符合我们的国情,用户需要什么,企业就造什么。对国内大量的行车事故总结归纳,再研发成产品,减少类似事故发生。华为凭借着自身的研发优势,将「安全就是最大的豪华」贯彻到底,在功能性上也的的确确飘过了四个大字。
现阶段鸿蒙智行已经开始为更高一级的辅助驾驶做准备,从高速 NOA 到城区 NOA 再到车位到车位,始终一直都走在行业第一梯队。行车和泊车辅助领域再配合上主动安全,鸿蒙智行的智驾辅助体系已然形成闭环。从国内智驾辅助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的鸿蒙智行属于领头羊般的存在。
价格战没有阻止高端化,上海车展,自主品牌依旧选择集体冲击高端SUV市场。
近日,“2025广汽科技日暨昊铂HL上市发布会”在广州盛大举行。广汽集团聚焦“安全”主题,首次公开“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在智能化时代以全链路的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树立智能汽车安全新标杆。此外,广汽发布了由12款车规级芯片构成的芯片产品矩阵,并正式发起“汽......
智己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以整车X、Y、Z三向六自由度数字化融合控制为核心,带来车辆运动能力的革命性提升,让近5米长的车身可实现4.69米的极致转弯半径。其突破传统机械底盘的束缚,依托完美的转向比变化,低速时方向盘小幅转角就能实现大转向,让转弯与泊车更省力;高速时自适应降低转向灵敏度,......
4月23日,上海国际车展现场,哈弗品牌正式发布“开启新能源四驱时代”的战略宣言,宣布全面聚焦新能源四驱技术研发,未来哈弗新能源只做四驱。
2025上海车展期间,地平线带来了全新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三个版本,满足了从普惠到全场景、极致性能的各种辅助驾驶需求。此外,还有弹夹系统,为车辆软硬件升级提供更多可能。
4月24日,盖世汽车正式发布“全球合作伙伴计划”,致力于为汽车企业破解出海系统性难题,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
4月27日,比亚迪在北京举行了超级e平台技术解析暨汉L唐L“兆瓦闪充”全国巡回体验会,来自比亚迪汽车工程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在现场向媒体全面解析了超级e平台及“兆瓦闪充”的技术创新点。
在丁科技网看来,平板电脑市场微增,或代表品类在个人娱乐场景可替代性明显。不过,丁科技网同时注意到,在生产力场景,平板电脑表现出了不错的增长后劲,特别是在教育领域。
4月28日,主题为“在场”的联想Think AI终端2025春季发布会在联想北京全球总部举办。会上,联想发布了多款内嵌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的AI终端新品,包括ThinkPad X1 Carbon 2025 Aura AI元启版、ThinkPad T14p 2025 AI元启版、Th......
4月25日晚间,三六零发布2024年年度报,全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9.48亿元。
近日,泰恩康(301263.SZ)对外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1.08亿元。2024年,医药行业阶段性承压,公司业绩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影响。不过,泰恩康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做大做优做强肠胃、两性健康和眼科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同时,公司深......
239元智驾险,最高赔100万!号称“NGP退出5秒内都能保”
华为乾崑智驾ADS 4,采用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的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架构(WEWA架构),端到端时延可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30%。 目前,缺乏难例下的驾驶数据,已成为行业瓶颈。位于云端的乾崑智驾世界引擎,可利用AI生成难例扩散模型,所提供的高质量、高密......
从机构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发展情况好于全球市场整体,市场前五中,国产品牌都处在增长状态,苹果出现较大下滑,华为保持明显增长,不过,在该季度还有品牌增幅超过华为。
当全球气候危机与ESG浪潮交织,企业竞争已从技术迭代转向价值重构。2025年4月23日,京东方以“ONE”之名,将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升维为品牌战略,成为中国显示行业首个提出系统性可持续解决方案的破局者。
很多人都说合资车的车机系统不好用,而问到具体哪些方面不好用?答案里大概率有语音助手。长期以来,语音助手识别准确率低,理解能力差等问题严重拖累了合资品牌车型的智能化表现。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宝马盯上了大火的DeepSeek。
4月24日,荣威紧扣“中国家庭对美好出行的想象”这一时代命题,携约瑟夫·卡班亲自操刀的全新概念车、头部合作伙伴豆包AI,以“体面、超值、信赖”为三大核心价值,开启品牌发展新篇章。此次品牌焕新,是荣威“为中国家庭造国民好车”这一初心的新实践,更是荣威向中国家庭用户递呈的新答卷。
卧室大屏自由!坚果N3光学变焦+1700流明,闭眼入不亏
颠覆燃油车!吉利银河L6 EM-i一箱油横跨三省,销量爆表
在2025上海车展,小马智行发布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并基于这一系统,联手广汽埃安打造了支持L4级无人驾驶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