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充电联盟2025年上半年统计数据出炉,在补能榜单上,广汽埃安持续领跑。继5月份以13159根直流快充桩夺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第一后,6月份又以新增500根充电桩的成绩再次蝉联榜首,稳坐直流桩数量最多的车企品牌宝座。保持稳定增长的还有小鹏汽车、极氪,分别新增388、270根快充桩;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是增长最快的品牌,单月建桩数达3246根跃居第7,而红旗也以1434根的数量跻身前10。
从这张充电桩数量榜单我们不难看出,2025年上半年,一场关乎补能话语权的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车企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数量竞赛,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关键的领域——如何让充电桩真正触达用户需求,成为出行生活的“刚需配套”。
换而言之,充电网络高密度布局是当前电动车发展的绝对保障,这就意味着,如果有车企想到完成电动车的快速扩张,并且想真正满足消费需求,对于充电网络的建设就一定是不得不大力去做的。
5月充电桩榜单发布后,后台收到了不少用户,单纯的数量增长似乎并未完全抚平车主的焦虑,这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现实:充电桩“找得到、用得上”,远比“建得多”更牵动人心。尤其是新能源渗透率最高的北上广深地区车主,提出的反馈:“厂家宣传全国几万根桩听起来很牛,可我家门口找不到、上下班路上不方便,和我有啥关系?”、“商场桩布局不够,周末排队一小时是常态,时间成本太高了!”
这些肺腑之言直指一个关键矛盾:充电网络建设的巨大投入,若不能转化为车主日常活动范围内的触手可及,则“充电自由”仍是一种妄言。充电桩光数量多还不够,如果在日常活动范围内都找不到,那还是解决不了充电难的问题。“找桩半小时,充电一刻钟”成了许多新能源车主的真实写照。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4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显示,全国36个主要城市中心城区的公用充电桩密度都在不断上升,尤其是深圳、上海这些新能源汽车普及度高的城市,增长速度更是快得明显。这充分说明,充电网络的竞争已从初期的“有无之争”升级为“密度之战”,衡量充电网络成熟度的标尺,在于能否让充电像加油一样触手可及、高效可靠。
图丨36座城市中心城区公用桩密度年度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4年中国主要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监测报告》,2024年12月
正是基于车主对充电桩密度的强烈关注,本月除发布自建快充桩数量榜单外,笔者还对广汽埃安在北上广深的充电桩布局进行了测算。看广汽埃安如何在用户脚下“织网”?
广汽埃安“快广近”补能战略中对“近”的首要要求是,城区小于5km范围内必有广汽埃安桩。实际考察发现,在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广汽埃安拥有超33.4万根充电桩(含自建及联网桩),超2.2万座充电站(含自营及互联站),实现了每平方公里10根桩的布局密度,真正做到直线1公里距离就有一座充电站,这种“抬眼可见”的覆盖网络,极大消解了寻桩的焦虑,将抽象的“充电自由”落到了用户每日的真实轨迹上。
北上广深充电桩总量:自建桩+联网桩=3,500+330,468=333,968根
北上广深充电站总量:自营站+互联站=400+21,640=22,040座
四城区域总面积:32,182平方公里
充电桩密度 = 总充电枪数 ÷ 总面积≈10根/平方公里
充电站平均距离=(总面积充电站数/充电站数总面积)开平方≈1公里/站
当然数量多、密度大还不够,还得考虑布局合理性,这体现在运营效率上。中国充电联盟5月数据显示,不同品牌充电桩运营效率呈现惊人分化:广汽埃安单桩月均充电量高达6804度,高居所有品牌之首;特斯拉以2893度位居次席,蔚来2354度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部分运营商老旧桩月均充电量已不足百度。
图丨*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2025年5月
充电桩运营已呈现马太效应,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显示:资金、场地、电网容量、数据资源构筑了四大竞争壁垒。头部企业单桩效能可达行业平均值的5-10倍,这种差距还在持续扩大。高效率不仅意味着更好的投资回报,更直接转化为用户体验:高周转率大幅降低排队概率。而广汽埃安的这份“高流量”成绩单,就是“桩尽其用”的高分诠释——充得又快又方便。未来的补能王者,就是类似广汽埃安那样,能将充电网络塑造成用户生活中“无感存在”却又“无处不在、随时高效”的服务商。
2025年中的充电桩格局已清晰划下新航标,一场关于"服务网络密度与效率"的新一轮角逐已全面开启。
一方面,各大车企在充电功率的技术赛道上,角逐补能效率的新高地。广汽埃安率先行业建成了最高功率640kW高速快充线——京沪线6座自建超充站。充电枪插入接口的瞬间,仪表盘就能显示“充电1秒,续航增加1.1公里”的实时反馈,将长途补能时间压缩至喝杯咖啡的间隙,补能焦虑也随之一扫而空。
另一方面,在覆盖广度上也下足功夫,各大车企纷纷向偏远区域发起“攻略”。蔚来在新疆赛里木湖、青海G315国道等偏远地区布局“孤独星际充电桩”;理想则在珠峰、漠河建成超充站,加速完善极寒偏远地区的充电网络;广汽埃安则把桩“种”进了西藏墨脱、新疆鄂尔多斯等人迹罕至之处。即使是深入边疆秘境的自驾游车主,也能拥有稳定的补能保障。
图丨西藏墨脱山区广汽埃安充电站
当"充电自由"从口号变为用户指尖可触、日常可感的现实,能够在偏远地区也能享受无忧补能、安心出游时,新能源汽车普及的最后一道体验障碍才算真正瓦解。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当产品差异化空间被压缩,补能体验的优劣将成为用户忠诚度的分水岭。显然广汽埃安在桩网建设上的持续领跑,为其抢占了未来“能源生态竞争”的先发优势,以高密度、高功率、高效率使用的“三高”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充电桩的下半场,哨声已响,格局未定,但方向已明。
国产汽车引领出行变革,“网约车”是对品牌力和产品力的认可
方程豹6月销量近19000辆,钛3月销破万,豹5蝉联冠军
体验智能驾驶:让我从紧张到爱上的惊艳转变!
诠释三大“长板” 长城汽车6月销售新车11.07万辆 同比增长12.86%
瑞萨电子今日宣布推出三款新型高压650V GaN FET——TP65H030G4PRS、TP65H030G4PWS和TP65H030G4PQS,适用于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电源(包括新型800V高压直流架构)、电动汽车充电、不间断电源电池备份设备、电池储能和太阳能逆变器......
我的势界,由我控场!赵心童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
在如今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之下,比亚迪旗下个性化品牌方程豹汽车,6月销量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全月销量18903,再创历史销量新高,实现品牌势能的快速提升,成为了成长速度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新势力品牌。
钛3爆款已定,豹5蝉联冠军,方程豹6月销售近19000辆创新高
时间进入7月,激战正酣的新能源市场,各大新势力车企纷纷亮出成绩单。
比亚迪海鸥售价7.88万 上市27个月累计销量破百万台
订单狂潮下的暗战!小米YU7遭同行“定金补偿”围猎
最近我们跟随广汽旗下五大品牌,前往贵阳毕节,参与了一场极具意义的公益活动。
奇瑞集团上半年销售汽车126万辆,创历史同期新高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开启拉美新能源产业新篇章
6月28日,第五届赛车体育嘉年华正式在天津V1国际赛车场拉开帷幕。在本次活动中上汽大众带来了前不久刚刚上市的ID.3GTX版本,新车限时一口价13.7388万。
YU7绝对算得上它真正意义上第一位对手。
斯诺克世界冠军赵心童成为腾势Z9GT车主暨全球代言人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这辆懂你、护你、让你一路生“乐”的阿维塔06,值得你亲自来感受这份从容和热爱~
特斯拉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