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5000亿元 “深扒”四川如何剑挑江苏电池龙头地位

5000亿元 “深扒”四川如何剑挑江苏电池龙头地位

汽车公社 1881浏览 2025-09-12 IP属地: 未知

对于东部的读者和媒体来说,“西部大迁移”这个概念有点冷门。实际上,这是2024年9月25日由中央、国务院宣布引导的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的政策行动。



而“西部大迁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电池产业落地西南。这个背景,是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新能源电池产业已成为核心赛道之一。而作为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的重要产地,四川矿石锂资源占全国总量的57%,资源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不仅如此,四川水能资源丰富、发电量充足,地理位置优越且毗邻汽车制造重镇重庆,多重优势叠加下,也让四川及周边区域逐步成为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去年,四川经信厅厅长翟刚预测,到2025年全省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产值将达五千亿元规模”。


为了捋清这片区域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布局思路,汽车公社做了一次实地调查,从成都龙泉驿到邛崃,再到眉山,探访了多家电池企业及新能源产业园区,深度观察了一下这种各具特色又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01中创新航的两轮迁移

赶到成都龙泉驿的中创新航一期项目时,恰好遇上午餐休息时段。工人从路东侧的工厂鱼贯而出,径直前往道路西侧的餐厅宿舍片区吃饭休息。


道路两侧,员工车辆占据了整条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至连厂房前方规划的绿化区域内,也密密麻麻停放着各类汽车。另外在正门旁边的小树林里,我们也看到不少员工聚在一起,聊天抽烟。


作为动力电池的“老三”,中创新航全球九大基地之一的成都基地,一期项目为20GWh储能及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建成并进入投产阶段,生产线正有序运转,靠近厂区可清晰听见机器运转的轰鸣声。


实际上,配套比较完整的成都龙泉驿的园区里,中创新航和亿纬锂能两大电池企业做了邻居。而这两家的旁边不远处就是极氪汽车。


而且,中创新航产业西迁之前,已经历了一轮东移,将产能重心从中部地区移到了东部江苏省省常州市。无疑,这两轮变迁,体现了电池产业链由产业基础向市场导向迁移,再向资源聚集迁移的路径。



根据信息,中创新航一期项目占地594亩,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项目全部建成后实现满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0~150亿元,解决就业8000人。


我们在西侧园区向值班保安询问宿舍的入住率和整体员工人数时,保安大爷介绍,“里面有5栋员工宿舍。”而在东侧厂区正门前碰到的员工则讲,刚开始员工数量约有3000~4000人,但现在就不清楚了。


在一期厂区的旁边我们还看到,中创新航二期工程进入倒计时139天,二期项目计划投资120亿元,预计明年开年后会量产,投产后一、二期项目的产能与效益达成整合,全部达产就有50GWh的产能。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3万人,更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超过100亿元。


这对于龙泉驿来说,能打造出一个如此规模庞大、产业链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是件幸事。


而中创新航不仅在龙泉驿有基地,实际上,在眉山的彭山经开区的工厂面积更大。在中创新航的中国、欧洲和东盟9大产业基地布局中,四川省便占据了两个席位。



同时,中创新航眉山基地的多款产品成为行业内的“亮点”。其中包括,第二代PHEV平台专用的“顶流高功率电池”,已量产的第一代“顶流高能-超级飞行电池”,以及规划中的第二代飞行专用电池。


而在龙泉驿,除了中创新航,另一家动力储能电池企业亿纬锂能的布局同样引人关注。去年10月,亿纬锂能在这里的工厂已经正式投产,这座工厂主要生产21700和26105型三元锂圆柱电池,跟供应特斯拉的松下电池是一样的规格。


与中创新航产业重心集聚不同,亿纬锂能在国内布局是多点开花。我们此次探访的,已经是亿纬锂能的第33工厂。


而在看起来有点显小的厂门口,我们也没看到什么人和车,但恰逢下午开工时段,能清晰听到机器运转发出的轰鸣。亿纬锂能第33工厂的厂区总面积约11000平方米,年产能近50万颗电芯。目前,其二期计划于2026年12月实现100MWh年产能交付。



此外,2024年9月2日,亿纬锂能固态电池研究院成都量产基地也正式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龙泉二号”为10Ah全固态电池,主要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以及AI等高端装备应用领域,当然,车用的话估计还得等个几年。


目前,龙泉驿已聚集10家整车头部企业以及30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链。所以,无论是中创新航还是亿纬锂能,其实,都是看重这里良好的产业基础。


02邛崃的两大“链主”

从龙泉驿驶出,一路向西南,直奔邛崃的“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我们继续探寻成都新能源产业的布局脉络。


邛崃这个产业园的名字,很明显是贴近成都,产业园的规划面积达18.7平方公里,据说,入驻企业320余家,其中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已形成以璞泰来、融捷锂业为“链主”企业的产业集群。除了融捷锂业、璞泰来,还有长宏、泓力、爱敏特等多家新能源企业入驻。



然而,我们开车转了很久,实际调查和走访发现,园区企业的实际数量似乎与数据存在一定差距。而且,这个工业区內没什么生活设施,最近的都在几公里外。


“不能拍,只有政府的来了能拍。”融捷锂业的门卫见我们拍照片,立刻出来阻止。经我们询问才透露,附近园区入驻的企业大约只有几十家。融捷锂业自身的占地规模约为400亩,在园区内占据重要地位。


数据显示,该企业已建成1条2万吨t/a锂盐生产线及配套的公辅环保设施,可实现年产电池级碳酸锂12000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8000吨,同时还能产出副产品无水硫酸钠(元明粉)44300吨。


在融捷锂业的厂区的斜对面,还有一个拟考虑利用预留用地建设的“成都融捷锂业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碳酸锂生产线、磷酸铁生产线及磷酸铁锂生产线。



按照规划,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磷酸铁锂产品8万吨,但在现场调查时发现,尽管项目的门头已经立好,可项目本身似乎并未开工,既没有设立相关的公示牌,也没有张贴项目公告,门卫室内没人,反而堆满了临时停放充电的自行车,门头内的预留用地更是杂草丛生,整个区域不见人影。


而园区内另一重量级企业璞泰来,其旗下的膜材料及涂覆企业——四川卓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在这里。该公司与四川紫寰科技的项目相邻,总投资80亿元,占地面积645亩,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电池企业的核心供货商。


按规划来看,四川卓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两期推进建设。其中,一期是年产4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及6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项目,二期项目计划建设年产18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隔膜及59.4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涂覆隔膜项目,将于2025年12月前建成投产。


四川紫寰科技,则是璞泰来旗下的另一家负极材料及石墨化事业部的子公司,同样在推进年产20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项目。



紫寰科技的厂房总建筑面积达17.14万平方米,在外面看起来也非常宏伟,很像我们当初探访的爱驰汽车。我们在厂区外边转了一圈,很明显,生产区域所有厂房的结构已完成封闭,但是,感觉没什么人气,有不少窗户的玻璃都是破的,网上人员招聘倒是有很多。


这两家最大的电池材料企业带动了其他的卫星企业。不过,可能大多数人不太清楚的是,融捷和璞泰来这两家企业还不是真正的“链主”企业,它们的背后,实际上还站着两家电池巨头。


融捷锂业的母公司是融捷集团。而融捷集团的董事长,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表哥吕向阳。璞泰来也很有意思,其联合创始人陈卫,出自新能源科技公司(ATL),也就是现在的宁德时代(CATL)的前身。陈卫曾经担任ATL工程总监及研发副总裁,和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可谓同事和战友。


而说到跟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关系,这里面的水太深。总之一点,这两家新能源材料企业,都是为电池企业服务的,是供应链上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面也呈现出了头部集中的现象。这里再交代一句,宁德时代在四川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宜宾。



另外,除了这四家电池企业,还有在成都、遂宁、达州等地设立生产基地的蜂巢能源,规划产能超110GWh,同时在成都设立西南研发基地。而另一家欣旺达,则在德阳投资80亿元建设20GW锂电池和储能产业生产基地。而四川在集齐六大电池企业后,“召唤神龙”(龙珠梗,勿怪)产业起飞的信心可谓十足。


03受惠西部大迁移

而说到这次调查的时代背景,当然是从2021年开始的“西部大迁移”。


“西部大迁移”涉及多个领域和重大项目,总投资高达2.15万亿元。这当中,电池产业也是重中之重。而在六大电池企业集聚之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超过1000家,这也是助推中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从规模导向到质量导向的升级,从海外依赖到自主可控升级的作用显现。


同时,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尤其突出的省份,四川已聚集一汽大众、东风神龙、四川领克、沃尔沃、宜宾凯翼等26家整车企业。


从数据来看,2024年四川全省汽车产量89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3.4万辆,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500亿元。另外,动力电池产量超165.8GWh,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而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四川动力电池产量为64.6GWh,同比增长56.4%,势头依然强劲。


此外,早在202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就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式上说过,中国动力电池的产业趋势一定是向西部转移。


再加上,中国电池产业的出货量预计2025年超过1TGWh,产值超万亿,已经成为极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所以,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城市群,四川也将承载更多的重大生产力布局,当欧洲、美国纷纷布局电池产业时,中国通过西南资源基地的建设,已提前构建了资源安全、产业链安全的双重屏障。


从西部大迁移战略来说,宜宾应该是受惠较多的,包括宁德时代和欧阳明高院士,都选择在这里建基地。2025年,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孵化的企业比如赛科动力等,也在宜宾三江新区火热地进行建设。



成都,是这次在“西部大迁移”的主要受惠者,据说有3000多亿元的财政到位。不过,周边的邛崃、眉山能有多少受益呢?


我们在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邛崃经开区)调查时,在璞泰来旗下的卓勤对面,一座2023年年底开始招商的浩旺科创空间已经差不多就绪。


这个产业园建设的目标,是为招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能源电池、芯片切割、电子新材料、电池新材料及其上下游产业,达成电池产业“绿色生产-绿色应用-绿色回收”的绿色发展闭环。


我们在浩旺天邛新材料产业园(浩旺科创空间)一位招商经理王经理这里了解到,该产业分为两期,共占地702亩,总规划面积39.2万㎡,总投资50亿元,拟引入企业150家,年产值20亿元,年均税收2亿元/年,解决就业约15000人。


可是我们实地看到,四个招商区中首开的A区目前还有很多空白,整个园区人气明显不足。而10月要交付的B区,更是空荡荡。租金很贵,不过有补贴,可以降一些。只是,要解决15000人就业,似乎难度相当大。最后,王经理还讲到,“现在园区电池方面企业,只有一家做电池拆卸的。”



而在眉山彭山经开区,园区內的两家电池相关企业,除了前面讲的中创新航,另一家是四川杉杉。杉杉投资建设的是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项目总投资高达100亿元,总规划面积约1600亩。因为园区是封闭的,外来的车子都进不去,所以我们也没法进去查看。


我们在经开区及附近转了一下,看到诺大的工业区周围,其实没有什么其他的建筑。最近的居民区,也在好几公里以外。在经过中创新航厂区旁边的一个路口时,大大的广告牌上写着“奋力建设全国锂电材料十强区县”。


从龙泉驿的全产业链产业集聚,到邛崃的园区建设,再到眉山的项目落地与技术突破,此次实地调查给我们的印象是,成都及周边区域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领域的发展已经比较完整,各区域依托自身优势,形成互补的产业格局。但是,要想呈现完整的全貌,还需更深入的调查,敬请期待。


文章标签:
新能源
 
相关推荐
汽车公社 0粉丝    1047作品 关注 速度 态度 深度
推荐作者
车大拿TV 关注
看车,选车,买车,玩车
排气管 关注
排气管是汽车圈车企高层以及从业人士关注度最高的账号。
明白说车 关注
明明白白了解车,轻轻松松驾驭车!明白说车,坚持原创!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郑谊 关注
汽车行业分析师,汽车产业研究员
大付撕车 关注
大付撕车是汽车视频类栏目。栏目主张正确的选车观,为重度选车纠
车讯前端 关注
前瞻技术解读,专注自动驾驶、氢能源等未来出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那啥车 关注
每一台车都有自己的灵魂;那啥车?对!我的车。
全部爱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