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特斯拉的"家长模式":是科技关怀,还是过度监护?

特斯拉的"家长模式":是科技关怀,还是过度监护?

极智动力 1112浏览 2025-05-20 IP属地: 未知

最近,特斯拉给整了个“家长控制”功能,让不少网友直呼离谱,现在的年轻人,不仅手机要被家长监控,连开车都要被远程管着了?

最近,特斯拉给整了个“家长控制”功能,让不少网友直呼离谱,现在的年轻人,不仅手机要被家长监控,连开车都要被远程管着了?


图片

这个功能允许父母设定车辆的最高速度、限制加速度,甚至还能开启“宵禁模式”,如果孩子在深夜偷偷开车出门,家长立刻就能收到提醒。官方说,这是为了让刚拿到驾照的年轻人更安全地开车,毕竟18岁的小伙子一脚油门下去,可能真的会忘记自己开的是车而不是战斗机。

图片

但问题来了:我们真的需要汽车厂商来当“数字家长”吗?

支持这个功能的人认为,它能在关键时刻救命。数据显示,年轻司机(尤其是16-24岁)的交通事故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原因无非是经验不足、容易冲动、喜欢飙车。特斯拉的“家长模式”就像给汽车装了个“电子护栏”,让新手司机不至于一脚油门直接冲进沟里。

但反对的声音同样响亮:“我都成年了,买个车还要被监控?” 驾照是自己考的,安全责任也该自己承担,如果连开车速度都要被远程设定,那和儿童玩具车有什么区别?更有人调侃:“建议下一步推出‘副驾驶唠叨模式’,超速时自动播放妈妈的声音:‘开慢点!路上危险!’”

图片

有趣的是,就在不久前,小米汽车也因类似的操作被骂上热搜,他们给SU7 Ultra推送了一个更新,把最大马力从1548匹锁到900匹,车主必须跑出特定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全部性能。网友炸锅:“我花大几十万买的车,凭什么不让我用全部动力?”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家长模式”至少是可选功能,而小米的做法更像是在教用户怎么开车。

汽车厂商越来越喜欢用技术手段“管理”用户,比如超速提醒、疲劳监测、酒精锁,甚至未来的AI教练模式。这些功能当然有用,但它们真的能培养出更好的司机吗?

技术可以约束行为,但改变不了心态。如果一个司机骨子里就喜欢危险驾驶,即便车辆限制了他的速度,他仍可能通过别的方式冒险——比如频繁变道、闯黄灯、在车流里蛇形穿梭。真正的安全驾驶,靠的是教育、习惯和责任感,而不是单纯靠电子系统强行压制。

图片

更值得思考的是,当车企越来越擅长“替用户做决定”,未来的驾驶会变成什么样? 会不会有一天,保险公司要求所有车辆强制安装限速功能,否则保费翻倍?政府会不会立法,规定新车必须默认锁定最高时速?如果技术继续这样发展,驾驶的自由度可能会被一点点蚕食,直到某天我们突然发现——车还是那辆车,但开车的人,已经变成了算法的傀儡。

写在最后:

特斯拉的“家长控制”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化的风险管理。它给了家长更多掌控权,但也引发了对“自由驾驶”的争议。

技术可以帮我们规避风险,但不能代替我们承担责任。 无论是家长、驾驶员,还是车企,最终的目标都应该是培养更安全的驾驶习惯,而不是单纯依赖某个功能来“兜底”。

所以,你觉得这个功能是“贴心设计”还是“过度干涉”?如果你的车被限制了最高速度,你会接受吗?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极智动力 2192粉丝    2398作品 关注 业界领先的汽车科技媒体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AM车镜 关注
AM车镜是中国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资讯提供者。
予墨Auto 关注
跟我们一起慢慢懂车!
晓生说车 关注
晓生说车,与你一起畅聊汽车!
鳌拜Who驾 关注
一起和幽默的鳌拜,体验汽车的乐趣人生
靓车大咖会 关注
了解最新汽车资讯,汽车养护知识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