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咖号首页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UCAR汽车网站 1.2万浏览 2020-04-07 IP属地: 未知

马自达推出 CX-5 与 CX-3 车系后,以及中国市场的CX-4之后,已逐渐成为除昂克赛拉外的品牌销售主力之一。其中 CX-4 的车系,其车名排序介于 CX-3 与 CX-5 之间,其长达 4,633mm 的车长,再加上较为流线斜背的身躯,反倒较象是阿特兹底盘加高的跨界跑旅版本。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直到 2019 年 3 月,马自达终于在法兰克福车展舞台上推出名为 CX-30 的跨界SUV,强调其并非原先外界推测的 CX-3 第 2 代或后继车,而是介于 CX-3 与 CX-5 间的全新车型,更是 马自达继第 4 代昂克赛拉之后,第 2 款采用 Kodo 2.0 设计与 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 车体架构的新世代车款。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究竟马自达发表 CX-30 这款全新跨界战将后,能不能和 CX-4、CX-5 共同分进合击?它只会是一款加高的昂克赛拉吗?将是试车组于台湾欲透过试驾 CX-30 旗舰进化型探究的答案。

加高的昂克赛拉吗?CX-30 细节处大不同!

首先从车身尺码而言,诚如前面所述,CX-30 的尺码定位介于 CX-3 与 CX-5 之间,所以其长宽高来到 4,395mm x 1,795mm x 1,540mm、轴距为 2,655mm,尺码比 CX-3 更大,比起 CX-5 达 4,550mm 的车长略小。但相较于有着同平台血缘关系的昂克赛拉,CX-30 的车长与轴距各少了 65mm、70mm。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此次 CX-30 总设计师柳泽亮提到,CX-30 设计时针对较多机械停车位的市场,车高部分控制在 155 公分以下。相较 CX-3 配置鲨鱼鳍天线而需压低后座车高,CX-30 因改采后挡风玻璃天线设定,所以可将车高维持在 154 公分,却不需压低后方车顶线条。CX-30 也比起车高达 168 公分的 CX-5,更具停车便利性。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从外观上来看,CX-30 同样采用与昂克赛拉相同的新一代 Kodo 魂动 2.0 设计,但相信许多人一眼看去、目光焦点便是车身周围大面积的黑色防刮浪板,在车头前下气坝、前后轮拱、车身周围、后保杆等处皆有采用。柳泽亮设计师指出,此举除彰显跨界粗犷特质外,最主要是因 CX-30 车身较短、较高,放大防刮材质面积,有助于让整体视觉感受更为修长。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在其他造型细节部分,车头处的 7 角形水箱护罩与镀铬魂动之翼,相较昂克赛拉在面积上较小,但造型更为立体深邃,头灯处的镀铬魂动之翼甚至比起前保杆更为外突。CX-30 的不同处还在于其保杆下方还多出 LED 小灯之配置,除照明外其灯条还同时整合方向灯功能,搭配上方的 LED 主动式头灯组,还能在打方向灯或双闪灯时展现出类似心跳的动态效果。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车侧方面,旗舰进化型足下的胎圈为 18 吋 5 辐银灰铝圈、配胎为 Toyo Proxes R56,车顶的线条特别在过了 D 柱之后才拉斜,既保有后座车室空间、亦能营造修长的体态。相比于昂克赛拉的长轴距 CX-30 在车头短截些许,设计师柳泽亮也提到,其车侧钣件弧度虽同样与昂克赛拉采用 Kodo 2.0 简约且呈现光影变化的手法,但昂克赛拉是从前轮拱后快速改变线条、并于后轮上方收束,反之 CX-30 的 2 道曲面弧度是接续往后轮延伸,所以两款车倒映的方向刚好相反。车尾则仍有 马自达近期SUV类似锐利双眼的 LED 尾灯组,搭配尾门钣件的弧型摺线,整体在臀部更为圆润。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不只是专注于驾驶者,CX-30 内饰铺陈锁定「全员舒适」

进入 CX-30 的车室后,相信许多人一晃眼也觉得与昂克赛拉很类似,但其实两者间也大不相同。昂克赛拉 整体座舱是以围绕驾驶者作为布局,但 CX-30 却是着重于家庭取向、全员舒适的空间,原厂强调其以日本传统建筑的「间」文化为发想,创造出包覆感与开阔感兼具的内饰设计。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所以除了与昂克赛拉大致相同的 3 辐式方向盘、7 吋数位仪表、8.8 吋悬浮式荧幕、空调出风口外,整体的中控台布局则有不同。CX-30 在中控台上方、车门板、中央鞍座与大型化中央扶手等处,采取不同于昂克赛拉车系的 Two-Tone 双色内饰。以试驾的旗舰进化型为例,其就是在上述等处采用醇厚棕涂装的皮革、软质塑料包覆,旗舰进化型可在座椅选用黑色或白色真皮,其余车型则是蔚蓝海涂装包覆加上黑色内饰座椅设定。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标配的 7 吋仪表、8.8 吋悬浮式荧幕,同样采品牌最新的 Mazda Connect 界面,并配有 Apple CarPlay 与 Android Auto 连接机能,但原厂因荧幕离驾驶较远、考量行车安全而不再让荧幕支援触控功能,仅能透过中央旋钮与按钮进行操作,便利性上稍嫌可惜,内建语音声控系统的辨识度也属一般,并没有支援连网智慧语音助理。不过其中央荧幕内透过选配的原厂 3D 导航,可分屏显示图资与路径、或者多媒体音乐信息,清晰的前挡投影式抬头显示器,再加上聆听效果不俗的 12 支喇叭 Bose 环绕音响,整体车室铺陈仍旧相当具质感。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座椅布局部分,CX-30 前座同样拥有可符贴人体「S 曲线」的剪裁,来支撑乘坐者的头部、脊椎、骨盆,笔者认为其取得包覆性与舒适性的平衡点,但 CX-30 还比起昂克赛拉多出真皮包覆、以及驾驶座 8 向电动座椅的配置,座椅椅面也采棕黑双色透气真皮,相信也是会让昂克赛拉车主钦羡的配备。后座空间方面,CX-30 受惠于 2,655mm 的轴距、比起 CX-3 多出 80mm,整体在后座膝部空间放大不少,以笔者 178 公分的坐姿乘坐,膝部空间约为 1 拳 4 指、头部也因车顶线条挑高来到 4 指,后排具有出风口,但因主要设计目标为 4 名成人乘车、再加上海外有 AWD 版本,中央底板隆起面积仍略高,较不适合后排坐 3 名成人长途行车,另外未能调整后座椅背倾角也略为可惜。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CX-30 的后排座椅同样支援 6/4 分离倾倒,但旗舰进化型因搭载 Bose 音响,所以整体容积仅为 422 至 1,424 公升,比起其余车型的 430 至 1,432 公升略小。另外,CX-30 除了尾门开口放宽、行李厢门槛亦设定在适合拿取行李的 731mm 高度,旗舰进化型在后尾门还具有便利的电动尾门配置。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CX-30 保有驾驭乐趣,但兼顾舒适、细腻的行路质感

在谈 CX-30 的动态之前,摊开其动力数据与底盘设定来看,其采 2.0 升 Skyactiv-G 自然吸气汽油引擎单一动力,其压缩比为 13.0:1,搭配 6 速 Skyactiv-Drive 手自一体变速箱附运动化换档模式下,最大马力输出为 165 匹/6,000 转,最大扭矩输出则为 213N.m/4,000 转,国内统一采前轮驱动设定、并无 AWD 车型,悬挂为前麦佛逊、后扭力梁配置。最小离地高度部分,CX-30 为 175mm,相较于昂克赛拉的 140mm 有着更好的地形穿越性。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相信许多人看到这边,一定也会想说,CX-30 不就是加高的昂克赛拉吗?其实并不然,把 CX-30 开起来后,最让笔者感到惊艷的就是其行路舒适质感。先前笔者在试驾昂克赛拉时有提到,新一代 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 车体与底盘虽是以朝向舒适行路质感为目标,刚性与底盘扎实性更胜品牌旧世代车款,但在昂克赛拉上为保有一定的运动化路感,所以其悬挂避震器初段的回弹、配胎胎壁仍偏硬,或许对提供驾驶丰富的路面信息反馈,不过对同车的乘客而言,昂克赛拉回弹坑洞的感受略为直接,舒适性稍有减损。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CX-30 在设计之初则是以全车 4 名成人舒适移动为目标,所以产品开发负责人佐贺尚人就特别提到,比起昂克赛拉偏运动化的路感,CX-30 更着重的是行路舒适性,举凡弹簧、避震器、配胎等设定都与昂克赛拉有所不同。笔者在试驾时确实感受到,CX-30 因较高的离地高,悬挂结构先天上就比起昂克赛拉有更多空间消弭路面坑洞,再加上避震器初段、以及配胎回弹设定偏向舒适,CX-30 面对许多路面起伏较大的断差,不需要大幅降低车速通过,也不会让车内乘员带来不适。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这样代表 CX-30 算彻底向舒适靠拢吗?其实也不尽然。笔者认为 CX-30 虽然是以行路舒适为目标,但传统 SUV 车款先天最容易碰到的侧倾,在 CX-30 采用低重心、车高不超过 155 公分的架构,加上底盘支撑性十足的弹簧,实际上其过弯侧倾幅度并没有比昂克赛拉多出很多,依旧保有一定的运动基因。较高的坐姿除便利于进出车内,较高的视野在过弯时 CX-30 确实让驾驶更能掌握路况,短车头设定也让 CX-30 在市区穿梭相当容易,方向盘整体转打的反馈偏轻、但指向性精准,过弯时车尾有时还会微微向外摆动,在过弯灵活度可说亦不亚于昂克赛拉,可说拥有一定的驾驭乐趣。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在动力的传递上,CX-30 因采取自然吸气设定,其输出仍是以线性、顺畅为主,引擎声浪调校偏向热血,加速时的贴背感受却未若涡轮引擎直接,不过整体而言其动力日常使用仍相当充足,6 速手自排的档位衔接相当顺畅,必要时还可透过手动换档或 Sport 模式延后升档时机,未配置换档拨片则是一个小缺憾。刹车初段反应则偏软,驾驶需花时间熟悉其节奏,但制动力仍足够;车室的隔音则相当不俗,在车室内感受到的风切声、胎噪微乎其微,提供舒适愉悦的行车氛围。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全速域 MRCC 等列标配,CTS 车道维持未支援高速域略为可惜

CX-30 将多项 i-Activsense 主动安全科技列为标配,包含全速域 MRCC 主动车距控制巡航、SBS 前行刹车辅助、LAS 车道偏移防止等皆在列。但旗舰型、旗舰进化型,更进一步搭载 360 度环景辅助、CTS 巡航模式车道维持辅助、SBS-R 倒车刹车辅助、SBS-RC 后车盲区刹车辅助等科技。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CX-30 的 SBS 系统与昂克赛拉相同,同样支援日间与夜间的行人侦测、自行车则仅支援日间,其针对车辆为时速 4 公里以上作动、对行人与自行车约 10 公里至 80 公里。SBS-R 为倒车时速约 2-8 公里时,侦测到后方障碍物会警示或辅助刹车;SBS-RC 为倒车时速 0-10 公里时,系统主动侦测车尾左右视觉死角内的来车,必要时介入刹车。而 CX-30 的 360 度环景虽然还是有传统分隔线,但其可多角度切换,显示效果也相当清晰。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CX-30 的全速域 MRCC,可在时速 0 至 145 公里作动,定速最低目标速度为时速 30 公里,车距则有 4 段调整。而其 CTS 车道维持系统与昂克赛拉同样仅能在时速 55 公里以下作动,系统将车辆维持在车道线内的中心,若未侦测到两侧标线,将依照前车行驶路线提供驾驶辅助,超过 60 公里以上则由 LAS 系统接手。笔者认为原厂虽是想让驾驶在高速时保有操控车辆的自主权,但面对许多支援较高速域车道维持的对手,马自达采取这样的设定还是相当可惜。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CX-30 不只是加高版昂克赛拉,但能与品牌产品线分进合击吗?

整体而言,笔者认为 CX-30 在产品设定上相当适合小家庭,相比空间较适合两人世界的 CX-3,CX-30 能舒适乘载 4 名成人的空间更为实用。尺码上 CX-30 也比起 CX-5 更容易在都会穿梭、停入限高的机械停车位,再加上品牌最新世代的车体架构、驾驶科技,皆是 CX-30 的产品亮点。惬意的行路舒适性、较好的驾驶视野,也是其与昂克赛拉较大的差异之处,而且实际体验 CX-30 后,相信许多人会体会它真的不仅仅是加高版昂克赛拉,产品调性上也与CX-4有所不同。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当昂克赛拉变身SUV,抢先试驾马自达CX-30
 
相关推荐
UCAR汽车网站 3万粉丝    7669作品 关注 汽车自媒体人,有事,我们来聊车
推荐作者
小马闲话 关注
闲话汽车,行摄四方
电车男EVman 关注
第二懂新能源车的男人
车轮哥 关注
记录老外在中国的汽车生活。
玩车的史萌 关注
喜欢车兄弟的跟我走
xuser3801153 关注
蓝鲸车市
车讯前端 关注
前瞻技术解读,专注自动驾驶、氢能源等未来出行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二手车大智慧潘 关注
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联合发起人,行业深度观察者。
旅行体质 关注
我将持续更新我近几年在全世界各地旅行的见闻,有视频有图文!
全部爱咖号